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即墨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钻孔引流术治疗中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中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0例中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钻单孔冲洗引流手术。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48~72h复查头颅CT示血肿引流干净。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未发生颅内感染、张力性气颅及舾实质损伤等并发症。全部患者术后3月复查头颅cT示血肿全部吸收: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中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一旦确诊且存在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积极施行手术治疗。
- 刘国远潘伟东曹磊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 人脑胶质瘤中ERK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脑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和免疫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联合检测4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及正常人脑组织中ERK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ERK2在人脑神经胶质瘤中有过度表达,与正常人脑组织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表达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K2蛋白的过表达在人脑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促进作用。
- 刘国远潘伟东曹磊刘军岑华赵克俊王东军
-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免疫组织化学
- 单孔双管引流治疗巨大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28例体会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单孔双管引流治疗巨大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巨大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经单孔钻颅留置两根引流管持续引流2-3a,且出院后随访3个月并复查头颅CT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症状均早期好转,无手术合并症,降低了术后气颅的发生,有利于脑组织复张。术后一月复查头颅CT均无积气、脑复张良好,随访3月,治愈20例,2例复发。结论单孔双管引流治疗巨大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减少颅内积气、促进脑组织早期复张、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
- 曹磊刘国远刘军
- 关键词:双管引流气颅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
- 早期腰椎穿刺排放血性脑脊液在脑外伤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排放脑脊液的临床应用,为减少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等并发症,减轻轻症脑外伤患者头痛、恶心等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供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7-2010年共87例颅脑外伤伴、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具备开颅手术指征的患者,入院后早期间断性行腰椎穿刺排放血性脑脊液。结果 87例患者症状均有早期改善,无继发性出血、颅内感染发生。结论腰椎穿刺排放血性脑脊液是脑外伤早期改善临床症状、远期减少并发症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 曹磊刘国远赵克俊
- 关键词:腰椎穿刺血性脑脊液
-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以及并发症观察研究
- 2020年
-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用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2018.1~2020.1这一时间段,选出在我院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象。通过盲选法将期均分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为观察组,对照组施以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第一组方案基础上施以神经介入治疗,将两组总体有效率、治疗后1、6、12个月的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作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同对照组相比更高,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神经介入治疗,能够提升其近远期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还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刘国远曹磊潘伟东
- 关键词: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近远期疗效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