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弥散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低剂量
  • 1篇信号
  • 1篇移动性浊音
  • 1篇异常信号
  • 1篇指数化
  • 1篇容积
  • 1篇全身
  • 1篇全身弥散加权...
  • 1篇肿瘤干细胞
  • 1篇肿瘤筛查
  • 1篇转染
  • 1篇浊音
  • 1篇黏液
  • 1篇黏液腺癌
  • 1篇细胞
  • 1篇腺癌

机构

  • 5篇重庆市綦江区...
  • 1篇重庆市江津区...

作者

  • 5篇李强
  • 3篇刘敏
  • 3篇谭书德
  • 3篇刘元兵
  • 2篇赵潇
  • 1篇陈鸿
  • 1篇陈天兵
  • 1篇李恩春
  • 1篇李瑾
  • 1篇吕发金
  • 1篇李咏梅
  • 1篇陈明红
  • 1篇李学洪
  • 1篇王永国
  • 1篇田维刚
  • 1篇李学红
  • 1篇王正雄
  • 1篇陈华英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肠巨大黏液腺癌伴腹水1例
2012年
患者男,45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1年”人院,入院前1年,患者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约鸡蛋大小,无疼痛,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大便变细等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患者未引起重视。近3个月来,下腹部包块明显增大而入院治疗。查体: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中下腹部触及约14cm×19cm×25cm大小的包块,活动欠佳,边界差,无明显压痛。
李强陈天兵欧龚尹陈鸿
关键词:黏液腺癌腹水腹部包块大肠大便性状移动性浊音
磁性抗体转染结肠癌干细胞的最佳浓度探索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质量浓度的磁性抗体体外转染结肠癌干细胞后的系列研究,探索最佳转染浓度。方法:将磁性抗体含铁浓度分别设定为5、10、25、50、75、100 mg/L,分别转染结肠癌干细胞,采用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颗粒,原子吸收光谱仪法测定细胞铁含量并检测细胞活性,MR成像检测细胞信号强度变化。结果:各组细胞内铁含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1.709,P=0.000),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下,可以认为各组间均数不完全相同,进一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双侧检验)进行组间均数多重比较,结果显示,50 mg/L组与5 mg/L组、10 mg/L组、25 mg/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但与75 mg/L组、100 mg/L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07,P=0.419)。细胞活性检测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9.306,P=0.000),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下,可以认为各组间均数不完全相同,进一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双侧检验)进行组间均数多重比较,结果显示,50 mg/L组与75mg/L比较,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与5 mg/L组、10 mg/L组、25 mg/L组、100 mg/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P=0.008)。T2WI信号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 180.748,P=0.000),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下,可以认为各组间均数不完全相同,进一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双侧检验)进行组间均数多重比较,结果显示,50 mg/L组与75 mg/L、100 mg/L各组信号强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5,P=0.960),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对照组、5 mg/L、10 mg/L、25 mg/L各组信号强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由此可见,磁性抗体含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5~25 mg/L)增加,结肠癌干
王正雄刘敏陈华英梅雪芊李学红李强谭书德刘元兵赵潇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结肠癌
ADC值及eADC值在卵巢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DWI中的ADC值及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在卵巢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卵巢癌患者,另选择卵巢良性肿瘤48例,比较2组的ADC值及eADC值。结果:65例卵巢癌的ADC值为(1.115±0.250)×10^(-3)mm^2/s,eADC值为(0.475±0.110) mm^2/s;48例卵巢良性肿瘤的ADC值为(1.673±0.310)×10^(-3)mm^2/s,eADC值为(0.271±0.150) mm^2/s。结论:卵巢癌与卵巢良性肿瘤的ADC值及e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两者常规序列的MRI表现,可作出相对准确的诊断。
谭书德代志昌刘敏陈健赵潇李强李瑾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卵巢肿瘤
低剂量容积HRCT可行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刘敏李恩春吕发金李咏梅谭书德李强欧龚尹李学洪王永国田维刚陈明红刘元兵
属于放射检查应用领域,主要用于胸部CT检测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采用容积扫描获取数据,选取最优化的Kv和mA来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该课题拟建议标准的低剂量容积HRCT扫描的技术方案,初步...
关键词: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肿瘤筛查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技术对肿瘤的筛查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患有肿瘤的86例病人以及6例身体正常的志愿者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他们分别进行常规和WB-DWI检测。之后将WB-DWI和常规检测所呈现的异常信号分别和临床诊断结果对比。结果:所选取的86名患者以及6名志愿者都呈现了高质量的WB-DWI影像,6例健康志愿者均无异常信号,且WB-DWI影像筛选出的胃癌、肺癌、食道癌、白血病患者分别为38例,20例,16例,12例;常规检测胃癌、肺癌、食道癌、白血病患者分别为35例,22例,19例,10例。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肿瘤患者经过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测后,可以呈现高质量的WB-DWI图像,且检测结果更准确。因此,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肿瘤的筛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元兵李强赵萧王浩楠左开云
关键词:肿瘤筛查异常信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