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德煊

作品数:36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艺术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9篇电影
  • 8篇传记
  • 8篇传记电影
  • 5篇艺术
  • 4篇影像
  • 3篇苏区
  • 3篇文化
  • 2篇心理
  • 2篇艺术创新
  • 2篇影片
  • 2篇社会
  • 2篇十七年时期
  • 2篇手法
  • 2篇情结
  • 2篇文学
  • 2篇喜剧
  • 2篇美学
  • 2篇镜像
  • 2篇红色电影
  • 2篇俄狄浦斯

机构

  • 28篇江西师范大学
  • 9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4篇曲德煊
  • 3篇王希楠
  • 1篇邹志刚

传媒

  • 5篇当代电影
  • 4篇电影文学
  • 3篇现代传播(中...
  • 3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艺苑
  • 2篇南昌师范学院...
  • 2篇艺术大观
  • 1篇当代电视
  • 1篇音乐创作
  • 1篇中国电视
  • 1篇四川戏剧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美与时代(美...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传记电影中的“父名”与俄狄浦斯情结被引量:3
2017年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力求深入的论述传记电影中呈现的"父名"与父子关系及其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传记电影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可精神分析性,及对于传主深层精神体验的揭示和暗示。通过父名与父法对于无意识的揭示力量、父与子围绕父名进行的冲突与和解、子一代与父名关系体现的意识形态进化等方面论述传记电影的可精神分析性,父子关系成为一个很好的无意识载体,从中可以感受到传主丰富的心理层面,而且成为社会的隐喻和象征,同时二者关系的探索也增强了传记电影的文化价值。
曲德煊谢衍达
关键词:传记电影俄狄浦斯情结
论传媒艺术时代的怪诞审美文化被引量:1
2016年
怪诞美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演化过程,到今天在传媒艺术中呈现深入发展的趋向。怪诞审美的自由性、狂欢性、谐谑性和创新性,在传媒艺术时代焕发了生机,成为时代文化的重要表征。
曲德煊王希楠
关键词:怪诞传媒艺术狂欢谐谑拼贴
井冈山题材影片主题呈现方式探析——以《井冈山》和《红色恋歌》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井冈山精神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宝贵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力量之源;在习近平同志弘扬井冈山精神的时代背景中,回顾并重新审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拍摄的井冈山题材电影《井冈山》和《红色恋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井冈山》和《红色恋歌》的叙事策略、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影像特征都是独具特色的,可以很好地呈现井冈山精神,让革命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曲德煊吴依芸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红色文化艺术创新
论传记电影的完整镜像被引量:12
2013年
通过电影镜像理论的探讨,提出西方优秀传记电影是更加完整的镜的观点。西方优秀传记电影的真实性、精神多层次性和解放性,成为其更完整的镜的三个维度。传记电影的观影体验可以延伸到现实之中,传主形象成为可以触摸的东西,传记电影具备深刻的心理属性,这些都是传记电影和普通电影的不同,导致西方优秀传记电影成为了深富人文价值和美学含量的电影形态。
曲德煊
关键词:镜像传记电影
从古装剧及相近类型看电视剧类型化发展被引量:4
2007年
古装剧及相关形式的历史剧、武侠剧、武侠神怪剧等等,是重要的类型电视剧片种,占据着当今电视剧产量的相当比重。电视剧文化属于大众文化,播放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自然无可厚非,但是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观众认识现实的热情,导致观众进入逃避思考的慵懒状态。这些相近类型的电视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类型电视剧的魅力和问题。
曲德煊
关键词:电视剧文化古装剧类型化武侠剧历史剧
艺术版图与话语权的内驱力——论中国当代电影的“跨界导演”现象
2023年
近年来,中国电影界的跨界导演现象引发了学界的关注,此一现象在精神分析意义上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版图扩展的自觉和提升话语权的内驱力。文章围绕“跨界导演”这一群体展开,分析跨界导演热潮形成的原因及其竞争力的核心机制,探讨跨界导演的未来走向和可持续发展。跨界导演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世纪中国电影的艺术形态,一方面激活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活力,但同时也伴随着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曲德煊李颖
关键词:艺术交融
影像艺术高度与纯文学改编:一致性与再创性的矛盾运动被引量:5
2021年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影像高度,非常依赖于纯文学的水准,纯文学作品的改编一向是我国艺术电影生产的一条重要渠道,电影借势文学成为令人瞩目的艺术形式。中国的电视剧艺术也企图创造新的影像高度,突破电视剧的局限性,从而进行了改编纯文学的探索。中国的影视改编仍然是围绕贴合与悖离两个基本向度,一致性与再生产两种欲望需要取得一个黄金分割点,艺术再创造对于影视艺术作品的成败得失意义重大。所以,基于宏观的传媒艺术思想,重新审视影视剧的艺术高度与纯文学的关系,无论对影视艺术史研究还是对当下影视剧格局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曲德煊
关键词:纯文学影视改编传媒艺术
从影片《闪闪的红星》看苏区精神被引量:2
2016年
在"八大样板戏"一统天下的"文化大革命"时代,《闪闪的红星》却在政治和艺术之间达到平衡,成功实现了突围。回顾该片的拍摄过程,重新探索其艺术价值,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红色电影中的苏区精神,也能反观特殊时代的艺术表现魅力。新世纪拍摄了同题材动画片,通过比较分析,看到了苏区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具有的生命活力。
王希楠曲德煊
关键词:样板戏苏区精神艺术创新
身体欲望作为政治欲望的隐喻——贝托鲁奇电影中的精神分析运用
2020年
世界电影走向现代主义道路,与精神分析的全面介入关系密切。贝托鲁奇正是一位熟练运用精神分析法的电影大师。他依靠精神分析工具完整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链条,同时将主人公的身体欲望与政治欲望相联系,从深层反映贝托鲁奇对政治、历史以及人生的独特关注。本文通过对其《末代皇帝》《戏梦巴黎》两部影片的论述,探讨其影片中身体欲望与政治欲望的关系,而身体和政治话语的一致性,正是贝托鲁奇风格核心特征。重温贝托鲁奇的经典影片,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电影的特征很有裨益。
曲德煊丁慧文
关键词:人格成长
中国早期电影和话剧中的“家庭戏”
2007年
"家庭戏"是我国早期电影文艺片和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和分析了"家庭戏"在电影和戏剧中的不同趋向。在电影中,家庭戏呈现繁荣进步的景象,而在话剧中,家庭戏却逐步走向消亡。本文对于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
曲德煊
关键词:郑正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