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媛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艺术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审美
  • 4篇岩画
  • 3篇中国岩画
  • 3篇审美特征
  • 2篇审美意识
  • 2篇美学
  • 2篇美学思想
  • 2篇美意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定位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研究
  • 1篇思想史
  • 1篇思想史研究
  • 1篇陶器
  • 1篇夏代
  • 1篇线条
  • 1篇历史感
  • 1篇美学思想史
  • 1篇二里头

机构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朱媛
  • 1篇朱志荣

传媒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东方丛刊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岩画中“点”的审美特征
2010年
点在中国岩画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岩画的点有深浅、形状的变化,并根据写实与抽象两种技法选择自身的形状。在布局上凿刻类点大小不均,参差不齐。与岩刻相比,涂绘类点在大小上有明显的趋同性。中国岩画的点有一些虽在排列上有一定的形式规律,并有固定的伴生图案出现,终不严谨,偏重于指事,而忽视装饰,呈现出抽象玄妙、显著精要、粗率劲直的艺术风格。
朱媛
关键词:中国岩画审美特征
夏代二里头陶器的审美特征
2011年
夏代陶器造型浑厚沉稳,写实与抽象并存,细节部分注重仿生,同时造型简洁多变,注重实用性、审美性与礼仪性的结合。夏代陶器纹饰以平实生动的几何纹为主要特色,想象瑰丽的仿生纹,精致神秘的刻划纹是其补充,其线条纤细流畅,布局规整巧妙,具有韵律性特点。在方圆相生、动静相宜的创作风格中,质华交错、庄重典雅的夏代陶器展示出夏代专制文化初步成立所具有的冷静沉稳的精神面貌。
朱志荣朱媛
论岩画艺术研究的学科合理性被引量:1
2010年
目前,岩画的艺术研究走向两个极端。将岩画定义为巫术、宗教附属物的研究否定了岩画中的审美因素,而将岩画视为"为艺术而艺术"的研究缺乏立论根据,得不到岩画研究界的认同。岩画的艺术研究,必须先界定岩画的艺术属性与学科位置。岩画是人工制品,具有审美因素,包含丰富的象征意蕴,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实用性,是专业作品,自身就具有存在的价值,这些特征使岩画可以归属为艺术,可以作为艺术来研究。岩画的艺术研究是岩画学、艺术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媛
关键词:岩画艺术研究学科定位
从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评朱志荣先生的《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
2010年
朱媛
关键词:美学思想史思想史研究历史感
从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评朱志荣先生的《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
朱媛
文献传递
中国岩画线条的审美特征
2010年
中国岩画的构图要素中线条最为普见。中国岩画线条的刻画技法可分为凿刻、磨刻、线刻与涂绘,分别交揉着浮雕与绘画两种刻画效果。线条形状有直线、曲线两大类,其中曲线的运用更是多姿多彩,包括圆形曲线、弧线、波纹线、蛇线等。线条的存在方式分为实线与虚线,虚线的使用更能激发审美想象力。中国岩画线条的分布具有对称、均衡、重复等规则,表现了中国岩画自成一体的同一性。与国外岩画相比,中国岩画线条呈现出粗犷质朴、爽朗有序、矫健有力的艺术风格,显露出对规则与秩序的追求,表现出中国远古先民们率真、简约而又整齐划一的审美风尚。
朱媛
关键词:中国岩画线条审美特征
中国岩画中的透视现象
2010年
岩画中的取象构图包含着对物象的空间角度、物象与物象之间空间深度的处理,与透视理论有着紧密联系。中国岩画在近大远小、色彩变化、消失等透视规律中,表现模糊,基本不具备透视的次级系统。但中国岩画对物象的采用使它已经具备了视点、视向、视域等透视要素,具有透视的初级系统。从透视的初级系统中,可以发现中国岩画的视点更加自由、灵活,其视阈更加宽广、写意,但视向较为单一、呆板。中国岩画中的透视现象表明了中国远古先民们不以视象作画,而以物象作画,以及延迟模仿的绘画习惯,表现了他们原初规则写意的审美意识。
朱媛
关键词:中国岩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