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舒张
  • 2篇舒张功能
  • 2篇内皮
  • 2篇内皮依赖性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管舒张
  • 1篇血管舒张功能
  • 1篇血压
  • 1篇依赖性舒张功...
  • 1篇依赖性血管舒...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机构

  • 3篇滨州市中心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东宝
  • 2篇王文英
  • 2篇曹广智
  • 1篇沈潞华
  • 1篇谢苗荣
  • 1篇马建国

传媒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02
  • 1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中平滑肌细胞凋亡被引量:6
2000年
细胞凋亡调节着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细胞数目的平衡 ,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过程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细胞凋亡有多种诱发因素和基因调控机制 ,其中生长因子是最重要的调节因素之一。
李东宝沈潞华谢苗荣
关键词:细胞凋亡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
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2002年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的影响。方法 :4 2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 ,治疗 8周前后 ,采静脉血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浓度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FMD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NMD)。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 8周后肱动脉FMD(6 .14± 0 .4 5 ) %较治疗前 (2 .4 5± 0 .2 1) %及常规治疗组 (2 .5 0± 0 .36 ) %均显著改善 (P <0 .0 5 ) ,而肱动脉NM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王文英李东宝曹广智
关键词:心绞痛辛伐他汀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34
2002年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治疗 10周前后 ,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 ,然后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缬沙坦治疗 10周后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 ,分别为(15 0 .6± 4 .6vs 12 5 .6± 10DBP :94 .6± 14 .2vs 80 2± 6 .7,P <0 0 5 ;空腹胰岛素水平较前降低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前显著升高 ,分别为 15 .6 4± 3.2 4vs 10 4± 0 5 4和 - 4 .36± 0 4 0vs - 3.82± 0 35 ,P <0 0 5。肱动脉内径的基础值及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分别为 3.75± 0 6 3mmvs 4 .2 1± 0 4 2mm和 4 .4 0± 0 2 3mmvs 8.5 4± 0 5 5mm ,P <0 0 5。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降压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李东宝马建国王文英曹广智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高血压血管内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