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荣坡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抗菌
  • 5篇噁唑
  • 5篇噁唑烷
  • 5篇噁唑烷酮
  • 4篇抗菌活性
  • 4篇活性
  • 3篇苯基
  • 2篇乙酰
  • 2篇杀虫
  • 2篇喹诺酮
  • 2篇吗啉
  • 2篇化合物
  • 2篇构效
  • 2篇构效关系
  • 2篇氟喹诺酮
  • 1篇调节剂
  • 1篇丁基
  • 1篇盐酸
  • 1篇盐酸盐
  • 1篇药物

机构

  • 8篇上海医药工业...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李荣坡
  • 7篇周伟澄
  • 3篇周伟良
  • 2篇钱旭红
  • 1篇余爱珍
  • 1篇钟武军
  • 1篇陈卫东
  • 1篇史翔
  • 1篇张贞发
  • 1篇贺宝元
  • 1篇郭月芳
  • 1篇于惠杰
  • 1篇刘继东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上海化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农药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食肼的合成工艺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改进了叔丁基肼盐酸盐的传统制备方法。采取母液循环套用工艺合成高纯度的叔了基肼盐酸盐,制备了具有蜕皮激素功能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抑食肼。
李荣坡钟武军钱旭红陈卫东
关键词:叔丁基抑食肼苯甲酰肼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构效关系新进展被引量:10
2003年
综述新型抗菌药物噁唑烷酮类化合物近几年来的构效关系研究新进展,重点讨论母环上3位和5位的结构改造,噁唑烷酮3位氮原子接一苯环,苯环的对位为杂环取代,5位为乙酰胺甲基、硫代乙酰胺甲基、异噁唑氧甲基等,这些改造所得的化合物大都有良好的抗G^+菌活性。
李荣坡周伟澄
关键词:噁唑烷酮构效关系抗菌药物
氟喹诺酮和噁唑烷酮化合物的合成和抗菌活性
周伟澄张贞发贺宝元李荣坡刘继东史翔周伟良余爱珍
设计并合成了约100个氟喹诺酮和噁唑烷酮两类新化合物,并用约20株实验室标准菌,评价他们的体外抗菌活性,总结这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以指导进一步的结构工作,并希望发现活性化合物作为候选药物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申请该成果的知...
关键词:
关键词:噁唑烷酮氟喹诺酮体外抗菌活性
(S)-5-乙酰胺甲基-3-[(3-氯-4-取代胺甲基)苯基]-2-噁唑烷酮的合成及抗菌活性被引量:3
2007年
3-氯-4-甲基苯胺经氯甲酸苄酯酰化、与(R)-正丁酸缩水甘油酯环合、甲磺酰化、叠氮化、叠氮还原成胺、氨基乙酰化、苄位溴化得(S)-5-乙酰胺甲基-3-[(3-氯-4-溴甲基)苯基]-2-噁唑烷酮(Ⅷ),后者与胺类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生成(S)-5-乙酰胺甲基-3-[(3-氯-4-取代胺甲基)苯基]-2-噁唑烷酮。35个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元素分析或MS确证,并测定了它们的体外抗菌活性,发现化合物I13对金葡菌和表葡菌的活性与吗啉噁酮相当。I1和I13对肠球菌的活性优于诺氟沙星。
李荣坡周伟澄周伟良
关键词:噁唑烷酮抗菌活性
噁唑烷酮类抗菌剂的合成被引量:15
2003年
综述了近年来合成唑烷酮类抗菌剂中的构成唑烷酮的环合反应和 5
李荣坡周伟澄
关键词:噁唑烷酮抗菌剂
新型二芳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杀虫活性及构效关系
为了探索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用菊酸、饱和烷酸、烯酸、对苯二甲酸改造二芳酰肼得到了14个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得到了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的确证.结构-活性关系表明:烯基和饱和支链烷基取代二酰基肼,叔丁基靠近烃...
李荣坡
关键词:昆虫生长调节剂菊酸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二芳酰基肼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1999年
根据十余篇文献综述了二芳酰基肼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它们结构和活性关系。对它们的取代基修饰和分子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述评。结合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在改造二芳酰基肼方面的一些经验。
李荣坡钱旭红
关键词:杀虫剂
(S)-5-乙酰胺甲基-3-[(4-取代胺甲基)苯基]-2-噁唑烷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噁唑烷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方法以4-甲基-3-卤代苯胺为原料,经氯甲酸苄酯酰化、与(R)-丁酸缩水甘油酯环合、甲磺酰化、叠氮化、叠氮还原成胺、胺基乙酰化、苄位溴化得到中间体取代溴苄V IIIa和V IIIb。V IIIa和V IIIb与胺类化合物包括脂肪胺、芳香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IX a和IX b;测定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51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元素分析或MS确证。并测定了它们的比旋光度等理化常数。化合物V IIb,IX a1,IX a2,IX a7,IX b1,IX b3,IX b10,IX b16和IX b23对G+菌有一定的活性,但不如对照品吗啉噁酮和诺氟沙星。结论在吗啉噁酮结构中苯环4位和吗啉基之间插入亚甲基,不能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李荣坡周伟澄周伟良
关键词:抗菌活性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5-(Heterocycle Methylene) -3-(3-Fluoro-4-morpholin-4-yl-phenyl)-Oxazolidin-2-one Derivatives被引量:1
2006年
Aim To study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antibacterial oxazolidinone derivatives. Methods Seven (S) -5- ( heterocycle methylene) -3- (3-fluoro-4-morpholin-4-yl-phenyl) -oxazoli- din-2-on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substitution of (S)-[ 3-(3-fluoro-4-morpholin-4-yl-phenyl)-oxazohdin-2-one-5-yl]-methanol mesylate with some secondary amine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product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es or MS. Results None of the seven compounds showed potent activity against the tested 20 strains of bacteria in vitro. Conclusion The replacement of 5- acetylaminometyl of Linezolid by 5-(heterocycle methylene) lost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李荣坡周伟澄郭月芳
关键词:OXAZOLIDINONESYNTHESIS
(S)-3-取代苯基-5-取代甲基-2-噁唑烷酮的合成和抗菌活性
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
李荣坡
关键词:噁唑烷酮抗菌活性金葡菌亲核取代反应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