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兵

作品数:62 被引量:25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6篇膀胱
  • 10篇内脏
  • 10篇内脏神经
  • 10篇肿瘤
  • 6篇尿管
  • 6篇反射弧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神经元
  • 5篇输尿管
  • 5篇人工体神经-...
  • 5篇文献复习
  • 5篇复习
  • 4篇蛋白
  • 4篇尿道
  • 4篇前列腺
  • 4篇梗阻
  • 3篇胆碱
  • 3篇递质
  • 3篇神经反射

机构

  • 58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纽约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62篇李兵
  • 24篇肖传国
  • 19篇曾甫清
  • 17篇韩晓敏
  • 13篇陈朝晖
  • 12篇肖亚军
  • 11篇潘峰
  • 11篇李文成
  • 7篇汪良
  • 7篇张齐钧
  • 7篇庞自力
  • 7篇杨雄
  • 6篇张龙
  • 6篇高宛生
  • 5篇邢毅飞
  • 5篇侯腾
  • 5篇汪隆旺
  • 5篇沈洲
  • 5篇海波
  • 5篇杜茂信

传媒

  • 3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1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2013中国...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盆神经节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对尿道外括约肌的支配
2010年
目的 观察大鼠盆神经节(MPG)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对尿道外括约肌(EUS)的支配.方法 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组(n=12)和B组(n=12).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和酶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A组大鼠MPG中ChAT阳性神经元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NOS标志物)阳性神经元对EUS的支配.B组大鼠MPG内注射麦芽凝集素-辣根过氧化物酶(WGA-HRP)进行顺行神经追踪.结果 A组大鼠HRP标记神经元散在分布于MPG内.HRP标记神经元中43.3%(155/358)为ChAT免疫反应阳性,14.5%(49/339)为NADPH组化反应阳性.B组大鼠EUS内有HRP阳性神经末梢.结论 大鼠盆神经节中的神经元对EUS有直接支配,其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和一氧化氮.
李兵高宛生李书强董传江
关键词:盆神经节尿道外括约肌胆碱乙酰转移酶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通路神经追踪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研究大鼠人工体神经 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神经元胞体及其纤维末梢的分布。方法 将建立了人工体神经 内脏神经反射弧的 11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 3组 (n =4、4、3) ,分别用荧光金 (FG)结合快蓝 (FB)、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麦芽凝集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WGA HRP)逆行顺行神经追踪。结果 左侧盆神经节 (MPG)注射FG ,尿道外括约肌 (EUS)左侧注射FB后 ,可见FG、FB单标神经元及FG和FB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左侧前角。膀胱肌层注射HRP后 ,在左侧MPG可见HRP阳性神经元。WGA HRP注射入脊髓L4左侧前角顺行追踪显示 ,左侧MPG和EUS内有HRP阳性神经末梢。结论 躯体运动神经 (L4VR)可以再生替代内脏传出和躯体运动混合神经 ,再生的神经纤维部分直接支配EUS ,部分终止于MPG ,在MPG内换元 ,由节后神经元支配膀胱 ;躯体运动神经元同时支配MPG和EUS可能是人工体神经 内脏神经反射弧控制排尿的主要神经解剖学基础。
肖传国李兵
关键词: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免疫组织化学人工反射弧排尿生理学
经腹腔入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2014年
肾上腺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内分泌异常(特别是内分泌药物治疗无效时)和恶性肿瘤性病变。第1例肾上腺开放手术完成于19世纪末,之后虽然出现多种手术方法,但基本的手术原则及对解剖的认识在20世纪几乎无变化。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出现和快速普及,是肾上腺手术里程碑式的革新,已经几乎完全替代了开放手术。但鉴于浸润性肾上腺皮质癌或肿瘤手术切除的复杂性,以及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的可能性,泌尿外科医生仍需熟悉并掌握肾上腺开放手术。
李兵刘东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腹腔镜经腹腔入路
输尿管镜手术中输尿管完全撕脱伤的处理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输尿管镜手术中发生输尿管两端完全撕脱伤的原因及治疗方式,并探讨可能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接诊的输尿管镜手术中发生输尿管两端完全性撕脱伤的3例病例,并对其发生原因、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3例均为男性患者,术中观察到输尿管壁内段存在相对狭窄,进镜过程中受阻,用力推进输尿管镜时阻力消失;随后在退镜操作时均发现存在阻力,输尿管镜无法撤出,用力退镜时发生输尿管撕脱伤。1例术中探查见输尿管两端完全性撕脱,近端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UPJ)下方约1.0cm处,远端位于输尿管膀胱交界处(UVJ)处,行左侧肾脏切除术;1例术中探查见输尿管两端完全性撕脱,近段位于UPJ下方约4.0cm处,远端位于UVJ处,行Boari膀胱瓣术;1例术中行输尿管镜探查见输尿管远端于UVJ处离断,改行左侧经皮肾镜手术探查见近段输尿管于UPJ下方约2.0cm处离断,遂行左肾造瘘术,术后1周行回肠代输尿管手术。3例患者均完成术后随访3~6个月。结论:输尿管壁内段相对狭窄是发生输尿管两端完全性撕脱伤的高危因素,操作不当是发生输尿管两端完全性撕脱伤的直接原因。损伤发生后,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生理解剖等因素制定适当手术方式。输尿管壁内段相对狭窄存在时,应高度警惕发生输尿管撕脱伤的可能。
李文成陈朝晖汪良谌科侯腾李兵章小平
关键词:输尿管镜手术术中并发症膀胱瓣回肠代输尿管术
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异类神经再生过程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2009年
目的使用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研究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后异类神经再生过程中不同时段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7d、14d、28d取出再生的异类神经与对侧正常的体神经,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析,经图像分析系统识别差异蛋白质,用MALDI-TOF-MS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分析,获得的肽质指纹图谱进入数据库中检索。结果质谱分析识别了25种具不同功能的蛋白质,其中包括神经髓鞘中的成分、急性期炎性因子、神经细胞骨架蛋白和脂类代谢蛋白等。这些蛋白可能在Wallerian变性、轴突再生和再髓鞘化中起作用。结论获得了再生异类神经时序性双向电泳凝胶图谱,成功鉴定25个与异类神经再生相关的蛋白质,揭示了施万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异类神经再生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韩晓敏李兵陈朝晖田俊陈敏肖传国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
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术前脊神经根的MRI定位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SB)患者人工反射弧术前脊神经根初步解剖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RI技术对10例正常人、30例SB患者人工反射弧术前行TSE、3DFT-CISS等序列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对脊神经根初步解剖定位,并与术中发现进行比较。结果30例SB患者中,13例(43.3%)术前MRI发现有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畸形,8例经手术证实;术中发现12例(40%)存在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畸形,其中2例同时存在两个畸形。结论MRI技术可较清晰显示SB患者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的情况,为术前评估患者提供较可靠的腰骶部神经局部解剖信息。
乔梁肖传国杜茂信李兵刘钊邓先波孔祥泉
关键词:脊柱裂神经性膀胱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脊神经根
膀胱出口梗阻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膀胱出口梗阻大鼠模型,诱发逼尿肌不稳定(DI),研究膀胱出口梗阻伴发膀胱过度活动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方法:选择38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结扎膀胱颈部建立膀胱出口梗阻模型。建模后3、6、9、12周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膀胱压,以充盈期出现DI作为膀胱过度活动存在的标准,记录并计算DI阳性率和频率、最大排尿压(MVP)、最大膀胱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和剩余尿量(PVR)。用光镜观察建模不同时期膀胱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3、6、9、12周DI阳性率分别为37.50%、75.00%、75.00%、62.50%。MVP、MCC、BC、PVR和DI频率较对照组增高(P<0.01),第9周大鼠PVR、MVP、MCC高于第3、6和12周。不同时期病理学改变呈现出膀胱容量增加、肌层逐渐增厚和纤维化的过程。结论:膀胱出口梗阻与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具有潜在的相关性,其病理学改变和尿流动力学参数反映了膀胱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潘峰韩晓敏海波杨雄李兵庞自力曾甫清
关键词:逼尿肌不稳定膀胱过度活动膀胱出口梗阻
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逆行追踪和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对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的物质转运功能和递质性质进行定性研究。方法在建立了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膀胱反射弧的5只大鼠的左侧盆神经节(MPG)、尿道外括约肌(EUS)分别注射荧光金(FG)和快蓝(FB),通过逆行追踪检测再生神经的物质转运功能,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再生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果逆行追踪结果显示FG、FB单标神经元及FG和FB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左侧前角。神经吻合口远心端和近心端,以及支配膀胱的节前有髓神经纤维,支配EUS的有髓神经纤维多为AChE反应阳性。结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膀胱反射弧建立后,再生的传出神经有物质转运功能,体神经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纤维多为胆碱能。
李兵肖传国
关键词:再生神经逆行追踪组织化学胆碱能神经递质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采用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拟或单纯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32例,其中13例行单纯行内分泌治疗,19例行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5年生存率。结果:术后3个月,TURP+内分泌治疗组血PSA、剩余尿量及IPSS分别由术前的(35.7±12.1)ng/ml、(145.0±65.8)ml、(21.4±5.1)分降至(4.9±1.9)ng/ml、(27.0±15.2)ml、(8.7±2.6)分(P〈0.05),最大尿流率由(4.3±1.6)ml/S增至(11.7±3.7)ml/s(P〈0.05);治疗12个月后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单纯内分泌组术后3个月血PSA由(31.4±10.7)ng/ml降至(5.6±2.2)ng/ml,两组比较,血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IP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组5年生存率为50%,TURP+内分泌组为51.5%,总体生存率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919)。结论:TURP+内分泌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影响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马彦刘迪李兵汪隆旺潘峰曾甫清
关键词:前列腺癌膀胱出口梗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内分泌治疗
肾上腺转移癌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对1992年至2003年收治的18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的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肾上腺转移癌原发肿瘤中肺癌7例,肝癌4例,乳腺癌3例,肾癌2例,胃癌和胆管癌各1例。临床表现为腰背部胀痛5例,乏力、消瘦3例。完整切除肾上腺转移癌的8例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28个月)比非手术组(9.5个月)长(P<0.05)。结论肾上腺转移癌患者大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B超和CT在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外科手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李兵曾甫清何朝宏张齐钧肖传国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