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未友能

未友能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重钢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脂肪
  • 3篇蛋白
  • 3篇脂肪细胞
  • 3篇脂肪细胞分泌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结合蛋白
  • 3篇RBP4
  • 2篇视黄醇
  • 2篇视黄醇结合
  • 2篇视黄醇结合蛋...
  • 2篇视黄醇结合蛋...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坏死因子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心病
  • 1篇血管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重钢总医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未友能
  • 6篇李启富
  • 4篇程庆丰
  • 3篇青华
  • 2篇何利平
  • 2篇段炼
  • 1篇梅玫
  • 1篇马仕坤
  • 1篇钟立
  • 1篇李卫平
  • 1篇滕小春
  • 1篇何颖
  • 1篇王越
  • 1篇杨淑敏

传媒

  • 3篇内分泌外科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华医学会糖...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生素C和E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E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抗氧化能力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C和E进行治疗6周,测量治疗前后的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内皮集落形成细胞(ECFCs)和血管内皮舒缩功能等指标。结果维生素C和E治疗前后,hs-CRP,ECFC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血管舒缩功能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和E联合治疗可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在预防治疗和延缓2型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方面具有治疗价值。
何利平未友能
关键词:糖尿病维生素C维生素E内皮功能
重视糖尿病足的真菌感染
目的:探讨真菌感染对糖尿病足创面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本团队研究结果,对糖尿病足合并足部真菌感染的类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诊治体会等方面进行介绍和阐述。结果:在糖尿病足的诊治过程中,细菌感染容...
未友能杨淑敏王越李启富程庆丰
aP2增强子和启动子荧光素酶基因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08年
目的构建aP2基因增强子和启动子驱动虫荧光素酶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aP2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等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小鼠肝脏基因组DNA,PCR扩增aP2增强子和启动子,并将其与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Basic连接,通过测序鉴定。结果小鼠aP2基因的增强子和启动子正确插入虫荧光素酶真核表达载体,测序结果与GENEBANK报道序列一致。结论aP2基因增强子和启动子驱动虫荧光素酶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马仕坤未友能程庆丰李卫平青华李启富
关键词:增强子启动子虫荧光素酶
TNF-α抑制成熟3T3-L1脂肪细胞分泌RBP4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成熟3T3-L1脂肪细胞分泌视黄醛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待细胞完全融合后两天进行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重组TNF-α干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干预后不同时间成熟脂肪细胞RBP4的分泌量。结果:(1)不同浓度TNF-α(0.2、1.0、5.0、10ng/ml)对脂肪细胞RBP4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随着TNF-α浓度的增加,RBP4水平降低越加明显。(2)各实验组随着干预时间延长,RBP4虽有降低之趋势,但组内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差异。(3)二元回归分析提示TNF-α对RBP4有影响。结论:TNF-α能抑制成熟脂肪细胞RBP4的分泌,其抑制效应有剂量依赖性,而与干预时间无关。
未友能青华段炼梅玫程庆丰李启富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脂肪细胞
TNF-α与PGC-1α影响成熟脂肪细胞分泌RBP4的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辅激动子1α(PGC-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两者联合对体外培养的成熟3T3-L1脂肪细胞分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待细胞完全融合后两天,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使用重组PGC-1α腺病毒,对照病毒,以及重组TNF-α(10ng/ml),TNF-α联合PGC-1α腺病毒干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4小时后成熟脂肪细胞RBP4的分泌量。结果①各干预组均能导致成熟脂肪细胞RBP4分泌的降低。②对照病毒组和PGC-1α腺病毒组引起RBP4的降低,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③TNF-α组和TNF-α联合PGC-1α腺病毒组两组减少脂肪细胞分泌RBP4,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④两含有TNF-α组和两病毒组对RBP4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GC-1α对成熟脂肪细胞分泌RBP4无影响,TNF-α能抑制成熟脂肪细胞RBP4的分泌,两者对RBP4分泌的影响无相互作用。
未友能青华程庆丰段炼钟立李启富
关键词:RBP4PGC-1ΑTNF-Α脂肪细胞
下丘脑能量感受与调节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在世界范围内已呈流行趋势,与之伴随的健康疾患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也直接危害着人类健康。研究表明:在肥胖症的易感人群中,能量摄取和消耗间失去平衡,能量的摄人大于消耗便导致了肥胖的发生,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下丘脑对能量代谢的调节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认为:多数的外周能量感受器能够通过神经或体液途径将能量信号传达到中枢神经系统,后者能从总体来调控进食和能量消耗。
未友能李启富
关键词:下丘脑肥胖
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预测效果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在预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简称冠心病组,n=44)和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简称非冠心病组,n=46),两组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检测患者的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出现颈动脉硬化分级情况以及下肢动脉硬化情况。结果:冠心病组中,患者出现颈动脉硬化和下肢动脉硬化情况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未友能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2型糖尿病冠心病
C反应蛋白和尿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者,根据是否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分为对照组(无并发周围血管病变)与试验组(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分别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与酶法定量测定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并作对比分析。试验组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与尿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影响,2型糖尿患者要严格控制自身的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
未友能何利平马渝东何颖滕小春
关键词:C反应蛋白尿酸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2011年
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仅是机体供能的器官。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始认识到脂肪组织还是一种内分泌器官,能分泌瘦素、脂联素、脂肪源性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a )、白细胞介素-6(IL-6)等多种脂肪因子来调节胰岛素在各组织器官的作用,参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发生与发展。
未友能李启富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视黄醇结合蛋白4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组织器官脂肪因子
TNF-α影响成熟脂肪细胞分泌RBP4的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TNF-α抑制成熟3T3-L1脂肪细胞分泌RBP4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成熟3T3-L1脂肪细胞分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
未友能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4肿瘤坏死因子Α脂肪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4肿瘤坏死因子Α脂肪细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