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锦清

作品数:219 被引量:1,723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85篇理学
  • 68篇自然科学总论
  • 2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电子电信
  • 18篇核科学技术
  • 8篇经济管理
  • 5篇电气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87篇网络
  • 72篇混沌
  • 32篇束晕
  • 29篇复杂网
  • 29篇复杂网络
  • 28篇网络科学
  • 24篇束晕-混沌
  • 24篇混沌控制
  • 22篇小世界
  • 20篇强流
  • 16篇非线性
  • 14篇通信
  • 14篇加速器
  • 13篇拓扑
  • 12篇标度
  • 10篇保密通信
  • 9篇拓扑特性
  • 8篇网络特性
  • 8篇量子
  • 8篇激光

机构

  • 198篇中国原子能科...
  • 4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技术...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北京电子科技...
  • 7篇香港城市大学
  • 6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休斯顿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上海大学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浙江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公安...
  • 2篇中国科学院数...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204篇方锦清
  • 50篇李永
  • 34篇罗晓曙
  • 31篇刘强
  • 19篇翁甲强
  • 17篇毕桥
  • 16篇刘强
  • 11篇赵耿
  • 11篇陈关荣
  • 11篇汪秉宏
  • 10篇汪小帆
  • 7篇邹艳丽
  • 7篇郑志刚
  • 7篇蒋品群
  • 7篇高远
  • 4篇卢新彪
  • 4篇全宏俊
  • 4篇成丽春
  • 4篇黄良玉
  • 3篇李翔

传媒

  • 37篇复杂系统与复...
  • 24篇物理学报
  • 16篇自然杂志
  • 14篇广西师范大学...
  • 11篇科技导报
  • 7篇物理学进展
  • 7篇强激光与粒子...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5篇第四届全国网...
  • 5篇第三届全国复...
  • 4篇2006全国...
  • 3篇中国科学基金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电路与系统学...
  • 2篇第1届中国混...
  • 2篇第四届全国网...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6篇2010
  • 16篇2009
  • 24篇2008
  • 13篇2007
  • 16篇2006
  • 16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 11篇2002
  • 11篇2001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压反馈型DC-DC变换器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7
2005年
建立了电压反馈型DC-DC变换器连续运行模式下的频闪映射模型,利用离散映射方程的Jacobian矩阵的特征值分析了变换器在参数变化时不动点的失稳情况.以具体的电压反馈型buck变换器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两者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利用离散映射分析DC-DC变换器的稳定性是切实可行的.
赵益波罗晓曙方锦清汪秉宏
关键词:DC-DC变换器电压反馈型BUCK变换器映射模型连续运行参数变化
网络模型的理论分析与模拟研究:一种和谐统一的混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基于最基本的事实——真实世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和谐统一的世界,我院复杂网络小组提出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混合择优模型(HUHPM),并应用HUHPM的思想与方法于具有代表性的无权的BA模型、含权的BBV模型和TDE模型,分别称...
方锦清毕桥
关键词:混合比小世界效应动力学特性
文献传递
多层超网络探索中的若干问题与思考被引量:7
2017年
网络科学已进入更高的超网络科学探索阶段,近年来探索多层次超网络已成为国内外令人关注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探讨超网络特点,列举了2个典型实例,论述了理论模型及其重要性,讨论了非线性超网络数理问题的艰巨性,介绍了多层次超网络的研究路线和进展概况,提出探索中的问题并进行思考。
方锦清
关键词:网络科学非线性
500强企业高科技超网络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单一网络不能完全反映现实网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法全面刻画和揭示错综复杂的实际网络的全貌及其内在规律。现实世界广泛存在着"网络的网络"或称"超网络",具有多层次、多维数、多属性、多目标、相互依存、关联和耦合等特点,已成为网络科学今后最富挑战性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超网络探索概况,介绍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网络科学小组在多层超网络模型和500强企业高科技超网络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目前超网络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去探索和研究。
刘强方锦清李永
关键词:超网络
统一混合模型网络的熵——揭开复杂系统复杂性表现被引量:2
2017年
统一混合网络理论模型引入4个混合比,对复杂网络相关的随机性、确定性、变速增长进行调控,这样更符合随机性与确定性统一的现实世界网络。总结了复杂网络的3种类型熵:Boltzmann-Gibbs熵、非广延熵Sq和开放网络的熵与混合比之间的关系。熵从本质上揭示了网络的熵变与无标度网络的幂律指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阐明了复杂网络的演化机制及复杂性变化的特点。
李永方锦清刘强
关键词:混合比
超混沌振荡器的单变量单向耦合同步及其电路实验仿真被引量:15
2002年
研究了一个超混沌振荡器的耦合同步问题 ,只用单变量单向耦合就可实现两个超混沌振荡器的同步 .本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工程实现 .数值研究和电路实验仿真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电路实验仿真中出现一种新的同步现象 ,即系统的某个变量达到广义同步时 。
蒋品群罗晓曙汪秉宏方锦清陈关荣邹艳丽
关键词:混沌同步保密通信
DC-DC buck变换器的分岔行为及混沌控制研究被引量:66
2003年
研究了带负载电容的DC DCbuck变换器的分岔行为及其混沌控制问题 ,提到了一些新的有意义的结果 .随着负载电容的增加 ,这种电路系统出现周期叠加序列窗口 ,且系统混沌运动的参数空间的测度逐渐趋于零 ,而且系统处在周期运动区时其电压转换效率高于系统处在混沌运动区时的电压转换效率 ,这些结果对于实际电路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同时 ,采用外加周期脉冲控制方法 ,能有效地实现该电路系统中的混沌控制 .
罗晓曙汪秉宏陈关荣全宏俊方锦清邹艳丽蒋品群
关键词:DC-DCBUCK变换器分岔混沌控制开关功率变换器
混沌保密通信应用研究的进展被引量:46
2002年
通讯技术被称为世界经济和军事的生命线 ,而通讯中的保密技术则是核心技术之一 .任何这方面的新发现及其高科技的进展都必然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混沌控制和混沌同步在 2 0世纪 9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迄今利用混沌进行秘密通讯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 .现在混沌保密通信大致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直接利用混沌进行秘密通信 ;第二类是利用同步的混沌进行秘密通信 ;第三类是混沌数字编码的异步通信 .混沌保密通信为国际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目前已经提出了同步混沌通信三大保密技术 :混沌遮掩、混沌调制和混沌开关技术 .现着重综述近几年来混沌同步三大保密技术的主要进展 ,比较可能实现的十几种保密通信方案 ,分析题目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最后 ,给出混沌保密通信研究中保密技术的应用展望 .
方锦清赵耿罗晓曙
关键词:混沌同步混沌保密通信混沌调制混沌控制
束晕-混沌的非线性反馈离散控制被引量:8
2002年
 基于非线性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特殊的非线性反馈函数,即小波反馈函数,用于离散控制强流质子束的束晕 混沌。控制后质子束的束晕强度因子很快趋于零,束均方根半径、束横向平均发射度等都减至控制前的三分之一稍多,证明该控制方法切实有效,在工业上具有实用价值。
方锦清周刘来陈关荣罗晓曙翁甲强
关键词:强流质子束束晕混沌非线性控制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
非线性网络的动力学复杂性研究进展
本文概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70431002)在2005年的主要研究进展,在前期工作积累的基础上,根据初步统计,2005年整个项目组发表(含接受)论文约94篇(约一半被 SCI 或 EI 收录), 会议报告...
方锦清
文献传递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