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广生

作品数:13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会议论文
  • 4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理学
  • 7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8篇高自旋
  • 53篇自旋态
  • 53篇高自旋态
  • 29篇能级
  • 17篇能级纲图
  • 17篇子核
  • 16篇原子
  • 16篇原子核
  • 10篇能级寿命
  • 9篇手征
  • 9篇奇奇核
  • 8篇旋称反转
  • 8篇核结构
  • 8篇Γ谱
  • 7篇熔合蒸发反应
  • 7篇转动带
  • 6篇形变
  • 6篇探测器
  • 5篇跃迁
  • 5篇在束Γ谱学

机构

  • 105篇中国原子能科...
  • 32篇吉林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近...
  • 14篇清华大学
  • 10篇深圳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大阪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曼彻斯特大学

作者

  • 108篇李广生
  • 72篇吴晓光
  • 65篇温书贤
  • 53篇竺礼华
  • 46篇杨春祥
  • 43篇贺创业
  • 33篇袁观俊
  • 27篇王治民
  • 21篇崔兴柱
  • 21篇马瑞刚
  • 21篇张振龙
  • 19篇孟锐
  • 18篇郑云
  • 14篇刘颖
  • 11篇彭朝华
  • 11篇朱胜江
  • 10篇刘运祚
  • 10篇陆景彬
  • 9篇李生岗
  • 9篇赵广义

传媒

  • 22篇高能物理与核...
  • 7篇原子能科学技...
  • 5篇核技术
  • 5篇原子核物理评...
  • 5篇第九届全国核...
  • 5篇第十二届全国...
  • 4篇第十次全国核...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第八届全国核...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全国第四届核...
  • 1篇二O一一年全...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23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7)Xe核激发态的实验识别
1995年
用92Mo(28Si,2Pn)反应,束流能量为115MeV,布居了117Xe核的激发态。用在束γ谱实验技术探测了117Xe核瞬发的退激γ射线。已鉴别出了117Xe核的五个集体带,其中两个为首次发现,三个已知的带均被延伸到了更高的自旋态.
刘忠孙相富周小红雷祥国金寒涓郭应祥潘强岩张玉虎陈新峰罗亦孝温书贤袁观俊李广生杨春祥
关键词:在束Γ谱学激发态
奇质子核129,131Pf的高自旋态
质量数 A=130附近的原子核,质子和中子费米面分别处在 h11/2能级的底部和上部。理论予期核的本征形状对于三轴不对称形变参数γ是软的。由推转壳模塑(CSM)计算指出:不同的准粒子激发将异致不同的带交叉频率和驱动核的γ...
翁培昆花鹏飞李生岗温书贤竺礼华张兰宽袁观俊李广生余泮水杨春祥孙相富郭应祥雷向国
关键词:高自旋态
我国大科学装置上的原子核激发态寿命测量研究
2020年
原子核的能级寿命是表征核状态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通过寿命的测量,可以获得能级之间的跃迁几率和形变参数。原子核能级的跃迁机率能准确反映原子核内禀属性,是核结构研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理论描述的跃迁几率与跃迁始末态的波函数直接相关,受核结构模型假设的影响,测量能级寿命是对理论模型的最好检验。因此,开展原子核能级寿命测量非常必要,对于澄清这些在实验上观测到的新物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取跃迁机率可以揭示这个激发态的集体性或单粒子性,除对某一核素随着角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学研究,还可以开展同位素链(或同中子素链)中原子核形变的系统学研究。
吴晓光郑云李聪博李广生
关键词:能级寿命跃迁几率核结构单粒子大科学装置
^(134)Ce核的高自旋态与形状共存(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13串列加速器上,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22Sn(16O,4n)对A=130缺中子核区的134Ce核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134Ce的新的能级纲图,最高自旋态扩展到22.然而实验结果与近期发表的134Ce核的高自旋态结果不同,所谓在134Ce核中存在的磁转动带结构不能被实验证实.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134Ce核的高自旋态结构呈现出重要的形状共存特性在基带以上的回弯处的10+态起源于两个中子组态,基于此10+态的转动带具有γ≈-60°的扁椭形变;另一个10+同质异能态为yrast陷阱,也起源于两中子组态,为具有γ≈-120°的长椭形状;而由两个signature伙伴带组成的强耦合带,则起源于h11/2与g7/2质子组态,为具有γ≈0°的长椭形变带.
朱胜江甘翠云朱凌燕M.萨哈伊杨利明龙桂鲁温书贤吴晓光李广生竺礼华
关键词:高自旋态
156Tm核的高自旋态实验研究
利用122.5MeV的19F束流,通过142Nd(19F,5n)156Tm熔合蒸发反应布居了156Tm核的高自旋态,测量了γ-γ符合及DCO比值,建立了一个有29条能级,33条γ跃迁的能级纲图.新增加了20条γ跃迁,18...
刘颖李明非竺礼华王治民吴晓光崔兴柱贺创业张振龙孟锐马瑞刚李广生温书贤杨春祥霍俊德
关键词:熔合蒸发反应高自旋态
基于中子的无损检测技术简评
诸如对卡车、远洋船集装箱和飞机货舱等这些大型载体的非破坏检测,正在被关注为反恐、反走私、反毒品和其它违禁物的重要环节。对于所有海、陆、空出入境口岸的可靠、精确、快速检测的重要性也已被当前的反恐、反毒形势所凸显。鉴于反恐、...
李广生
关键词:快中子
^(85)Zr核的高自旋态研究
2003年
利用102MeV的28Si束流,通过60Ni(28Si,2pn)熔合蒸发反应布居了85Zr核的高自旋态,测量了γ-γ符合及DCO比值,建立了一个有43条能级,75条γ跃迁的能级纲图,新增加了36条γ跃迁,25条能级.将能级自旋推高到(49/2+),首次观察到了转晕带的第二回弯.并确认了一条建立在17/2-负宇称带上的磁转动带.
王治民温书贤吴晓光彭朝华李广生袁观俊马瑞刚贺创业杨春祥郭应祥雷祥国何建军
关键词:高自旋态原子核磁转动带
奇奇核^(170)Ta高自旋态及旋称反转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用 97MeV的1 9F束通过1 55Gd( 1 9F ,4n) 1 70 Ta反应布居了奇奇核1 70 Ta的高自旋态 ,将1 70 Ta的 3个转动带推向了更高的自旋态 ,并观测到了半退耦带的旋称反转点 ,将其自旋值定在了 1 9.5 .首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稀土区半退耦带的旋称反转系统规律 ,并比较了该核区半退耦带与晕带的系统性差异 ,特别是这两个带在能量劈裂程度上存在着系统性差异 .从这一现象出发 ,探讨了半退耦带与晕带旋称反转系统性差异的成因 ,指出p n剩余相互作用在这一现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邓富国杨春祥孙慧斌吴晓光陆景彬赵广义韩广兵彭朝华尹利长温书贤李广生袁观俊周宏余刘运祚竺礼华
关键词:奇奇核高自旋态旋称反转
80Rb高自旋态研究
通过熔合蒸发反应Cu+F,Zn+O及Zn+O,在入射束流能量分别为75MeV,76MeV及80MeV,研究了Rb高自旋态的能级结构。增加了23条新的能态和28条新的γ跃迁,在己知负宇称转晕带上建立了两条新的边带。将原有的...
贺创业温书贤竺礼华王治民吴晓光李广生杨春祥袁观俊
关键词:高自旋态旋称劈裂
奇奇核160Tm旋称反转现象的研究
通过束流能量为102 MeV 的Nd(F,5n)熔合蒸发反应,布居了Tm 的高自旋态。丰富了已知的基于 h(?) i和 h(?) h组态的转动带结构,观测到了连接两个带的连接跃迁,建立了晕带与低激发态之间的联系,对转动带...
孙亮杨东陆景彬王烈林刘运祚周文平赵延新竺礼华吴晓光李广生
关键词:奇奇核高自旋态旋称反转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