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东伟

作品数:45 被引量:313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动脉
  • 6篇预后
  • 6篇主动脉
  • 6篇主动脉夹层
  • 6篇夹层
  • 5篇心肌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4篇蛋白
  • 4篇亚低温
  • 4篇再灌注
  • 4篇缺血
  • 4篇急性
  • 4篇急诊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心肺
  • 3篇心肺复苏
  • 3篇心脏

机构

  • 42篇复旦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45篇施东伟
  • 31篇童朝阳
  • 21篇姚晨玲
  • 14篇顾国嵘
  • 8篇樊帆
  • 8篇黄培志
  • 6篇陶振钢
  • 6篇宋振举
  • 5篇沈洪
  • 5篇孙湛
  • 5篇栾骁
  • 4篇葛均波
  • 4篇闵珉
  • 4篇徐云洁
  • 4篇高峰
  • 4篇陈斌
  • 3篇王传军
  • 3篇顾俭勇
  • 3篇杜施霖
  • 3篇蔡映云

传媒

  • 11篇中国临床医学
  • 9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康复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5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时肝组织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肝损伤时肝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GSH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SD大鼠脓毒症肝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GSH干预组(每组各24只),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0、2、6、24h4个亚组(每组各6只)。GSH干预组在造模后立即经尾静脉给予GSH300mg/kg(0.1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大鼠在CLP术后0、2、6、24h分别采集血标本和肝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肝功能和肝组织HSP70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肝功能(TBIL、ALT和AST)水平在术后6h起开始升高,术后24h仍持续升高;肝组织HSP70水平在术后2h即显著升高,术后6h达到高峰,术后24h则有所回落;肝组织TNF-α水平在术后2h起开始升高,术后6h达到高峰,术后24h有所回落;术后24h肝组织HE染色显示肝细胞肿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变性等损伤性改变。与模型组相比,GSH干预组在术后6h和24h血清肝功能损伤指标及肝组织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肝组织HSP70水平在术后2h、6h和24h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24h肝组织的病理学损伤性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在脓毒症早期应用GSH治疗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肝组织HSP70浓度,降低肝组织TNF-α浓度,从而减轻炎性因子对肝组织的损伤。
陈斌童朝阳杜施霖施东伟黄培志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脓毒症肝损伤热休克蛋白70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外周血TSP-1和D-dimer水平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和D-二聚体(D-dimer)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ACS组患者120例、AAD组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取血清,分别检测TSP-1和D-dimer在三组中的血清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SP-1和D-dimer在ACS组、AAD组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TSP-1在ACS组升高更明显,D-dimer在AAD组升高更明显。结论:TSP-1和D-dimer联合检测可以协助ACS和AAD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肖子亚薛渊顾国嵘王豪俊栾骁尹俊宋振举施东伟童朝阳姚晨玲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夹层凝血酶敏感蛋白-1D-二聚体
连接血压袖带和带有血压测试功能的测试仪器用的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血压袖带和带有血压测试功能的测试仪器用的转接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转接壳体、输出接头、导流座、输入接头、转向调节环和连接架;转接壳体的一侧设有导流座,导流座上设有输入接头;转接壳体上设有多个...
闵珉童朝阳王传军徐云洁施东伟徐成喜
缺血及三七总皂甙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8
2005年
顾国嵘黄培志葛均波童朝阳姚晨玲施东伟樊帆
关键词:缺血-再灌流损伤三七总皂甙缺血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药物预处理
ICU患者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急诊ICU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的发病率、病原谱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3月入住急诊ICU1周以上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入选对象每周行尿真菌培养。结果:452例患者(年龄25-100岁)入选,128例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发病率为28.3%。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58.5%),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3.8%)和热带念珠菌(12.3%)。多因素分析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留置导尿管、机械通气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是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诊监护室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的发病率为28.3%,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高APACHEII评分、留置导尿管、机械通气和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易发生院内获得性念珠菌尿。
施东伟瞿介明童朝阳顾国嵘张瑾
关键词:定植重症监护室
谷氨酸水平评估脓毒症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血清谷氨酸(Glu)水平与脓毒症早期急性肝功能障碍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观察2007年1月—2007年12月因脓毒症急性肝功能障碍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ICU50例患者的SOFA评分、血清谷氨酸/谷氨酰胺(Glu/Gln)浓度比值及患者预后的相关资料。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评价血清Glu/Gln浓度比值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存活组相比,脓毒症死亡组血清Glu显著降低;与存活组相比,脓毒症死亡组血清Glu/Gln浓度比值亦降低。结论:血清Glu浓度降低以及Glu/Gln比例的降低可用于评估脓毒症急性肝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
施东伟杜施霖童朝阳
关键词:脓毒症肝脏谷氨酰胺谷氨酸预后
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索其与剂量的关系。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A组 :即对照组 ,予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1ml/kg ,持续 3min ;B组 :静脉输注较低剂量肾上腺素 2 μg/kg ,持续 3min ;C组 :静脉输注较高剂量肾上腺素 2 0 μg/kg ,持续 3min。大鼠心脏稳定后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在Langendorff灌流模型下缺血 40min、再灌注 90min。 结果 B组缺血后心脏功能恢复良好 ,左心室压差为 ( 82 .96± 5 .60 )mmHg ,左室舒张末压为 ( 4.95± 0 .96)mmHg ,A组心脏功能恢复较差 ,左心室压差为 ( 70 .16± 5 .0 7)mmHg ,左室舒张末压为 ( 6.60± 1.0 4)mmHg ,B组较A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B组灌注流出液中肌酸激酶值较低 ,B组梗死面积为 ( 2 8.70± 3 .41) % ,较A组的 ( 3 7.90± 6.2 9) %明显下降 (P <0 .0 5 )。
施东伟高峰姚晨玲童朝阳黄培志陈百华洪慧慧
关键词: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脏保护
噎食后施救,这个细节莫忽视
2024年
噎食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突发紧急情况,当食物完全阻塞气道时,如果不马上采取急救措施,被食者的生命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将逝去。而应对食有效的急救方法之一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那么,SUNNY在用海姆立克法施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对于最容易MEET发生气道阻塞、食呛咳的患病老年人,照护者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和护理呢?
周霄施东伟
关键词:气道阻塞噎食急救方法急救措施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后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85例,其中男性144例(77.8%),女性41例(22.2%);年龄(49.46±11.04)岁.对该组患者术后转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30 d内总死亡率9.1%,单因素分析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神经系统表现阳性(单因素OR=5.084,CI=1.792~14.426,P=0.002;多因素OR=5.538,CI=1.834~16.721,P=0.002),低血压(单因素OR=6.986,CI=1.510~32.323,P=0.013;多因素OR=1.998,CI=0.315~12.679,P=0.463),肾功能不全(单因素OR=3.594,CI=1.237~10.438,P=0.019;多因素OR=3.254,CI=1.034~10.242,P=0.044).结论 术前神经系统表现阳性、肾功能不全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沈洪魏来姚晨玲陶振钢奚百顺栾骁施东伟孙湛童朝阳王春生
关键词:急性STANFORD主动脉夹层手术
静息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伴除极相间隙性变化的多形性室速1例
2007年
1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晕厥发作3个月就诊,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意识丧失,起病很快,持续2~3min,无抽搐.无两便失禁,无舌被咬破,可自行恢复.恢复后无幻听耳呜等症状,有时发作前感心悸,3个月中共发作5次,外院诊断为“癫痫”。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特别服药史.其母有晕厥史,病因不明,其母之妹年幼时猝死,病因不详.家族中其他人无器质性心脏病史,对其直系亲属进行常规体检及心电图检查,除发现其母血压高(162/80mmHg)外,无其他异常发现.
颜彦聂振宁王翔飞施东伟闵珉朱文青刘少稳葛均波
关键词:右束支传导阻滞多形性室速静息心电图间隙性除极病因不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