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杉 作品数:20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昆明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理学 文化科学 更多>>
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湖泊真核浮游植物的精准性 被引量:22 2021年 环境DNA(eDNA)宏条形码(metabarcoding)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的生物多样性高效监测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生态环境中生物要素的监测和评估.开展eDNA宏条形码监测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是将其业务化推广应用的前提.本研究以高原湖泊滇池和抚仙湖的真核浮游藻类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基于18S-V9宏条形码测序深度对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影响;通过分析平行样本间物种分类单元的交叉率及α多样性的变异率(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评估了eDNA宏条形码监测真核浮游藻类结果的精确性.并采用eDNA宏条形码监测数据评估了滇池和抚仙湖北的真核藻类多样性.结果表明:(1)测序深度显著影响宏条形码技术检出物种的数目,适合滇池和抚仙湖北的eDNA真核藻类多样性分析的测序深度为≥30000条;(2)重复样品(n=3)间遗传分类单元(OTU)交叉率达到45.97%±1.67%,可注释分类单元(属)交叉率达到64.21%±3.25%,α多样性的变异率<10%.(3)基于现有DNA条码数据库,滇池和抚仙湖北分别鉴定出真核藻类75属和90属,覆盖本地历史记录形态学物种的62.5%和71.05%.(4)滇池不同水深的真核藻类多样性无明显差异,抚仙湖的真核藻类多样性具有显著垂直分布特征.和抚仙湖北部相比,滇池真核藻类多样性显著偏低,滇池南部的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中部和北部(P<0.05).综上,本研究建立了eDNA宏条形码技术监测结果的精确性评价方法,验证了基于18S-V9引物监测真核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可行性,结果可促进eDNA宏条形码监测技术推广与应用. 张丽娟 徐杉 赵峥 赵峥 冯庆 杨江华 冯庆 王志浩 杨江华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一种用于流动水体的生物净化装置 在流动水体放置植物培养装置是水体污染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流速不确定,同一装置难以适应不同流速的水体。一种用于流动水体的生物净化装置,包括外壳和培养板,一侧有进水口,相对的一侧有出水口,进水口处安装有轴,培养板是由两... 徐杉 王兵益文献传递 滇池“四退三还”生态效益评估及效益提升对策研究 2021年 滇池“四退三还”是滇池治理六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实践。项目以环境、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滇池治理重大生态工程“四退三还”建设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结合数学、地理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建立相对完整的科学评估体系和评价方法,客观评价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价值损益。 徐杉 谭喨 余凌翔 赵峥 冯庆 夏体渊 王鹏云关键词:生态经济学 滇池治理 湿地生态系统 滇池土著沉水植物根际可培养解磷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2021年 为探究云南滇池4种土著沉水植物根际沉积物中可培养解磷菌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采用功能筛选培养的方法对15个沉水植物的根际和非根际沉积物样品中进行解磷菌分离培养,应用16S rDNA序列对分离得到的解磷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运用软件Biodap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分析解磷菌群落的丰富度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从滇池沉水植物根际和非根际沉积物中共分离到可培养解磷菌86株,从属于8个属27个种;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优势菌群,占分离的22%,分布于该属的11个种;杆菌属(Bacillus)占分离总数的18%,共分离到3个种。滇池不同沉水植物根际沉积物中解磷菌的优势类群存在一定差异。冗余分析(RDA)的结果表明:沉水植物根际的沉积物中氧化还原电位(Eh)和沉积物间隙水的溶解性活性磷(SRP)对解磷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 董明华 徐杉关键词:滇池 沉水植物 解磷菌 滇池湖滨湿地植物对环境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滇池湖滨湿地芦苇和茭草对氮、磷、有机质的累积吸收量,并计算滇池湖滨湿地的养分循环效益和气候调节效益。[方法]运用成分有效性分析法和碳税法分析2012-2013年在滇池湖滨湿地实地调查取样的数据。[结果]滇池湖滨湿地植株对氮、磷的累积吸收量与干物质量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即7-8月最高,10-11月最低,而且芦苇的固碳能力强于茭草。此外,滇池湖滨湿地的养分循环效益和气候调节效益分别为27.83万和120.23万元,共计148.06万元,其中芦苇所产生的效益为96.40万元,茭草所产生的效益为51.66万元。[结论]植物在滇池湖滨湿地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分配及归还的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谭喨 刘春学 徐杉 王鹏云 曾艳关键词:芦苇 茭草 环境影响 一种具有磷选择性的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具有磷选择性的催化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极是由Ti基体向外形成IrO<Sub>2</Sub>‑RuO<Sub>2</Sub>多个过渡渐变涂层,最外层和次外层为以RuO<Sub>2</Sub>分别掺... 戴红 徐杉文献传递 一种湿地沉积物深层取样装置 本发明涉及湿地沉积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地沉积物深层取样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壁设置有立杆,且立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壁设置有驱动件一,且驱动件一的驱动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设置有升... 凌祯 王涛 朱维伟 徐杉 孟涵 赵凯嵩滇池沉水植物分布区域水环境现状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4 2017年 水环境健康是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为了识别滇池近岸不同区域水环境重点问题,对滇池近岸不同区域水环境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为滇池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4月、7月、11月,分别对滇池24个湖湾沉水植物、水质进行调查,选取悬浮物(SS)、叶绿素a(Chl a)、化学需氧量(COD_(cr))、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沉水植物种类、生物量、盖度等9个水环境健康评价因子,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SPCA分析模型对滇池水环境健康等级进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滇池现有沉水植物9种,以篦齿眼子菜(Stuckenia pectinat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等耐污种为主,外海北部无可见沉水植物。相较20世纪60~90年代,沉水植物种类、分布范围均呈不断衰退趋势;从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范围来看,滇池SS为0.9~78.33 mg?L^(-1),TN为0.51~26 mg?L^(-1),TP为0.08~32.38 mg?L^(-1),COD_(cr)为5.66~38.38 mg?L^(-1),Chl a为42.15~248.4 mg?m^(-3);从污染物空间分布来看,SS、TN、TP和Chl a浓度均值以外海北部最高,是滇池污染物高富集区,草海COD_(cr)和Chl a浓度均值较高,外海南部TN浓度均值较高,外海东部TP浓度均值较高。水环境健康状况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滇池水环境较不健康和不健康区域占评价区域的29.17%,水环境健康区域占评价区域的4.16%;滇池北部福保湾-宝丰湿地公园水环境健康状况最差,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仍是外海北部的防控重点;草海东风坝内近岸区域水环境健康状况最好,但仍需加强有机污染物和藻类的治理。 王琦 高晓奇 杨红军 徐杉 吕凤春 刘高慧 肖能文关键词:沉水植物 水环境现状 水环境健康 滇池 滇池湖滨带叶绿素a与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020年 为探讨滇池湖滨带叶绿素a与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在滇池湖滨带设置21个采样点进行水质调查,采集滇池水样,分析测定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叶绿素a(Chla)和悬浮固体(SS)。结果表明:滇池湖滨带水体TN、TP、CODCr、Chla、SS浓度均值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叶绿素a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滇池湖滨带的北部和东部水体Chla与TN极显著相关,TN具有强变异性。南部和西部TN与CODCr、TP显著相关,南部Chla与营养盐空间变异性较小,污染风险相对较小。按照"一区一策"的原则,滇池北部和东部湖滨带富营养化以控制TN的水平为主,南部、西部的富营养化防控则需要控制整体营养盐元素浓度。 凌祯 凌祯 史正涛 徐杉 苏斌 苏斌关键词:滇池 湖滨带 一种圆台式水生修复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台式水生修复系统,具体涉及水生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圆台支撑底座和圆台,所述圆台内部开设有水流流通腔体,所述圆台上镶嵌有细孔滤网,所述圆台上镶嵌有粗孔滤网,所述圆台内部设有粉碎机构,所述圆台两侧设有提升机构... 徐杉 苏源 赵卿 张小玲 凌祯 董明华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