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颗粒物
  • 3篇大气颗粒
  • 3篇大气颗粒物
  • 2篇多环芳烃
  • 2篇源解析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特征
  • 2篇污染特征分析
  • 1篇元素碳
  • 1篇受体模型
  • 1篇污染源
  • 1篇降解
  • 1篇降解规律
  • 1篇OC
  • 1篇PM10
  • 1篇PM2.5
  • 1篇CMB受体模...
  • 1篇EC
  • 1篇大气颗粒物来...
  • 1篇大气颗粒物源...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市气象科...

作者

  • 5篇戴莉
  • 4篇冯银厂
  • 3篇吴建会
  • 2篇朱坦
  • 2篇吴琳
  • 2篇薛永华
  • 1篇李蕾
  • 1篇屈晓燕
  • 1篇张晓勇
  • 1篇张裕芬
  • 1篇韩素琴
  • 1篇唐士豹

传媒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天津市大气中PM10、PM2.5及其碳组分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86
2009年
2007年12月-2008年10月期间,分3个时段,设置2个点位,采集了天津市大气环境中PM10和PM2.5样品.用热光反射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碳组分含量,并用OC/EC最小比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OC)的浓度.结果表明,市区采样点颗粒物浓度高于郊区,2个采样点的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一致.5月份PM2.5/PM10比值最小,主要由于土壤风沙尘对PM10的贡献较大.PM10和PM2.5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浓度12月份最高,且变化趋势相同.OC占总碳(TC)比例较高,PM10中OC/TC为0.60-0.83,PM2.5中OC/TC为0.55-0.81.碳组分主要集中在PM2.5中,PM10中约有76%的OC存在于PM2.5中.12月份的SOC浓度最高,与12月份的气象条件和污染源排放等因素有关.
吴琳冯银厂戴莉韩素琴朱坦
关键词:PM10PM2.5
基于降低二次碳颗粒影响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研究
冯银厂朱坦张裕芬吴建会吴琳薛永华戴莉李蕾屈晓燕张晓勇
该项目针对二次有机碳的源成分谱难以确定,造成CMB模型中源与受体不匹配,使得解析结果不确定性增大的难题,提出先对SOC定量,再据此重新构建新受体成分谱,对CMB模型进行修正,为包含二次有机污染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提供了新的...
关键词:
颗粒物载带多环芳烃的降解规律及其来源解析技术研究
戴莉
关键词:颗粒物源解析降解多环芳烃
攀枝花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分析及来源识别被引量:5
2009年
2007年2月在攀枝花市不同功能区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42个和污染源样品32个,采用超声抽提GC/MS方法测定分析了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显示攀枝花市PM10颗粒相PAHs单体浓度范围为0.34~416.45ng/m3,总量浓度范围为24.56~2569.66ng/m3;攀枝花市5个采样点中河门口片区PM10多环芳烃单体浓度范围为5.64~416.45ng/m3,污染最严重。源样品测定结果分别为扬尘78.74ug/g,煤烟尘6.12ug/g,钢铁工业尘30.54ug/g,焦化尘3187.42ug/g。应用比值法和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对污染源进行识别,燃煤和炼焦是攀枝花市PAHs的主要来源,对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分担率分别为55.8%、19.9%。
戴莉吴建会唐士豹冯银厂
关键词: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源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
07年,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共设立8个受体采样点,采集TSP、PM10、PM2.5受体样品共计244个。同时采集源样品84个,建立包括城市扬尘、土壤尘、煤烟尘、建筑尘、道路尘等主要污染源类成分谱。应用CMB受体模型进行颗粒物...
戴莉薛永华冯银厂吴建会
关键词:CMB受体模型大气颗粒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