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立迎

作品数:12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油藏
  • 5篇盐岩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3篇稠油
  • 3篇稠油油藏
  • 2篇底水
  • 2篇底水油藏
  • 2篇动压力
  • 2篇压力梯度
  • 2篇岩石
  • 2篇油藏岩石
  • 2篇渗吸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淹

机构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2篇曹立迎
  • 4篇孙建芳
  • 4篇徐婷
  • 3篇刘慧卿
  • 3篇蔺高敏
  • 3篇刘传喜
  • 2篇宋传真
  • 2篇曹丽丽
  • 2篇孙仁远
  • 1篇林会喜
  • 1篇张宗元
  • 1篇杨森
  • 1篇雄梅
  • 1篇林长志
  • 1篇秦学杰
  • 1篇乔月云
  • 1篇刘冬冬
  • 1篇杨森
  • 1篇王庆
  • 1篇鲍典

传媒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规律及控水措施研究被引量:24
2010年
边水油藏水平井开采时,水平井见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受到井身轨迹如:水平段长度,避水距离等的影响,还与油藏的自身条件如:油水黏度比,各向异性有关。采用无因次水平段长度、无因次避水距离综合分析水平井的井身轨迹及油藏的自身条件对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的影响,并给出各个影响因素与水平井见水时间的数学关系式。同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见水时间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用注聚合物的方式控制边水突进,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比较明显。本研究对边水油藏水平井的应用、合理井身轨迹的确定,以及水平井的控水增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曹立迎刘慧卿张宗元蔺高敏傅礼兵
关键词:边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井身轨迹无因次堵水
特高含水期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
2010年
用Forchheimer运动方程取代常规的达西运动方程,建立特高含水期非线性渗流的径向无因次数学模型,该模型为一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用Laplace变换、差分离散和Stehfest数值反演等数学算法求解数学模型,编制了模拟计算程序。根据所求结果做出井底流压及产量曲线,并分析特高含水期油藏开采的规律。
曹立迎刘慧卿乔月云雄梅
关键词:非线性渗流LAPLACE变换
碳酸盐岩油藏岩石润湿性评价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为了明确碳酸盐岩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自吸驱替方法定量测定了碳酸盐岩岩心充分老化后的润湿性和渗吸采出程度以及蒸汽驱后岩心润湿性的变化,并通过相对渗透率法对碳酸盐岩储层岩石润湿性进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岩心呈亲油或者弱亲油的润湿特征,油藏渗流阻力较大,自吸采出程度低。岩石矿物组成及原油组分是润湿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高温蒸汽驱后碳酸盐岩岩心润湿指数变小,润湿性由强亲油—亲油向弱亲油方向转变。热采条件下岩心润湿性得以改善,共渗区含油饱和度由20.5%提高到37.0%,较之冷采提高了1.8倍;热采通过降粘、润湿改善等作用机理,驱油效率由29.7%提高至59.0%。润湿性的改变有利于提高油藏的采出程度。
曹立迎孙建芳徐婷曹丽丽蔺高敏
关键词:碳酸盐岩渗吸采出程度
低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合理开发井距的确定——以叙利亚O油田为例被引量:7
2019年
以叙利亚O油田SH_B油藏为例,研究了低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时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有效动用范围和合理开发井距。首先采用驱替实验测定不同渗透率、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油相的启动压力梯度,确定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呈幂函数关系;然后基于水平井焖井结束后,开井生产时的水平井沿程温度变化和建立的黏温关系,首次揭示了水平井沿程的变启动压力梯度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低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时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的油藏有效动用范围,论证了油藏合理开发井距,为O油田SH_B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依据。
宋传真曹丽丽曹立迎
关键词:合理井距
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热复合化学方法提高采收率实验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叙利亚O油田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存在的"注不进、难采出"的技术难题,利用O油田岩心分别开展自吸实验和驱替实验,研究50和150℃下地层水、薄膜扩展剂溶液的渗吸规律及其驱替效果。自吸实验结果表明:原始条件下(地层水渗吸),O油田碳酸盐岩岩心呈明显的亲油或弱亲油的润湿特征;而薄膜扩展剂溶液渗吸后,岩石润湿性向亲水或弱亲水转变,实现了润湿反转。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对比150℃下注蒸汽,伴蒸汽注入耐高温薄膜扩展剂可明显降低注汽压力,约为2 MPa;驱替效率提高约10%。岩石润湿性反转后,毛管压力变为水驱油的动力,水易渗吸入岩石孔隙内,从而解决"注不进"的难题;而高温降低原油粘度可提高原油渗流能力,从而解决"难采出"的技术难题。因此,伴蒸汽注耐高温薄膜扩展剂的热复合化学方法是针对叙利亚O油田及类似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
曹立迎刘传喜孙建芳林长志徐婷
关键词: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润湿性
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压差-流量"法测定了3个渗透率级别、3个原油黏度级别条件下的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样品的非达西渗流曲线。得到不同黏度、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叙利亚O油田的油相启动压力梯度及流量-压差关系,分析认为原油黏度和渗透率对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影响明显;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适用于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的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及关系图版;通过加热测定高温对启动压力梯度影响,与冷采条件下相比,高温条件下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油相启动压力梯度可下降约1个数量级,从而有效改善了原油在地层的渗流能力,但高温改变启动压力梯度存在临界温度。该研究成果为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开发方式优选及热采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曹立迎刘传喜孙建芳徐婷
关键词:碳酸盐岩低渗透稠油启动压力梯度
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岩石渗吸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岩心自发渗吸对提高低渗稠油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吸排油试验方法,对低渗透碳酸盐岩岩心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渗吸试验,研究了影响岩心渗吸的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对于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岩心渗吸采出程度受到低渗透率、高原油黏度及润湿性的影响,采出程度在10%以内;对于同一口取心井,渗透率对岩心渗吸影响较大,渗透率越大,岩心渗吸采出程度越高;当岩心渗透率很低时,原油黏度对渗吸的影响程度较小,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原油黏度对渗吸的影响程度增加;在渗透率相近的情况下,岩心的水湿程度越高,渗吸最终采出程度越高。
孙仁远马自超范坤坤张建山徐婷曹立迎杨森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碳酸盐岩油藏稠油油藏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淹规律经验模型被引量:29
2012年
在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以泄油面积大、生产井段长、井底压降小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底水的存在及井身结构的原因,水平井在开采过程中更易产水。文中针对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时的水淹问题,综合考虑了水平井水平段长度、避水高度、油水黏度比、渗透率级差和采液强度等影响水平井出水的因素,应用渗流力学知识,将众因素有效组合成2个未知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它们与水平井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并编制了水平井水淹规律计算软件。该软件能较快速、准确地描述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的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发挥水平井在底水油藏开采中的技术优势、扩大水平井的应用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
曹立迎蔺高敏宋传真刘传喜
关键词:含水率含水上升率水淹规律底水油藏水平井
相对低/高渗区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传热传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研究相对低/高渗透区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传热传质的影响,针对6种常见的渗透率分布模式,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SAGD数值模型,并对比分析了蒸汽腔发育和含油饱和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平面方向相对低渗区物性一定时,其距离SAGD井对越近,对该侧蒸汽腔和泄油区域侧向扩展的抑制作用就越强,SAGD传热传质非对称性越明显;平面方向相对高渗区的存在对该侧蒸汽腔和泄油区域侧向扩展具有促进作用,且相对高渗区距离SAGD井对越远,促进作用就越小,SAGD传热传质非对称性程度也越弱;从整体上来看,当垂直方向相对低渗区靠近SAGD井对时,它对整个蒸汽腔发育起抑制作用,而当它远离SAGD井对时,反而会加速蒸汽腔侧向和向下发育。
顾浩孙建芳秦学杰曹立迎
关键词:传热传质SAGD蒸汽腔
一种裂缝性碳酸盐岩心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性碳酸盐岩心制备方法,首先将碳酸钙粉末、环氧树脂和EP固化剂按比例混合,然后压制并固化成方形的岩板;再用自动切片机沿不同方向切割岩板,形成不同形态的裂缝;最后用岩心钻取机在带裂缝的岩板上钻取不同裂缝角...
孙仁远张建山刘冬冬曹立迎杨森马自超纪云开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