徐显静
- 作品数:23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西风》杂志和西澳地域文学的演进
- 2020年
- 《西风》作为西澳地区唯一一家具有60多年历史的权威文学期刊,为澳大利亚地域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助这块文学阵地,西澳地区作家迅速崛起,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短篇小说、文学批评和书评,这在澳大利亚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有趣的文学现象。
- 徐显静
- 关键词:地域文学
- 澳大利亚麦田文学的生态阐释
- 2021年
- 本文探讨了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空白领域——麦田文学,试图从生态批评视角考察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开发麦田带来的生态灾难问题。从早期开荒垦地的艰辛,到后期带来的种种生态破坏,人物形象也由英雄变成了反英雄,文学创作的基调由浪漫、自信变成了忧郁和反思,体裁形式由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甚至魔幻现实主义。在梳理一系列的麦田文学代表人物和作品之后,本文认为澳大利亚麦田文学旨在告诉人们需要从人类中心论转向生物中心论,要勇于纠正对生态造成的破坏,麦田作为人造景观为人们提供了鲜活的例子。
- 徐显静
- 关键词:麦田生态
- 招商手册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策略——以江苏东海高新区招商手册为例
- 2018年
- 本文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策略和词汇特征,以招商手册的翻译为实例。从普通词汇、专业术语和缩略语以及名词性结构等方面结合实例提出了此类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希望为同类型的翻译有借鉴作用。
- 徐显静
- 关键词:词汇翻译策略
- 修辞学视域下的体裁观被引量:2
- 2013年
- 根据当今西方修辞学主流修辞观——修辞是用符号诱发合作的行为——对体裁的形成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描写,认为体裁是历史上修辞者与听众成功互动的所进化的结果,在某一特定时刻修辞者和听众既对先前体裁保持一种延续,也根据自己所处特定修辞情景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对体裁分类的多向度性及其几个基本假定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体裁分类的认知学基础。
- 邓志勇徐显静
- 关键词:体裁
- 伦道夫·斯托道家思想的侨易解读被引量:1
- 2015年
- 侨易学的主要追问在于人的重要观念的形成总是与其物质位移、精神位移息息相关,尤其是异质性(文化)的启迪和刺激提供了创造性思想产生的可能。以此理论观照澳大利亚作家伦道夫·斯托的创作,可以看到作家是在西方基督教和东方道教这两种异质文化思想的激荡和启迪下完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侨易流变过程。他的小说和诗歌反映出作家在白人身份难以确立,与新大陆格格不入而陷入迷茫之际,将目光投向独具魅力的东方道教汲取灵感,以弥补基督教文化的不足,其思想流变和作品体现出侨易学之"大道侨易,精神位移"的思想。斯托是一位独特的当代澳大利亚作家,他的道家思想是对强势基督教文化的反拨,是对困惑中的澳大利亚人探寻与陌生土地和解的一种有益尝试。
- 徐显静
- 关键词:道教身份
- 蒂姆·温顿《呼吸》中的人物塑造
- 2015年
- 本文采用区别性特征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呼吸》中四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说明这些特征如何建构起人物间的纽带和联系并最终决定着人物的不同命运,以深入理解作者人物塑造的独特技巧和小说的深刻主题。
- 徐显静
- 关键词:《呼吸》
- “极其”结构的翻译
- 2006年
- 本文就英文表达“极其”结构的翻译,结合实例予以简述,在高级口译课程上对提高翻译技巧有一定的作用。
- 杨永春徐显静
- 关键词:高级口译翻译
- 试论《厄舍府的倒塌》中的隐含结构被引量:1
- 2008年
- 《厄舍府的倒塌》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代表作之一。对于坡所擅长的通过意象隐含的写作手法,小说最震撼读者的是通过互为隐含的结构描写主人公和环境的阴森、凄凉和离奇的恐怖氛围。这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和房屋之间,故事嵌套故事和内外视点交织等方面的互为隐含的结构,来体现哥特小说的中心意义,这正是这部恐怖故事的精彩巧妙之处。
- 徐显静
- 关键词:《厄舍府的倒塌》
- 荒野中的和解——评蒂姆·温顿的《土乐》
- 2017年
- 荒野场景屡次出现在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蒂姆·温顿的创作中。通过分析《土乐》中的荒野叙事,文章阐释了《土乐》中荒野的深刻意义。首先,荒野中蕴含着种族间平等交流的可能性,有利于促成种族间的和解;其次,荒野中人类恢复了自然界普通一员的身份,人与野生生物之间有机会亲密互动和形成亲情关系,即荒野可以消解人类和自然疏离的异化关系,重建和谐生态关系,实现物种间的和解;再次,荒野是医治个人创伤的精神家园,主人公在荒野中实现了与自我和解。此外,将人物置身于荒野,有利于构建澳洲白人与土地的关系,使其摆脱无根状态并产生情感和精神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塑造鲜明的民族身份。
- 徐显静
- 关键词:荒野和解
- 论《玻璃山》中的越战政治意蕴
- 2010年
- 评论界以往对《玻璃山》的解读大多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特点、对童话的解构和"美国梦"的颠覆展开。本文作者认为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玻璃山》中隐藏着一个政治意蕴潜文本,即对美国参加越南战争的反讽。攀爬玻璃山的过程和结局暗含着美国参加越战的过程与结局。通过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式的解构,文本除了语言本身,别无他物。拨开文本的表象,我们发现,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警醒人们提高认识,不要被现象轻易蒙蔽,在这个信念已死的时代能够独善其身。
- 徐显静杨永春
- 关键词:《玻璃山》越南战争后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