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清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医用新型麻醉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新型麻醉装置,包括手柄、圆柱套筒、注射筒、按压杆、活塞、出液管、输送软管和金属定型软管,所述手柄右端外壁安装有圆柱套筒,所述圆柱套筒内垂直插接有注射筒,所述注射筒上端内腔中垂直安装有按压杆,所述按...
- 李佳清朱露露
- 文献传递
-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效果观察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拟于高位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予0.375%盐酸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两组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效果、生命体征、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醉后MAP、HR、SPO2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均<0.05)。结论 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与布比卡因比较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小,更适合于高位硬膜外阻滞。
- 李佳清毛菇常胜和缪红军
- 关键词: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麻醉布比卡因
- 不同麻醉方法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比较单侧腰麻(SA)、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及连续硬膜外麻醉(EA)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80岁以上下肢骨折的患者,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分别采用SA、CSEA、EA进行麻醉。记录三组椎管注药前、注药后15、30、60 min、术毕时的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用Bromage评分评估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结果三组不同时点血液动力学指标相比,P均>0.05;A、B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较C组明显缩短(P均<0.01),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C组,麻醉效果及Bromage评分优于C组(P均<0.01)。结论 SA和CSEA比EA起效快,肌肉松弛好,麻醉用药量小,麻醉效果好,,但SA比CSEA和EA操作简单,失败率少,完全能满足高龄患者2 h内的下肢手术麻醉要求且更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李佳清毛菇常胜和
-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肢手术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右心保护通气策略被引量:4
- 2019年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致肺血管功能障碍,使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右心室衰竭,也被称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维持氧合和通气的机械通气对右心室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出现肺与右心室相互作用,加剧右心室衰竭恶化,可能是右心衰的原因之一。因此,在ARDS机械通气治疗中必须高度注意患者右心功能情况。
- 李佳清袁彩云缪红军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妊娠7~10周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即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组,n=30)、单纯丙泊酚组(B组,n=30),行静脉全麻,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记录两组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后宫缩痛发生状况.结果:D组丙泊酚用药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P<0.05),而术后宫缩痛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诱导时间、手术时间、离院时间和麻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丙泊酚,且安全性好.
- 毛菇李佳清谢力
-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