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芳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 2019年
- 1947年3月,为了实施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战略,蒋介石调集国民党胡宗南部20余万人气势汹汹进攻延安。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党中央主动撤离了延安,由此开启了充满传奇色彩、惊心动魄的转战陕北的光辉历程。
- 李瑞芳杨文翔
- 关键词:任弼时周恩来蒋介石光辉历程传奇色彩
- 六届六中全会的三个《决定》
- 2020年
- 1938年9月26日—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桥儿沟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曾在党的七大上说:"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毛泽东之所以高度地评价六届六中全会,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次会议把党的建设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 李瑞芳
- 关键词: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建设《决定》中国共产党
-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共产国际指示评析被引量:2
- 2008年
- 1938年,中共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一系列指示:强调中共党内要团结。本文认为王明回来传达的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意图的中共政治路线,是得到共产国际肯定的,同时毛泽东中共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也使王明的政治地位迅速走低,直至延安整风彻底远离中共中央核心机构。
- 李瑞芳
- 关键词:共产国际
- 毛泽东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兼论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被引量:1
- 2008年
-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是党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会议批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政治路线,基本上克服了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完全确立了毛泽东的最高领袖地位。本文认为,共产国际的正确指示是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的组织保证;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为他领导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遵义会议以来中共的正确领导为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 李瑞芳
- 关键词: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
-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官德建设
- 2007年
-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官德以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官德的内容入手,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官德内涵一致、背景相同以及要加强官德建设,领导干部必须要首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李瑞芳
-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官德
-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被引量:1
- 2007年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点。在这个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任务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此来凝聚力量,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目标。
- 李瑞芳
- 关键词:价值体系社会主义
- 论干部教育课程更新模式与机制被引量:2
- 2013年
-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干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之一是通过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建立科学的课程更新机制来使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因此,如何形成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更新模式与机制,是解决培训内容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的根本方法和重要途径。
- 杨文翔李瑞芳
- 关键词:干部教育
- 决定中国命运的六届六中全会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是党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它使全党干部明确地认识到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政治路线的正确性,基本克服了王明右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工作步调,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规划,初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中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基本格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
- 李瑞芳
- 关键词: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
-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2008年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根据,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加强国民教育、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路径。
- 李瑞芳
-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历史性转折
- 2016年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一是党中央落脚陕北之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国革命进程和国共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各方面的政策策略,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折;二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阶级矛盾又成了主要矛盾,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及时调整政策策略,实现了由抗日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两次历史性的转折使中国共产党由低潮走向高潮,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由挫折走向胜利。
- 李瑞芳
-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