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 作品数:48 被引量:23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乳糜胸(腹)18例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黄瑞文黄玫孙正香颜卫群李强
- 关键词:乳糜胸婴儿
- 新生儿糖尿病1例被引量:5
- 2006年
- 孙正香李强彭小明黄玫
- 关键词:糖尿病
-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综合评价NO对呼吸衰竭新生儿氧合功能及气体交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8例重度呼吸衰竭患儿吸入NO治疗,浓度以10-20ppm开始,持续吸入NO时间6-120小时。在...
- 高喜容吴运芹彭小明黄玫刘新晖周勇李强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心脏彩超1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了解新生儿心脏彩超的特征、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有心脏杂音、胸片提示心影增大以及不明原因发绀等可疑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组以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最多见,共69例,占58.5%,其次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5例,占29.7%,所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均为复合畸形,以完全性大血管转位最多见,其次为法乐四联症。有6例心脏彩超正常。结论:新生儿期由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只是功能上的关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可以重新开放,因此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在新生儿期最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成为最多见的先心病。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众多,临床表现大多比较严重,预后差,手术治疗是改善新生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预后的重要途径。
- 彭小明孙正香高喜容黄瑞文李强
- 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彩超新生儿
- 极低出生体重儿代谢性骨病骨折的相关因素
- 2023年
-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代谢性骨病(MBD)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发生MBD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骨折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收集两组患儿基本资料、主要疾病、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选发生MBD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共63例,骨折组17例,非骨折组46例。发生骨折时日龄为82(55.5,115.5)d,骨折部位以肋骨、四肢长骨为主。与非骨折组比较,骨折组有创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时间较长,产后糖皮质激素使用较多、早期静脉补磷比率高、血磷最低值较低(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产后激素治疗和血磷最低值是极低出生体重儿MBD骨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MBD骨折发生比例较高,大多为肋骨、四肢长骨骨折,产后糖皮质激素应用、血磷降低可能是极低出生体重儿MBD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 马金霞高喜容庄严廖镇宇李强常淑婷龙婷
- 关键词:骨折
- 新生儿Jarcho-levin综合征1例
- 2012年
- 患儿,男,22h,因气促、发绀,发现左侧腹股沟肿块,胸部畸形22h人院。患儿足月剖腹产,出生时有窒息史,羊水Ⅱ度污染,孕母31岁,孕5-6个月时有先兆流产史,流血2次,量不多,服安胎药(种类不详)。有同胞一人,体健。
- 李军李贵南孙正香刘新晖李强
- 关键词:综合征新生儿足月剖腹产胸部畸形安胎药
- 先天性梅毒73例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先天性梅毒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2月收治先天性梅毒73例。男49例,女24例;早产儿21例,足月儿52例;其中新生儿46例,小于胎龄儿11例。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功能受损。予水剂青霉素钠针5万U/(kg·次),静脉滴注,1次/12h,7d后改5万U/(kg·次),静脉滴注,1次/8h,总疗程14d,并神经梅毒患儿青霉素疗程适当延长至3周。结果梅毒螺旋体乳胶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试验(RPR)均为阳性或好转或治愈出院66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2例。并于2、3、6、9、12、18、24个月时随访,按时随访32例,复查血RPR。3、6、12个月内RPR转阴率分别为3.12%、71.87%、90.62%。部分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先天性梅毒若能及时正规治疗,疗效好,预后佳,多数可治愈且生长发育正常。
- 孙正香彭小明陈敏黄瑞文李强
- 关键词:梅毒先天性
- 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例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以“新生儿”、“早产儿”、“脲原体”、“解脲支原体”、“脑膜炎”、“颅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infant”、“neonate”、“newborn”、“ureaplasma”、“mycoplasma urealytium”、“meningitis”、“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brain”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2年3月的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病例1,女,胎龄33+3周,生后第2天发现颅内出血及脑室扩张,脑脊液检测示脑膜炎、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无好转。生后30 d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及23S rRNA检测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多西环素治疗21 d,mNGS转阴但停多西环素23 d后脑脊液mNGS、解脲脲原体培养再次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改多西环素和红霉素二联抗感染。随访至6月龄无神经系统发育迟滞。病例2,男,胎龄26周,生后第10天发现颅内出血及脑室扩张,脑脊液检测示脑膜炎、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无好转。生后28 d脑脊液mNGS及23S rRNA检测提示微小脲原体感染,红霉素治疗32 d。随访至5月龄无神经系统发育迟滞。共检索到27篇文献,41例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患儿,结合本组2例共纳入43例。足月儿17例,早产儿26例。脑脊液白细胞、葡萄糖和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566个/mm^(3)、0.2 mmol/L、2.2 g/L。27例应用脑脊液培养诊断,6例应用mNGS诊断,4例应用脑脊液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诊断,6例应用其他方式诊断。14例全程仅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8例大环内酯类与另一种抗�
- 谢晶晶庄严吴运芹陈孟雨李强李军张蜜高喜容
- 关键词:脲原体脑膜炎新生儿
- 合并骨折的早产儿代谢性骨病临床分析及随访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分析合并骨折的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患儿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为其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确诊合并骨折的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转归及随访情况。结果共确诊5例患儿,均为男性,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重≤1000 g,3例为小于胎龄儿,3例母亲重度子痫前期或重度子痫。5例均有反复喂养不耐受,胃肠外营养时间≥30天,3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0天。发现骨折时间分别为:生后6-7周3例,生后11周1例,生后17周1例;4例表现局部肢体肿胀。X线显示骨折形成,血钙无异常,碱性磷酸酶高于正常,4例血磷低于正常。2例绷带固定,1例双下肢皮牵引、双下肢悬吊位、小儿髋关节吊带固定治疗,1例患侧上肢功能位制动,1例未予特殊处理。随访患儿骨折均愈合良好,肢体对称、活动无明显异常。结论合并骨折的早产儿代谢性骨病多见于男性超低出生体重儿,好发于校正胎龄36~40周,与钙磷储备少、生后早期钙磷摄入不足及应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有关,近期预后良好。
- 杨慧高喜容刘新晖庄严李强
- 关键词:代谢性骨病
- 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的发生情况及重度BP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BPD发生情况,并将BPD患儿分为重度BPD组和轻中度BPD组,对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孕母情况、产前和产房处理、转运情况、治疗情况、住院期间疾病发生情况及临床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重度BPD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超低出生体重儿367例,其中存活日龄≥28d且资料完整281例,诊断BPD233例。重度BPD组116例,死亡47例(40.5%);轻中度BPD组117例,死亡1例(0.9%),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7d(OR=7.518,95%CI3.197~17.67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OR=3.047,95%CI1.436~6.464)、1minApgar评分≤7分(OR=2.341,95%CI1.142~4.796)、动脉导管未闭(OR=2.223,95%CI1.079~4.582)是发生重度BPD的危险因素。结论超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率尤其是重度BPD比例高、病死率高,减少窒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积极预防感染、关闭动脉导管是降低BPD严重程度的重要措施。
- 吴运芹谢晶晶高喜容李强刘新晖庄严马金霞常淑婷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