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高峰

作品数:25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高渗盐
  • 10篇盐水
  • 10篇水肿
  • 10篇脑水肿
  • 10篇高渗盐水
  • 7篇缺血
  • 6篇脑缺血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细胞
  • 4篇灌注
  • 3篇预后
  • 3篇再灌注
  • 3篇受体
  • 3篇髓鞘
  • 3篇髓鞘化
  • 3篇内压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机构

  • 1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25篇朱高峰
  • 23篇曾红科
  • 14篇江稳强
  • 10篇邓医宇
  • 9篇黄林强
  • 9篇陈纯波
  • 8篇方明
  • 6篇叶珩
  • 6篇孙诚
  • 6篇曾文新
  • 5篇王桥生
  • 5篇温妙云
  • 4篇蒋鑫
  • 4篇胡北
  • 4篇蒋文新
  • 3篇黄伟平
  • 3篇曹卫
  • 2篇韩永丽
  • 2篇张一臣
  • 2篇陈柳勤

传媒

  • 8篇中华急诊医学...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高渗盐水减轻脑缺血所致脑水肿非渗透性分子机制研究
第一章:10%高渗盐水减轻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所致脑水肿与调控NKCC1表达的关系   目的:评价10%高渗盐水(hypertonicsaline,HS)治疗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所致脑水肿的效果,探讨其与10%高渗盐水调控缺血...
朱高峰
关键词:高渗盐水脑缺血脑水肿TNF-Α表达IL-1Β表达
文献传递
急诊重症患者发生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CA-AKI)的发病率、病因构成、临床表现、治疗经过、转归等发病情况,以便选择易感人群,进行重点防治。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期间85例经急诊抢救室抢救并入住ICU的重症患者进行调查,复习病史、总结及分析临床表现、治疗经过、转归等。把患者分为AKI组及非AKI组并进行对比。结果:AKI组中60岁以上患者占82.1%、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占21.4%、感染性休克占17.9%、糖尿病占39.3%、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占42.9%,病死率为28.6%,分别多于(高于)非AKI组的59.6%、3.5%、1.8%、17.5%、17.5%、8.8%(P均<0.05)。AKI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为(28.2±19.1)d、ICU住院时间为(12.8±12.4)d,多于非AKI组的(25.1±20.1)d、(7.0±7.6)d(P均<0.05)。结论:社区重症患者发生AKI后总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延长、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增加。在急诊工作中,对于60岁以上、存在低血容量休克或感染性休克或糖尿病的重症患者应当给予重视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及早干预。
叶珩陈丽芳孙诚张一臣解迪杨航朱高峰胡北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急诊
高渗盐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10%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血脑屏障(Blood Brain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
曹卫邓医宇黄林强祝森志朱高峰江稳强温妙云曾红科
高渗盐水降颅压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颅内压增高,特别是重度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如未能及时有效救治就可出现脑疝而危及生命。颅脑损伤、脑中风、脑肿瘤、颅内感染、脓毒症脑病及电解质紊乱等。
朱高峰曾红科
关键词:高渗盐水降颅压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急危重症有效救治
G蛋白偶联受体56参与轴突发育和髓鞘化
2014年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56(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56,GPR56)对小鼠脑胼胝体白质内轴突发育和髓鞘化的影响。方法筛选出 Gpr56基因杂合型(Gpr56^+/-)和敲除型(Gpr56^-/-)小鼠64只,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Gpr56^+/-和Gpr56^-/-组,每组32只。每组根据小鼠出生后时间分为出生后7 d、14 d、21 d、28 d (P7 d、P14 d、P21 d、P28 d)四个亚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监测神经纤维丝蛋白(NF-200)、髓鞘蛋白脂质蛋白(PLP)在出生后P7 d、P14 d、P21 d、P28 d 的 Gpr56^+/-和 Gpr56^-/-小鼠脑胼胝体白质中的表达;用 P1d Gpr56^+/-和Gpr56^-/-小鼠皮质做体外神经元培养,观察两组神经元轴突的长短;用电镜观察P28d Gpr56^+/-和Gpr56^-/-小鼠胼胝体白质内轴突髓鞘化,比较轴突直径的大小。结果与Gpr56^+/-小鼠比较,NF-200和 PLP蛋白在P14 d、P21 d、P28 d 的Gpr56^-/-小鼠脑胼胝体白质中的表达明显下降。Gpr56^-/-神经元轴突明显短于Gpr56^+/-神经元。电镜见P28d Gpr56^-/-小鼠脑胼胝体白质内髓鞘化轴突的数量明显减少,轴突直径明显变小。结论 GPR56蛋白分子可能参与了脑白质轴突轴突发育和髓鞘化。
邓医宇朱高峰曾红科曾文新蒋文新方明
关键词:胼胝体轴突髓鞘化脑白质
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对缺血性脑水肿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取32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高渗羟乙基淀粉组、羟乙基淀粉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MCAO...
江稳强蒋鑫朱高峰曹卫叶珩曾红科
关键词:缺血性脑水肿药理作用临床疗效
高迁移率族蛋白-1浓度变化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质量浓度变化对预测28d生存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人选广东省人民医院ICU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脓毒症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56例,排除:年龄〈18岁;慢性疾病终末期;入选3d内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但明确无感染者;因为其他医学原因,预测不可能生存超过28d的患者。45例患者最终纳入统计。患者于发病后第0,1,3,7天采外周静脉血,离心取血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MGB-1浓度,前7d每天进行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并随访28d临床结局。根据28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血浆HMGB-1浓度及其变化的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浆HMGB-1质量浓度及其变化与SOFA、APACHE1I评分的关系,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法检验相关指标的预测效力。结果死亡组、存活组第0,1,3,7天血浆HMGB-1质量质量浓度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HMGB-1第3天与第0天差值显著低于存活组;第3天与第0天血浆HMGB-1差值预测脓毒症患者28d生存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0.061(P=0.000,95%CI:0.748~0.988);最佳截断点2.72ng/mL,此时灵敏度为81.8%、特异度86.7%;血浆HMGB-1第3天与第0天差值与第1,2,3,4天SOFA评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HMGB-1下降可以预测28d生存情况,早期监测其动态变化有助于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
江稳强黄伟平陈纯波朱高峰蒋鑫王桥生陈柳勤曾红科高向民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酶联免疫吸附法脓毒症预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羟乙基淀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颅内压及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调节作用及其对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羟乙基淀粉组,每组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MCAO)建立脑I/R动物模型,于缺血2 h后再灌注,再灌注开始时尾静脉泵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206 ml·kg-1·d-1.于术后0、2、6、12、18、24 h分别测定ICP和COP;术后24 h测量右侧大脑半球含水量,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模型组和羟乙基淀粉组术后2 h ICP(mm Hg,1 mm Hg=0.133 kPa)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1.50±1.43、12.48±0.75比7.95±0.92,均P<0.05),之后随时间延长,两组ICP逐渐升高,至24 h达峰值(22.76±0.72、23.32±0.98比8.15±1.09,均P<0.05);但羟乙基淀粉组与模型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无差异.羟乙基淀粉组术后各时间点COP(mm Hg)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于术后6 h达高峰(13.49±0.50比12.04±0.47、12.00±0.39,均P<0.01);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无差异.羟乙基淀粉组和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80.16±0.44)%、(80.59±0.67)%比(78.72±0.52)%;神经元凋亡率:(44.27±7.86)%、(42.82±7.82)%比(3.26±0.00)%,P<0.05或P<0.01];但羟乙基淀粉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可以有效提高COP,但尚不能证实提高COP是否能够降低ICP、减轻脑水肿.
蒋鑫陈纯波方明江稳强朱高峰曾红科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胶体渗透压颅内压脑水肿
高渗羟乙基淀粉对脑缺血大鼠颅内压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颅内压和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实验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取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高渗羟乙基淀粉组、羟乙基淀粉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脑梗死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不成功另选大鼠再行手术补足手术组,于再灌注开始时尾静脉泵入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为206 mL/ (kg· d);造模后0、2、6、12、18、24 h时间点分别测量血浆胶体渗透压(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治疗24 h后测量右侧大脑半球含水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结果 高渗羟乙基淀粉组、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ICP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高渗羟乙基淀粉组术后ICP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羟乙基淀粉组,但羟乙基淀粉组各时间点ICP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渗羟乙基淀粉组和羟乙基淀粉组COP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高渗羟乙基淀粉组和羟乙基淀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渗羟乙基淀粉组、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脑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81.24±0.36)%、(83.04±0.10)%、(83.14±0.41)% vs.(78.37±0.37)%,P=0.000];高渗羟乙基淀粉组脑含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1.24±0.36)% vs.(83.14±0.41)%,P=0.000)]和羟乙基淀粉组[(81.24±0.36)% vs.(83.04±0.10)%,P=0.000];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04±0.10)%vs.(83.14±0.41)%,P=0.578].结论 高渗羟乙基淀粉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期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未能证实其提高COP对颅内压和脑水肿的影响.
袁向东江稳强蒋鑫朱高峰曾红科
关键词:胶体渗透压颅内压脑水肿
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与血小板计数(VEGF/PLT)比值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164例,排除年龄<18岁、慢性疾病终末期、3d内出现≥2个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而未合并感染、预测生存时间≤28 d者,最终135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取患者入院当天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离心取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VEGF浓度;计算7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随访28 d临床结局.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VEGF与PLT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相关指标的预测效力.结果 与存活组(93例)比较,死亡组(42例)患者入院时VEGF(ng/L:471.73±198.34比383.49±266.54,t=-1.918,P=0.057)、PLT(× 109/L:220.40±127.60比246.42±100.72,t=1.275,P=0.204)、白细胞计数(×109/L:12.48±4.62比13.70±5.97,t=1.063,P=0.292)、平均动脉压[mrnHg(1 mmHg=0.133 kPa):86.50±12.04比91.03±13.10,t=1.557,P=0.123]和血乳酸(mmol/L:1.79±1.30比1.50±0.60,t=-1.768,P=0.0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死亡组VEGF/PLT比值和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VEGF/PLT比值:2.59±1.44比1.73±1.13,t=-3.756,P=0.000; APACHEⅡ评分(分):15.50±4.50比13.28±4.61,t=-2.022,P=0.045],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降低(kPa:32.38±11.12比37.04±10.97,t=2.278,P=0.024).相关分析显示,VEGF与PLT呈显著正相关(r=0.27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VEGF/PLT比值是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为1.591,95%可信区间(95%CI)为1.164 ~ 2.175,P=0.004],其AUC为0.704±0.
江稳强欧阳维富陈纯波朱高峰黄林强曾红科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计数脓毒症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