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峰

作品数:39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留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疗效
  • 10篇疗效观察
  • 8篇中药
  • 7篇皮炎
  • 5篇湿疹
  • 5篇特应性
  • 5篇特应性皮炎
  • 5篇中医
  • 5篇荨麻
  • 5篇荨麻疹
  • 4篇清热
  • 4篇细胞
  • 4篇慢性
  • 3篇药疗
  • 3篇药疗法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软疣
  • 3篇内外合治
  • 3篇皮肤

机构

  • 37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华全国总工...

作者

  • 39篇李云峰
  • 32篇姚春海
  • 27篇刘青云
  • 26篇陈少君
  • 24篇宋艳丽
  • 19篇佘远遥
  • 14篇迟慧彦
  • 12篇郎娜
  • 10篇黄尧洲
  • 10篇王晶晶
  • 6篇田凤艳
  • 5篇崔晗
  • 5篇曲韵
  • 4篇赵一丁
  • 3篇吴晓彤
  • 3篇杜锡贤
  • 2篇陶以成
  • 2篇刘翠娥
  • 2篇谭宇婷
  • 1篇朱其杰

传媒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1例被引量:1
2010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躯干、四肢皮疹半年来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起红斑、小丘疹,上覆细薄鳞屑,部分丘疹顶端水疱、破溃,形成溃疡、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瘢痕,皮疹成批发生。曾在外院诊断为湿疹,用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7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6/10 kPa。
李云峰姚春海
关键词: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皮肤组织病理
龙牡汤治疗风湿蕴肤型特应性皮炎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报道在近30年内其患病率曾加了2~10倍[1]。由于其反复发作、瘙痒剧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008年9月-2011年6月期间,笔者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了龙牡汤治疗风湿蕴肤型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2例患者均来自于本院皮肤科AD专病门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与对照组。
迟慧彦郎娜姚春海佘远遥赵一丁田凤艳李云峰
关键词:龙牡汤特应性皮炎
祛风解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06年
姚春海李云峰刘青云陈少君
发于腋窝的基底细胞癌1例被引量:2
2008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左腋窝溃疡面不愈合3年。患者3年前左侧腋窝出现皮色丘疹,无不适,未予治疗。丘疹渐变为淡红色,伴瘙痒。搔抓后破溃,易出血,皮损反复糜烂渗液、出血结痂,当地医院予以中药外洗(具体不详治疗多长时间),渗液减少,创面愈合,但反复发作,表面结痂。既往体健,体重无明显变化,二便正常。吸烟史30余年(1包),饮酒史30年(每周约500克白酒)。家族史无特殊。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李云峰姚春海刘青云陈少君宋艳丽
关键词:侧腋窝基底细胞癌中药外洗不愈合溃疡面
中医药内外合治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中医药内服加外治综合方案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湿疹辨证分为湿热互结、脾虚湿蕴、血虚风燥证三型。分别予以湿疹1号方合皮湿1号、湿疹2号方合皮湿2号、湿疹3号方合皮湿3号进行治疗。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3.6%、89.6%、86.1%,总有效率为89.6%。结论湿疹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姚春海迟慧彦佘远遥刘青云陈少君李云峰宋艳丽黄尧洲
关键词:湿疹中药疗法
中药复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白癜风合剂”的临床疗效。方法:白癜风患者共165例,随机分观察组119例,其中观察Ⅰ组(气滞血瘀证)口服“白癜风合剂Ⅰ号”,及外用适确得治疗;观察Ⅱ组(肝肾阴虚证)口服“白癜风合剂2号”,外用卤美他松霜。对照组46例用卤美他松霜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免疫学指标和过氧化损伤指标,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Ⅰ、Ⅱ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30%、77.36%和54.3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有关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合剂”治疗白癜风疗效较高,收效较快,能改善免疫功能与过氧化损伤。
刘翠娥邵英李云峰赵颖杜锡贤朱其杰
关键词:白癜风辨证施治
英根草消银方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评价英根草消银方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英根草消银方,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2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行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评分,并依据皮损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PASI评分[(6.97±2.02)分比(16.88±2.91)分,t=14.380]、对照组PASI评分[(13.14±3.18)分比(17.49±2.32)分,t=7.780]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值分别为0.009、0.013),且治疗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t=6.480,P=0.02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30/39),对照组为61.1%(22/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0,P<0.05)。结论 英根草消银方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青黛胶囊。
余远遥黄尧洲姚春海刘青云陈少君宋艳丽李云峰郎娜
关键词:银屑病血热疾病严重程度指数疗效比较研究
清热除湿对急性湿疹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姚春海迟慧彦宋艳丽刘青云陈少君李云峰罗然黄尧洲郎娜佘远遥
关键词:清热除湿急性湿疹细胞因子
中药养血润燥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中药养血润燥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中药养血润燥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199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5月31日,依托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0篇文献,共有患者892例,其中试验组458例,对照组4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治疗比较,养血润燥法中药能有效提高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改善Scorad评分(WMD=-6.79,95%CI[-7.64,-5.94],Z=15.64,P<0.00001)、提高ESAI评分(WMD=-1.36,95%CI[-2.03,-0.68],Z=3.95,P<0.00001)、VAS瘙痒评分(WMD=-0.94,95%CI[-1.28,-0.59],Z=5.32,P<0.00001),并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中药养血润燥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在改善治疗比西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当前研究受限于纳入文献质量、数量不足等问题,仍需要更高质量的文献数据支撑。
崔晗迟慧彦佘远遥田凤艳李云峰姚春海宋艳丽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中药META分析
桃红四物汤对酪氨酸酶活性与黑素生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酪氨酸酶活性与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添加法和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待测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氢氧化钠溶解法检测黑素生成量。结果:桃红四物汤加减水煎剂和药物血清均有明显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水煎剂呈现明显的促黑素生成活性。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在体内外均具有激活酪氨酸酶作用,且体外有促黑素生成活性。
刘翠娥李云峰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血清药理学酪氨酸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