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淳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文物和博物馆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陶器生态学:近东早期文化研究的一种途径被引量:3
- 2012年
- 陶器和陶片是考古发现中最不易消失的文化遗存,而且在一万多年前出现后,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密切相伴。因此,陶器研究自考古学诞生以来始终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1960年代之前,陶器研究在建立相对年代学、区域文化关系和分辨族群身份上发挥着主导作用,成为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在我国,陶器研究长期来也承袭了这种方法,用来建立相对年代和进行考古学文化研究。然而,自1960年以来国际考古学界的陶器研究已经走出断代和判断文化关系的窠臼,开始探索更为广泛的领域。本文刊载于1965年出版的《陶器与人类》这本论文集中,受朱利安.斯图尔特"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影响,作者提出了陶器生态学的概念,试图将陶工使用的原料和技术、陶器在文化中所发挥的功能与其生态环境联系起来研究。陶器生态学认为陶器是三个主要因素(自然、生物和文化)之间动态平衡的产物,这种平衡状态很容易因某一主要因素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因此,陶器的变化可以从这几个主要因素的动态关系来了解。作者根据近东生态学的特点、缺水环境中人们对水利用的方式、还有陶工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分析了陶器在该地区生产和使用的特点。最后作者指出,长期以来陶片被用作地层学和年代学研究的材料,而其作为人类生产和使用的方面信息则被漠视。他呼吁,应该将年代、技术、审美和生态方面的多种关注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类物质遗存。我国的陶器研究也应走出年代学和文化关系的窠臼,努力用这种丰富的考古材料来提炼各种宝贵的历史和社会信息。
- 弗雷德里克·马特森黄洋李雅淳袁俊杰
- 关键词:遗址陶片早期文化
- 早期英国金银配饰的中国瓷器被引量:5
- 2016年
- 在早期的中国瓷器中,有一款运到中东和欧洲之后再用金含银或纯银金属附件的器物。迄今为止,国内对这类"混合质地"的瓷器鲜有介绍和讨论。本文是对早期英国金银加饰中国瓷器的初步探讨,英国上层社会通过对进口的中国瓷器进行精心的贵金属装饰之后,既显示了东方瓷器的高贵,又满足了西方自身传统审美的品味,取得了独特的装饰和审美效果。这种通过金饰加身而"华丽转身"或"中西合璧"的陶瓷,是十七世纪西方大量购买瓷器之前进行"自我改造"的重要方式。它们的出现,是十七、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外销订制瓷时代来临的先声。
- 李雅淳
- 关键词:中国瓷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