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委攻关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引流
  • 3篇引流装置
  • 3篇负压
  • 3篇负压引流
  • 3篇负压引流装置
  • 2篇血管网
  • 2篇真皮下
  • 2篇真皮下血管
  • 2篇真皮下血管网
  • 2篇植皮
  • 2篇皮下
  • 2篇急救
  • 2篇急诊
  • 2篇出血
  • 2篇穿刺
  • 1篇带真皮下血管...
  • 1篇导管
  • 1篇多发伤
  • 1篇性感
  • 1篇腰穿

机构

  • 13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汪维生
  • 13篇李强
  • 11篇陈锡林
  • 9篇王维平
  • 6篇王东平
  • 5篇戴强生
  • 3篇王永谦
  • 1篇李侠
  • 1篇余振华

传媒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医疗设备信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02
  • 6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真皮下血管网植皮修复手掌皮肤软组织损伤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介绍带真皮下血管网植皮修复手掌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者行带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术;损伤为带蒂皮瓣状者行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原位植皮术。手掌创面清创,若局部肌腱或掌骨外露,经过软组织转移覆盖后可达到植皮要求。腹部取与创面大小相符的皮瓣,经过修整以保留仅贴在真皮下的血管网脂肪,一期植皮修复创面。如损伤为带蒂皮瓣状,修剪皮瓣中、远端以保留仅贴在真皮下的血管网脂肪,原位植皮修复创面。结果:临床应用56例,其中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创面面积为1.5~6.0cm2,合并肌腱、掌骨外露7例。损伤为带蒂皮瓣状30例,其中蒂在近端 18例,蒂在远端 12例,蒂宽度0.5~2.0cm,皮瓣长度2.0~4,5cm。皮片(瓣)全部成活,手掌外形饱满。经过6个月~2年随访,皮片(瓣)的质量、质地感觉满意。结论:该手术方式适用范国广,手术方法简单,临床评价优良。
陈锡林王维平汪维生李强戴强生王永谦
关键词: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移植
一种新型负压引流装置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性能特点。该装置主要特点是有双单向阀装置和引流液排放管 ,解决了临床常见的引流液逆流问题 。
王维平陈锡林汪维生王东平李强
关键词:负压引流
诺仕帕片剂解痉止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诺仕帕片剂治疗肾绞痛、胆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肾绞痛、胆绞痛患者 940例随机分为两组 ,应用诺仕帕片剂与抗胆碱能药 (6 5 4- 2 )口服比较 ,采用电话随访。评价指标 :(1)服药期间有无疼痛复发 ;(2 )疼痛复发时分别增加口服诺仕帕、6 5 4- 2一次 ,疼痛能否缓解或解除。结果 :诺仕帕组疼痛复发率为 2 2 77% ,6 5 4- 2组疼痛复发率为 6 4 2 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5 ) ;疼痛开始时口服效果比较 ,诺仕帕组有效率 86 2 0 % ,6 5 4- 2组有效率 12 73 %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5 )。结论 :诺仕帕对肾绞痛、胆绞痛有明显的解痉止痛及预防疼痛复发效果。
陈锡林汪维生李强戴强生
关键词:山莨菪碱解痉止痛疗效疼痛
医用尖锐物处理容器的设计
2002年
介绍一种医用尖锐物处理容器的组成应用原理。该容器有效预防由弃置医用尖锐物造成医源性感染、爱滋病、肝炎等疾病。
王维平李强陈锡林汪维生
关键词:医源性感染
带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修复指端缺损
目的介绍带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上臂内侧取与创面大小相符的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指端缺损面经过清创, 如有指骨及肌腱外露,经过软组织瓣转移覆盖或咬去部份骨皮质后可一期植皮修复...
陈锡要汪维生王永谦李强戴强生
关键词:指端缺损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
文献传递
医用尖锐物处理容器的设计
2001年
王维平李强陈锡林汪维生
外科急诊住院患者364例追踪分析
2000年
李强汪维生王维平王东平陈锡林
关键词:外科急诊住院患者
伤口负压引流装置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评价新型伤口负压引流装置 (W Ⅱ型负压瓶 )在外科手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 :( 1)回顾性随机抽取 1985年 1月~ 1990年 1月本院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1846例中的 14 4例作对照组 (引流管接普通引流袋 )。回顾性抽取 1995年 1月~ 1999年 1月本院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16 42例中的 176例作试验组 (引流管接W Ⅱ型负压瓶 )。观察指标为引流量。 ( 2 )回顾性随机抽取 1990年 1月~ 1994年 1月本院乳癌根治术 2 0 8例中的 10 4例作对照组 (创面放置开放式“双腔管” ,接电动持续低负压引流 )。回顾抽取 1995年 1月~ 1999年 1月本院乳癌根治术16 4例中的 82例作试验组 (创面放置单腔引流管 ,按W Ⅱ型负压瓶 )。观察指标为引流量和有无皮瓣坏死。结果 :( 1)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试验组平均引流量为 ( 92± 12 )ml。对照组平均引流量 ( 74± 10 )m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 2 )乳癌根治术后试验组平均引流量为 ( 2 0 5± 30 )ml ,有 6例 ( 7 32 % )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平均引流量 ( 2 2 0± 2 6 )ml ,有 8例 ( 7 6 9% )发生皮瓣坏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2 )。结论 :W Ⅱ型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确切 ,使用方便 。
王维平陈锡林汪维生王东平李强
关键词:引流负压引流装置甲状腺切除术乳房切除术伤口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急救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急救应用方法与特点。方法回顾分析 2 5 6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急救对象、操作特点、穿刺结果、并发症及护理配合。结果穿刺成功率 91.5 %,抢救效果佳 ,并发症少且轻 ,护理方便。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基本急救技术 ,配套穿刺置管器械操作及护理简便、效果明显。
汪维生王维平王东平陈锡林李强
关键词:急救深静脉穿刺术导管
腹腔出血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陈锡林汪维生李强戴强生
关键词:腹腔出血病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