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武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通用法制备石墨烯/硫化铜微米花和石墨烯/硫化亚锡微米花及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9年 以L-组氨酸辅助和微波加热相结合,得到了石墨烯/硫化铜微米花和石墨烯/硫化亚锡微米花的通用制备技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形貌观察和物相分析,并阐明了获得石墨烯/硫化铜花瓣和石墨烯/硫化亚锡花瓣的形成机理。对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石墨烯/硫化铜花瓣和石墨烯/硫化亚锡花瓣能够降解溶液中83.5%(40 min内)和90.4%(50 min内)的甲基橙,表现出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效果。 曾斌 曾武军 刘万锋关键词:石墨烯 金属硫化物 水处理 基于聚合反应制备的钛离子掺杂LiFePO_4/C复合材料 2017年 首先基于聚合反应合成FePO_4/PANI前驱体,再以为Li OH·H2O,FePO_4/PANI和PVA原料制备了Li FePO_4正极材料,此外再对其进行碳包覆以及Ti^(4+)掺杂,三种试样分别标记为Li FePO_4,Li FePO_4/C及LiFe_(0.96)Ti_(0.02)PO_4/C。通过XRD、EDS及充放电测试等手段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证明:试样的XRD图谱均与标准Li FePO_4图谱一致,不存在无定形碳衍射峰。与未掺杂试样Li FePO_4/C相比,LiFe_(0.96)Ti_(0.02)PO_4/C的电子电导率与其相近,但离子扩散系数有所改善,Ti^(4+)在晶格中均匀分布,因此与其他两试样相比,其电化学性能更好。试样在C/10、C/2、1C、3C及5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58.7 m Ah·g^(-1)、153.3 m Ah·g^(-1)、147.6 m Ah·g^(-1)、136.4 m Ah·g^(-1)及123.5 m Ah·g^(-1),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与电位稳定性。 李玲芳 曾武军 刘万峰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LI 碳包覆 掺杂 基于小波域的图像自适应模糊增强 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结合小波变换和模糊逻辑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增强方法,利用改进的自适应模糊权重中值滤波滤除噪声,应用模糊增强算子对图像增强。经试验仿真,该方法在去噪的的过程中保留了大部分细节及边缘信息,同时改善了视觉效果。 曾武军 王耀南 毛建旭 赵嫦鸟关键词:图像增强 自适应 小波变换 Ag_(3)PO_(4)修饰AgBr纳米线/Ti_(3)C_(2)双异质结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 2024年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和溴源,通过添加Ti_(3)C_(2)MXene,使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g_(3)PO_(4)修饰AgBr纳米线/Ti_(3)C_(2)双异质结光催化剂(Ag_(3)PO_(4)-AgBr NW/Ti_(3)C_(2)),采用SEM、TEM、XRD、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对Ag_(3)PO_(4)-AgBr NW/Ti_(3)C_(2)进行了表征。以罗明丹B(Rh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质量分数1%的Ti_(3)C_(2)水分散液添加量对Ag_(3)PO_(4)-AgBr NW/Ti_(3)C_(2)光催化降解RhB的影响。结果表明,层状Ti_(3)C_(2)分布在AgBr纳米线周围,Ag_(3)PO_(4)纳米粒子修饰在两者之上,3种化合物之间形成Z型和肖特基双异质结;质量分数1%的Ti_(3)C_(2)分散液添加量为0.5 g制备的Ag_(3)PO_(4)-AgBr NW/Ti_(3)C_(2)-5具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RhB性能,30 mg该光催化剂对30 mL质量浓度为10 mg/L RhB溶液的降解率为94.4%;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是Ag_(3)PO_(4)-AgBr NW/Ti_(3)C_(2)光催化降解RhB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AgBr、Ag_(3)PO_(4)、Ti_(3)C_(2)三者之间形成的Z型和肖特基双异质结增强了光生电子-空穴对(e--h+)的分离效率,提升了Ag_(3)PO_(4)-AgBr NW/Ti_(3)C_(2)光催化性能。 曾武军 曾斌 彭巧 宁旭涛 张明关键词:双异质结 光催化剂 罗丹明B 通用法制备石墨烯负载超细硫化锌(镉)及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通用法制备了石墨烯负载超细硫化锌(ZnS-G)和石墨烯负载超细硫化镉(CdS-G)的复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形貌观察和物相分析,并讨论了氧化石墨烯对复合物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nS-G和CdS-G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效果,氧化石墨烯用量为2%(wt,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ZnS-G,在紫外光照射50min,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89.1%;氧化石墨烯用量为4%(wt,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CdS-G,在可见光照射100min,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75.6%。 曾斌 曾武军 曾武军 陈丹 刘万锋关键词:石墨烯 超细 水处理 自动化生产线上柔性次品剔除系统研究 2013年 设计了一种柔性次品剔除系统。该系统包括多气缸的气压装置和PLC控制装置,设计出了柔性次品剔除装置的基本结构,并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同时给出了气压控制系统的控制回路及其电气原理图。通过实际项目的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完成自动化生产线上次品剔除,并且不会对分离的次品造成损坏。 陈阳文 曾武军关键词:PLC 残差非等间距GM(1,1)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3 2010年 为了提高灰色系统的预测精度,人们从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建模方法,从模型自身特性出发改进灰色模型。通过对传统的GM(1,1)模型进行差分运算,推导出非等间距GM(1,1)模型,扩展了模型的应用范围;从背景值的几何意义出发,指出背景值的积分构造形式比均值生成的形式更加合理,并给出了积分背景值的数学表达式;在一次拟合结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对一次拟合的结果进行了残差分析,并建立了灰色残差模型,通过把灰色残差模型得到的数据依次补偿到一次拟合结果上,得到了残差修正的灰色GM(1,1)模型。通过对热处理实验中渗碳浓度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残差GM(1,1)模型较好的描叙了渗碳浓度和深度的关系。该模型对工程数据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为灰色模型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曾斌 曾武军 罗佑新关键词:灰色系统 GM(1,1)模型 非等间距 背景值 碳纳米管/石墨烯球负载纳米镍的制备及性能 2017年 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和热处理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石墨烯球-纳米镍(CNTs/GR-Ni)复合材料,并对其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并经适当热处理成功制备了碳纳米管/石墨烯负载纳米镍的复合材料,纳米镍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碳纳米管/石墨烯微米球的表面;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镍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和磁性分离性能;与单质镍相比,碳纳米管/石墨烯球-纳米镍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将高氯酸铵的高温分解温度降低了135℃。 曾斌 曾武军 曾武军关键词:碳纳米管 石墨烯 热分解 纳米镍 碳纳米管/石墨烯-氧化铜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2017年 采用喷雾干燥和煅烧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石墨烯-氧化铜(CNTs/rGO-CuO)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进行了形貌观察和物相分析,讨论了分解温度、碳纳米管(CNTs)和氧化石墨烯(GO)的质量比、CNTs和GO的质量分数对复合粉体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分解温度为210℃、CNTs与GO的质量比为1∶1、CNTs和GO的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复合粉体性能最佳;CNTs与GO形成了一种球状结构,CuO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球体表面;在可见光照射20min后,该复合粉体对溶液中甲基橙(MO)的最大降解率能达到98.3%。 曾斌 刘万锋 曾武军 陈丹 夏秋英关键词:碳纳米管 氧化石墨烯 喷雾干燥 光催化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案例式教学实践 被引量:7 2017年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一门面向应用、实践性强的课程,其涉及范围广,知识面多。为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案例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案。在案例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案例的选择、探究与评价来完成教学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近十年的课程教学和近两年的案例式课程改革表明,课程的案例式教学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科研分析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刘奇元 陈卫国 曾武军关键词:机械工程 测试技术 案例式教学 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