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娟
-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吉林省林地土壤侵蚀规律及综合治理对策的研究
- 张启昌其其格姚大地郝广明孙广仁单延龙赵秀海符洪宇郭春燕刘宝东李双福冯立新葛丽丽梁琦兰李华娟赵影寇国光
- 该研究主要根据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土壤学、森林培育学的理论,采用定位研究、试验示范和生产推广相结和的方法,因地制宜地解决了生产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国内首次运用遥感技术对吉林省的风蚀、水蚀的下垫面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建...
- 关键词:
- 关键词:林地土壤侵蚀
- 吉林省杨树应用的调查
- 2005年
- 对杨树的良种选育、森林培育技术、森林保护技术、开发利用技术几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吉林省杨树的应用现状,指出了杨树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对杨树引种栽培及合理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 其其格戚继忠张起超李双福李华娟
- 关键词:杨树
- 植物抑制空气中细菌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4年
- 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目前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植物抑制空气细菌作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主要的研究范畴是研究方法的探索及定性的理论研究;而植物抑制空气中细菌作用的机理与定量研究,特别是其在绿地景观配置方面的应用将成为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 李华娟戚继忠
- 关键词:植物抑菌作用
- 长春市6种绿化树种固碳释氧价值核算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测定长春市6种常见绿化植物净光合速率及绿量,计算出其固碳释氧能力,并运用碳税法及工业制氧成本法计算此6种树木日固碳释氧价值。结果表明:所选6种植物中,京桃(Prunus persica f.rubro-plena)、银中杨(Poplusalba'Berolinensis'L.)固碳释氧能力最强,其日固碳释氧价值最高,火炬树(Rhus typhina Nutt)、杏(Prunus armeniac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Litv.)、旱柳(Salixmatsudana)固碳释氧能力较弱,日固碳释氧价值最低。
- 孟占功李华娟张兴兴
- 关键词:绿化树种固碳
- 浅析我国翠南报春研究现状
- 2020年
-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我国翠南报春的相关文献,介绍了翠南报春的文献分布情况和历年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状态、药用价值、园林应用、繁殖、引种、传粉生物学、抗寒生理生态学、杂交育种等10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对翠南报春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翠南报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翠南报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王美娇李华娟庄发明郭伟
- 不同植物对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富集转化规律被引量:5
- 2014年
- 于2008~2009年采取吉林省九台营城煤矿废弃地的复垦土和矸石土作为种植土壤,分别于试验小区内种植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 Lam.)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研究植物不同营养器官对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对不同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复垦土种植条件下,黄花草木樨的叶和茎、紫花苜蓿的根和叶对Zn、Cd、Ni和Cu富集能力较强;矸石土种植条件下,黄花草木樨的叶对Ni、Cd及Cu的富集能力较强,根对Zn的富集能力较强,紫花苜蓿的叶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均较强,且茎对Cu和Ni、根对Zn也存在一定的富集能力.
- 李华娟汤洁张楠李昭阳
- 关键词:煤矿废弃地重金属营养器官
- 无尽夏绣球杆插繁殖技术研究
- 2020年
- 本文使用试验法,分别改变无尽夏绣球抒插基质和激素的浓度两个方面,对无尽夏绣球的抒插繁殖技术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最终得到在珍珠岩:田园土=1:2培养基质下,使用200 mg/L浓度的IBA激素对无尽夏绣球的生根最有利,也有利于操作和节约生产时间,能够让无尽夏能够大面积的抒插繁殖成功。
- 咸赫李华娟叶珅麟庄发明郭伟
- 关键词:激素
- 吉林市空气中人类主要致病细菌的调查被引量:5
- 2007年
- 以吉林市市区为采样点,应用自然沉降法对不同立地环境类型空气中人类主要致病细菌种类进行了测定,共发现人类致病细菌12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肺炎球菌(Staphylococcus pneamoniae)、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出现频率较高,均达到40%以上;立地类型不同人类致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以医院最多,种类和数量为9和122个,街路、闹市区、居民区次之,种类和数量分别为8和63、7和737、和54,学校和旅游景点较少,种类和数量分别为6和436、和48;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痢疾致贺氏菌在6个立地环境类型中均出现。
- 朱慧戚继忠由士江李华娟
- 关键词:立地环境致病细菌
- 吉林省典型煤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豆科植物修复效应研究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煤矿开发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吉林省加大了煤矿整合力度,然而由于对煤矿废弃地缺乏必要的环境修复措施,使区域内大量土地因重金属污染而弃耕抛荒,严重影响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
- 李华娟
- 关键词:煤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营养器官豆科植物
- 文献传递
- 三种牧草对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应被引量:7
- 2014年
- 应用原子吸收法对九台营城煤矿废弃地修复前后土壤中五种重金属元素(Cu、Ni、Pb、Cd、Zn)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其重金属污染强度,比较了三种牧草(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的适应能力、修复效应及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引进品种黄花草木樨"斯列金1号"修复效应较好,适应能力较强,种植两年后土壤由重度污染降为轻度污染,污染严重的镉(Cd)降为中度污染,生物量增长较大,其次是紫花苜蓿,白花三叶草不能生长;黄花草木樨、紫花苜蓿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转移规律不尽相同,且随着种植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中黄花草木樨的富集能力及转移能力均大于紫花苜蓿,并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对五种重金属元素中镉(Cd)、铜(Cu)的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较强;紫花苜蓿的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强,种植第一年对Pb转移能力强,种植第二年对Cu的转移能力较强。
- 汤洁李华娟张楠李昭阳
- 关键词:牧草煤矿废弃地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