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才文

作品数:41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血卵涡鞭虫
  • 11篇寄生
  • 7篇生活史
  • 7篇甲壳
  • 7篇甲藻
  • 6篇植物
  • 6篇梭子蟹
  • 6篇寄生性
  • 6篇浮游植物
  • 6篇SPP
  • 5篇养殖
  • 5篇三疣梭子蟹
  • 5篇长江口
  • 5篇赤潮
  • 4篇盐度
  • 4篇夜光藻
  • 4篇有性繁殖
  • 4篇水产
  • 4篇群落
  • 4篇孢子

机构

  • 41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国家海洋局海...

作者

  • 41篇李才文
  • 19篇宋书群
  • 12篇李蒙
  • 10篇刘云
  • 7篇王金凤
  • 6篇陈田田
  • 4篇俞志明
  • 4篇李照
  • 3篇刘云
  • 2篇管越强
  • 2篇陈田田
  • 2篇肖洁
  • 1篇吴立新
  • 1篇荆钊
  • 1篇王师
  • 1篇孙军
  • 1篇张波
  • 1篇李开云
  • 1篇许文军
  • 1篇张晓雯

传媒

  • 14篇海洋与湖沼
  • 4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9
  • 6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3
  • 2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氮浓度对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生长、孢囊形成和生源要素组成的影响
2021年
为阐明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对氮营养条件的适应机制,本研究在不同氮浓度条件下对红色赤潮藻进行一次性培养,系统研究了氮浓度对红色赤潮藻生长、休眠孢囊形成和细胞生源要素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红色赤潮藻生长率随着初始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大,200μmol/L氮添加组生长率最大,为0.79/d。不同氮处理组细胞形态存在差异,低氮条件下藻细胞个体变小。培养第6天,各氮处理组均观察到休眠孢囊,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孢囊数量逐渐增多;50μmol/L氮添加组孢囊形成率最高,为2.95%±0.16%。氮浓度对红色赤潮藻细胞生源要素组成有显著影响,红色赤潮藻胞内碳、氮含量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C:N:P也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红色赤潮藻生长过程中,加氮处理组细胞在指数期碳、氮、磷含量较低,稳定期含量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红色赤潮藻胞内碳、氮、磷含量与藻生长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不同氮浓度对红色赤潮藻的生长、休眠孢囊形成和藻细胞生源要素组成有显著影响,为揭示红色赤潮藻对氮营养条件的适应机制提供参考。
王晓婷黄健刘云宋书群刘云
关键词:氮浓度
一种检测三疣梭子蟹感染血卵涡鞭虫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控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Dot‑ELISA检测三疣梭子蟹感染血卵涡鞭虫的方法。采用Dot‑ELISA方法,以通过抗体芯片杂交技术筛选获得的IgG作为血卵涡鞭虫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而检测三疣...
李蒙张菊黄骞刘炜鑫张绪涛李才文
一种寄生性甲藻的体外培养方法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寄生性甲藻(血卵涡鞭虫)的体外培养方法。将寄生性甲藻的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于含有抗生素的培养液中室温条件下(25℃)静置,过滤去除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再通过含有抗生素的培养液定容,而后放...
王金凤李蒙李才文
文献传递
渐近优先性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对渐近信号的优先加工被称为渐近优先性,该效应普遍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视觉、听觉和跨感觉通道中.人类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负责加工渐近信号的脑区涉及一个大规模相互协作和沟通的分布式神经网络,包括颞上沟、颞顶叶连接处以及一些运动区.对多种动物的细胞水平研究也发现了对渐近信号选择性敏感的神经元和神经通路.威胁论、注意捕获理论和自动加工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渐近优先性产生的原因.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刺激的社会、情绪等属性对渐近优先性的影响,探索多通道渐近渐远信息的整合和注意分配机制.
徐歆雯张晓雯田波李才文李开云禤宇明
关键词:渐近
日照沿海养殖三疣梭子蟹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发生过程研究
2023年
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p.)是一类严重危害海洋甲壳类动物的新型寄生性病原,可引发养殖三疣梭子蟹“牛奶病”,导致梭子蟹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血卵涡鞭虫在日照养殖梭子蟹中的流行发生情况还未见报道,2020年8月和2021年5~11月期间在日照主要梭子蟹养殖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组织病理检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了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perezi)在日照地区的流行分布,并发现其流行病发生在6~9月间,高发期为7~8月,感染率高达52.5%。感染宿主的血淋巴和心脏、肝胰腺、鳃、肌肉等组织中发现了丝状滋养体、类变形虫滋养体、蛛网状滋养体、团块状聚合体、孢子前细胞和孢子等血卵涡鞭虫的多个生活史阶段。在养殖池塘环境水体中检测到血卵涡鞭虫存在,水体中血卵涡鞭虫丰度与宿主感染率存在错峰现象,间隔3~4周。流行病的发生与水体温度和盐度变化密切相关,7~8月较高的水温(26.2~28.6℃)促进了血卵涡鞭虫在宿主体内快速增殖及流行病爆发,而较低的盐度(20.7~25.3)可能抑制了环境水体中血卵涡鞭虫的存活及其传播扩散。以上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海洋寄生甲藻血卵涡鞭虫在日照地区的流行分布情况,解析了该地区流行病发生的生态学过程,为后续血卵涡鞭虫流行病的针对性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刘炜鑫陈晓玲李蒙王君霞张绪涛黄骞李才文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血卵涡鞭虫
血卵涡鞭虫感染三疣梭子蟹的病原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被引量:6
2015年
血卵涡鞭虫是一类主要感染海产甲壳类的致病性寄生性甲藻。近年来,该寄生性病原在我国沿海主要经济蟹类养殖区域流行性发病,给当地蟹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为厘清血卵涡鞭虫的生活史形态,了解宿主的病理损伤机制,本文通过血涂片法和H&E染色法系统研究了感染过程中该寄生虫的形态变化和宿主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血卵涡鞭虫在感染过程中经历丝状滋养体、单核/双核/多核滋养体、团聚体、蛛网状滋养体、孢子前细胞及孢子等不同生活史阶段。感染导致三疣梭子蟹发生系统性病理变化,肝胰腺、心脏、鳃、肌肉等器官和组织在不同感染阶段均发生相应程度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体细胞破损或坏死、细胞间隙模糊、疏松结缔组织充斥大量寄生虫细胞。最终由于寄生虫在宿主主要器官组织间隙内大量增殖,导致重度感染的梭子蟹器官或组织功能破坏、丧失而死亡。
王金凤李才文李蒙宋书群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血卵涡鞭虫组织病理
不同氮源、磷源对链状裸甲藻生长与酶活性的影响
2023年
为揭示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对不同氮源和磷源营养条件的适应机制,通过在不同营养盐浓度和形态条件下对链状裸甲藻进行一次性培养,探究了氮源、磷源对链状裸甲藻生长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链状裸甲藻可在多种形态氮和磷的条件中生存,其中链状裸甲藻在氮浓度0~800μmol/L范围内对NH_(4)Cl的亲和性最高,在磷浓度0~32μmol/L范围内对三磷酸腺苷(ATP)的利用能力最低。不同氮形态处理组中,培养初期谷氨酰胺合成酶在NH_(4)Cl为氮源的条件下活性表达最强;培养中后期,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脲酶在尿素为氮源条件中表达最高,而各处理组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较低,表明链状裸甲藻在低硝酸盐环境中没有竞争优势。不同磷形态处理中,各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培养时间先升高后降低,酸性磷酸酶活性(除ATP处理组外)逐渐降低。ATP为磷源的处理组具有最高的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其他三个处理组酶活性表达相似。研究发现不同氮源和磷源显著影响链状裸甲藻的生长,藻细胞可通过调节谷氨酰胺合成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对不同形态营养盐进行利用,研究结果为阐释链状裸甲藻对复杂营养条件的适应机制及其赤潮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史竞园刘云张樱馨张绪涛宋书群宋书群
关键词:氮源磷源酶活性
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被引量:17
2022年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国家安全的屏障,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到目前为止,广袤深邃的海洋只有5%的区域被人类探索,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实现“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根本,事关国家发展的命脉。海洋问题的复杂性使其无法通过单一学科的研究得以解决。目前,我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已逐步从过去的跟跑阶段进入并跑阶段,但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本文回顾分析了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对标找出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围绕海洋多尺度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健康海洋、海洋生命过程、跨圈层流固耦合、快速变化的极地系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开展跨尺度、跨圈层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组织并发起我国主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从而显著提升我国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切实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为建设海洋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吴立新荆钊荆钊李才文张国良王师李才文庄光超
关键词:海洋科学可持续发展
我国黄、东海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
目前,高通量测序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生境中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与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相比,该法在揭示未知的微生物种群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刘云宋书群李才文陈田田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镜检
主要环境因子对一株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以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为实验材料,系统分析了温度、光照、盐度环境因子对红色赤潮藻生长的影响。设置5个温度梯度(10℃、15℃、20℃、25℃和30℃),5个盐度梯度(20、25、30、35和40),5个光照梯度(500 lx、1 000 lx、2 000 lx、3 000 lx和4 000 lx)的实验处理,计算分析了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最大藻细胞数量;并进行了温度、盐度两因素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红色赤潮藻的最适宜生长条件是温度20℃~25℃,盐度20,光照强度4 000 lx,在此条件下其比生长率达到最高。
陈田田白洁李才文宋书群刘云
关键词:温度盐度光照比生长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