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量表
  • 1篇顿抑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干预治疗
  • 1篇抑郁量表
  • 1篇预治疗
  • 1篇住院
  • 1篇住院病人
  • 1篇自我护理
  • 1篇自我护理能力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后抑郁症
  • 1篇西酞普兰
  • 1篇疗效
  • 1篇疗效研究
  • 1篇脑卒中

机构

  • 2篇中国江苏省无...

作者

  • 2篇方春霞
  • 1篇沈丽珍
  • 1篇辛娜
  • 1篇宋燕丽
  • 1篇张晓珍
  • 1篇徐颖
  • 1篇周晓
  • 1篇谈晓芳
  • 1篇周园园

传媒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西酞普兰合并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合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合并心理干预(研究组)、单用西酞普兰(对照组)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治疗PSD均有效,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14,P>0.05),研究组显愈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显著性(χ2=4.44,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6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34,P<0.05),研究组HAMD分数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26,P<0.05);两组在治疗6周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研究组在治疗6周末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t=2.22,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2,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较好。
谈晓芳沈丽珍周晓方春霞周园园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西酞普兰心理干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抑郁症患者实施参与型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干预组患者实施参与型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分别于患者入组时和干预8周后各进行一次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纳入参与型护理模式8周后,其ESCA的总分(t=2.028,P<0.05)和自我护理技能因子分(t=3.944,P<0.01)、自我责任感因子分(t=2.247,P<0.05)、自我概念因子分(t=3.243,P<0.01)、健康知识水平因子分(t=5.309,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NOSIE的病情总估计分(t=3.528,P<0.01)、总积极因子分(t=2.869,P<0.01)、总消极因子分(t=3.131,P<0.01),以及社会能力(t=3.054,P<0.01)、社会兴趣(t=2.841,P<0.01)、个人卫生(t=4.793,P<0.01)、激惹(t=2.930,P<0.01)、退缩(t=5.023,P<0.01)、抑郁因子分(t=2.653,P<0.01)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精神病表现因子分的改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参与型护理模式可以锻炼提高抑郁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重返社会。
方春霞徐颖张晓珍包奕佳宋燕丽辛娜
关键词:抑郁症参与型护理自我护理能力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