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庶甘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小儿
  • 3篇结核
  • 2篇血清
  • 2篇细胞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抗体
  • 2篇合酶
  • 2篇肺结核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当归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心病
  • 1篇血白细胞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医药治疗
  • 1篇医院感染

机构

  • 10篇泉州市儿童医...
  • 4篇厦门出入境检...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2篇李庶甘
  • 3篇张毅
  • 3篇彭维林
  • 3篇黄秋生
  • 3篇傅清流
  • 2篇李联侨
  • 2篇赵越真
  • 2篇张光磊
  • 2篇唐文吟
  • 2篇张荣盛
  • 2篇林青
  • 2篇曾洪飚
  • 1篇付清流
  • 1篇吕华北
  • 1篇李少伟
  • 1篇何舒杰
  • 1篇郭芹梅
  • 1篇林庆山
  • 1篇夏宁邵
  • 1篇洪建东

传媒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工企医刊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微生物检验水平,促进医院感染控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发挥其在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和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来源的标本,采用不同采集方法和采集时间,选择高质量的培养基,应用新的检测技术,开展对临床标本主要病原菌菌谱的变迁及耐药分析,结果: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有助于寻找耐药菌传播途径,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结论:提高医院微生物检验水平对促进医院感染控制非常重要。
傅清流李庶甘黄秋生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抗生素
HIV-1 gp160截短蛋白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PCR技术从pNL-43上扩增出截短的编码gp160蛋白的基因片断,克隆到酿酒酵母表达载体YEpFLAG-1上构建表达质粒YEp-gp160Δ12,电转化到酿酒酵母中,用缺色氨酸的SC培养基筛选出阳性克隆,重组子经YP培养基诱导后进行全菌蛋白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筛选出高表达菌株.纯化后的重组gp160Δ12(rgp160Δ12)蛋白经ELISA鉴定显示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杨坤宇李少伟张毅李庶甘何芳萍林庆山周正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酿酒酵母
单纯肺结核病与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肺结核(TB)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某传染病院接受治疗的HIV/AIDS合并TB患者32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治疗的单纯TB患者3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结果及PPD结核菌试验、痰涂片等结果。结果观察组在发热、胸痛、消瘦的临床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肺外结核发生率为71.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粟粒样病变为54.38%显著高于对照组,伴空洞形成为14.0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浸润改变为88.75%,伴胸腔积液为25.94%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双肺病变为86.8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所占比例为39.06%,PPD结核菌试验(+)占24.06%、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占0及痰涂片抗酸染色(+)占1.8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V/AIDS合并TB患者临床特征无典型性,经免疫学与痰结核菌检测阳性率较低,临床诊疗时需结合疾病特征选择正确检测方案,明确诊治,以提高预后效果。
张孟璋李庶甘李茵蒋荣猛
关键词:影像学特征
不典型小儿结脑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检测及意义(附25例报告)
1998年
李联侨李庶甘
关键词: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聚合酶链反应
习惯性流产的抗凝血酶原抗体IgG、IgM检测的初步应用
2008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抗凝血酶原抗体(aPT)IgG、IgM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用于检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病人。方法采用人凝血酶原包被微孔板,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IgG、IgM为检测抗体,对35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血浆中的抗凝血酶原抗体IgG、IgM、IgG+IgM进行检测,同时计算其阳性率和优势比(OR,95%可信限)。结果所建方法线性范围广,稳定性、特异性、重复性较好。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血清中抗凝血酶原抗体IgG、IgM、IgG+IgM阳性率分别为14.3%、11.4%和20%,对照组分别为2.5%、2.5%和5%,P值分别为0.073、0.14及0.05。结论该法是一种较好的抗凝血酶原抗体IgG、IgM定量测定法。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aPT较高于正常妇女,可以作为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林青彭维林李庶甘唐文吟张毅赵越真张荣盛吕华北
关键词:抗磷脂抗体流产
肺结核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中结核分支杆菌DNA的检测被引量:5
1997年
肺结核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中结核分支杆菌DNA的检测傅清流黄秋生李庶甘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使对结核病快速诊断成为可能。有关痰结核分支杆菌DNA(TB-DNA)检测报告较多,而对其外周血白细胞中TB-DNA检测甚少。为解决临床上结核病患儿痰标本...
傅清流黄秋生李庶甘
关键词:肺结核外周血白细胞结核分支杆菌DNA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C反应蛋白、α1抗胰蛋白酶和前白蛋白测定的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α1抗胰蛋白酶(AAT)和前白蛋白(PAB)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法同时测定23例病程在1wk内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CRP、AAT和PAB的含量。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与对照组比较,CRP明显升高(P<0.01),PAB明显降低(P<0.01):败血症治疗后组与败血症组比较,CRP明显下降(P<0.01),PAB明显升高(P<0.01),而败血症组与对照组和败血症治疗后组比较AAT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RP和PAB联合检测,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其动态检测对于该病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败血症患儿血清AAT含量没有明显改变。
傅清流李庶甘李联侨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血清C反应蛋白Α1抗胰蛋白酶前白蛋白
小儿肛周脓肿细菌培养与肛瘘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研究肛周脓肿的致病菌及其与后遗肛瘘的关系。方法:采用血液琼脂,伊红美蓝培养接种及疏基乙酸钠培养基接种方法,对46例肛周脓肿分别抽取脓液行需氧及厌氧培养。结果:全部均有细菌生长,其中需氧菌感染41例,占89%(革兰阳性菌15例,革兰阴性菌26例),厌氧菌感染5例占11%,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肛周脓肿无1例发生肛瘘,而肠源性细菌感染的肛周脓肿有18例后遗肛瘘,占58.1%,其中厌氧菌感染的肛周脓肿全部后遗肛瘘。结论:肛周脓肿的致病菌多为内源性,肠源性细菌感染与肛瘘形成有一定相关性。
张光磊林晓明李庶甘曾洪飚
关键词:小儿肛周脓肿细菌培养肛瘘
黄芪当归合剂佐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黄芪当归合剂佐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IN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 ,将 70例 INS患儿随机分成三组 ,三组均在同时采用标准疗程强的松治疗的基础上 ,A组 (2 5例 )加黄芪当归合剂口服治疗 ;B组 (2 3例 )加洛汀新、洛伐他汀片口服治疗 ;C组 (2 2例 )不另加药作为对照组。观察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清脂谱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A、 B组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 A1升高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或P<0 .0 5 ) ,且 A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A1升高较 B组升高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血清白蛋白 A、 B两组升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A组尿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但与 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B组尿蛋白治疗后与 C组比较降低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且较 A组治疗后比较降低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A、 B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B降低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或 P<0 .0 5 ) ,且 A组血清甘油三脂、载脂蛋白 B较 B组降低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黄芪当归合剂佐治小儿INS疗效显著 ,能有效升高血清白蛋白 ,降低血脂 。
洪建东李庶甘郭芹梅何舒杰彭维林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黄芪当归合剂儿童中医药治疗
婴儿持续性黄疸与巨细胞病毒PCR检测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应用PCR技术对持续性黄疸婴儿进行巨细胞病毒检测,结果68例患儿血清中巨细胞病毒(CMV)38例阳性,阳性率为55.9%;尿中CMV45例阳性,阳性率为66.2%。PCR与病毒分离及其它血清学方法相比,既快速又敏感,尿标本用于PCR检测CMV-DNA取材及处理简便,且较血标本检出率为高[1]。
付清流黄秋生李庶甘
关键词:婴儿巨细胞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