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防风枯斑病的病原学及药剂敏感性被引量:4
- 2018年
- 试验研究了防风枯斑病的病原学和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药剂敏感性。通过病菌的分离及柯氏证病,获得3株病原菌;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学特性及r DNA-ITS、TUB2和TEF序列分析,确定引起防风枯斑病的病菌为Diaporthe angelicae。病菌生物学研究表明:菌丝生长及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 H为8;病菌在以麦芽糖和蔗糖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最佳;在以天门冬酰胺为主要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佳。病菌分生孢子在25℃时萌发率最高,孢子的致死温度为35℃;分生孢子在p H 8时萌发率最高;全光照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病菌对2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病菌对30%氟菌唑WP、3%己唑醇·27%稻瘟灵EC、40%氟硅唑EC、55%硅唑·多菌灵WP、25%丙环唑EC、30%苯醚甲环唑SC、30%醚菌酯WP、250 mg/L吡唑醚菌酯EC、10%苯醚甲环唑WG、77%硫酸铜钙WP的敏感程度较高,其EC50<0.1 mg/L。
- 王梦奇刘丽玲李海洋魏春艳白庆荣
- 关键词:防风枯斑病病原鉴定药剂敏感性
- 萱草叶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对药剂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针对中国新发现的萱草叶枯病病原菌Kabatiellamicrosticta的生物学特性和对药剂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28℃;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PSA和CA,产孢最佳培养基为V8汁培养基;D(+)-麦芽糖和L-白氨酸分别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和氮源;pH5~9适宜菌丝生长,pH7产孢最佳;光照对菌丝生长无影响,但有利于病菌产孢;病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9℃,10min。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12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病菌对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戊菌唑、丙环唑、氟硅唑、肟菌·戊唑醇、腈菌唑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1.0mg·L-1,EC90〈5.0mg·L-1。本研究结果为研究病害发生规律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白庆荣韩双赵莹李海洋梁峻玮高洁
- 关键词:萱草叶枯病生物学特性药剂敏感性
- 白藓茎点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被引量:5
- 2017年
- 对我国新见白藓茎点霉叶斑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病害由Phoma dictamnicola引起。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10~30℃可生长,25℃为最适生长温度;在pH 4~11可生长,pH为7时最适合菌丝生长;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在水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慢;在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和蛋白胨为主要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菌对50%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氟硅唑乳油、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敏感性较高,其EC50<0.1μg/m L;其次为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25%丙环唑乳油,0.1μg/m L
- 李海洋魏春艳刘丽玲李海滨白庆荣
- 关键词: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药剂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