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儿童
  • 6篇教学
  • 5篇腭裂
  • 5篇口腔
  • 5篇口腔医学
  • 5篇唇腭裂
  • 4篇综合征
  • 3篇乳牙
  • 3篇龋齿
  • 3篇儿童口腔
  • 3篇儿童口腔医学
  • 3篇本科
  • 3篇本科生
  • 3篇本科生教学
  • 2篇单侧
  • 2篇单侧完全性唇...
  • 2篇学龄
  • 2篇牙齿发育
  • 2篇牙齿发育异常
  • 2篇医患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0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19篇李静
  • 8篇葛立宏
  • 4篇郭怡丹
  • 3篇王文君
  • 3篇秦满
  • 2篇刘鹤
  • 2篇胡永华
  • 2篇周治波
  • 2篇马莲
  • 2篇吴晓冉
  • 2篇吴涛
  • 2篇朱洪平
  • 2篇张笋
  • 2篇赵双云
  • 2篇朱俊霞
  • 2篇夏斌
  • 2篇王梦莹
  • 2篇李文
  • 2篇王家盛
  • 2篇姚睿

传媒

  • 4篇现代口腔医学...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中国口腔医学...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第七次全国儿...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口腔医学PBL教学病例的编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是在儿童牙外伤生产实习中引入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利用自行编制的教学病例进行讨论学习,为PBL教学推广摸索经验。在临床工作中收集牙外伤病例建立素材库,通过分类,整理和筛选,以冠折类外伤病例为基础编制了教学病例,学生实习指导和教师参考用书。通过2轮学生使用逐渐完善。在学习中发现教学病例涵盖了牙外伤基本知识点,使用效果较好,为其他专题教学病例编制积累了经验。
张笋李静赵双云葛立宏
关键词:教学病例儿童口腔医学牙外伤
学龄前儿童可摘局部义齿的应用:2例报告
2005年
对于牙齿早失的学龄前儿童,为了避免出现心理、发音或吞咽等问题,经常使用可摘局部义齿。本文报告了2例多个乳牙早失的学龄前儿童,目的是通过使用可摘局部义齿,促进上下颌骨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及引导恒磨牙的萌出。2个患儿使用了丙烯酸树脂制作的可摘式义齿,带有一个特殊的S-形金属导杆,以引导第一恒磨牙的萌出。这种义齿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要进行调整。通过对早失牙齿的恢复,一些口腔功能得以重建,上下颌骨的发育得到促进,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的社交活动得以发展。对于多个牙齿早失的学龄前儿童,使用可摘局部义齿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AntoniaDominguezT.Aznar李静马文利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义齿吞咽困难牙根
虚拟操作训练系统在儿童口腔医学本科生乳磨牙髓腔冠部预备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虚拟操作训练在儿童口腔医学本科生乳磨牙髓腔冠部预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生共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虚拟教学组(试验组)和仿头模教学组(对照组),培训练习后进行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虚拟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某些技术要点。学生普遍认可虚拟训练,多数学生认为仿头模练习对提高操作水平帮助更大。结论:虚拟操作训练可辅助传统教学,未来仍需不断改进完善。
徐赫王文君郭怡丹吴晓冉李静
关键词:儿童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
在乳牙预成冠教学中应用两种不同操作评分方法的效果探讨
2010年
目的:评价两种评分方法在乳牙预成冠操作中的效果。方法:将学生分为甲乙两组进行牙体预备。甲组由教师和学生分别使用方法A进行评分;乙组由教师分别使用方法A和B进行评分。结果:甲组师生之间各项评分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对邻牙保护这一项评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两种评分方法之间存在极高的相关性。结论:两种评分方法均可有效指导学生对预成冠牙体预备的基本操作。方法A更为简便易行。
李静赵双云
关键词:牙体预备评分标准
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恒牙发育异常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经回顾性研究了解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恒牙发育异常的情况。方法收集244例植骨期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记录和统计分析恒牙发育异常。结果在本研究中各种恒牙异常的发生率为:先天缺失163例(269颗)(163/244,66.8%),最常累及的牙位是上颌侧切牙;畸形牙82例(85颗)(82/244,33.6%),绝大多数为上颌侧切牙的小牙畸形;额外牙12例(12颗)(12/244,4.9%),多发生于裂区,表现为畸形小牙。牙位发育异常的性别比较发现,非裂侧上颌仅侧切牙缺失,男性高于女性(P〈0.05)。裂侧的先天缺牙、额外牙和畸形牙的发生率均高于非裂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颌均有相同发现。结论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各类牙齿发育异常的患病率均高于健康人群。裂侧的牙齿发育异常较非裂侧更为多见。
范新新李静葛立宏马莲
关键词:唇裂腭裂牙缺失
SIMROID机器人在口腔医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本研究利用SIMROID机器人将接诊流程模式化应用于本科生教学培训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以6岁患儿局部浸润麻醉下拔除下颌滞留的乳中切牙为蓝本,编撰人机交互的医患沟通和行为管理脚本,将机器人的应答和相应头部、手部的动作导入SIMROID机器人。在课堂借助PPT讲解儿童口腔科的医患沟通和行为管理后,将82名口腔医学大学四年级医学生随机分成机器人组(实验组)和同伴练习组(对照组),之后两组互换。实习结束后,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结果:学生认为机器人的外形与真人还是有一定差距(P<0.001),而在模拟临床突发情况时机器人表现更好(P=0.001);使用同伴沟通更能考虑到患者的疼痛感受(P=0.001)。结论:本研究利用SIMROID机器人完成儿童口腔局部浸润麻醉时“标准病人”的建立,尝试情景化临床思维训练和医患沟通、行为管理教学的新途径,为进一步开展和推广机器人模拟临床教学奠定了基础。
王旭夏斌郭怡丹田靖姜玺军余湜李静
关键词:本科生教学医患沟通行为管理局部浸润麻醉
张家口市南营坊社区学龄儿童龋病调查分析
2012年
目的达到促进社区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取南营坊社区6-12岁儿童1850名,其中男914名,女936名。在自然光线下使用平面口镜和探针进行龋、失、补牙数检查。调查前进行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诊断标准采用1997年WHO制定的龋病诊断标准。由研究对象的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在儿童接受口腔检查前完成并收回。结果张家口市南营坊社区6~12岁学龄儿童患龋率为61.84%,龋均为3.48,充填率为7.13%。结论张家口市南营坊社区学龄儿童患龋状况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患龋率高,流行程度重,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欠缺。
张志昱李静
关键词:学龄儿童龋齿
北京市幼儿园3~4岁儿童龋齿活动性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调查北京市幼儿园3~4岁幼儿龋的患病情况,了解该年龄组儿童患龋的特点;并通过龋齿活动性实验研究,揭示这部分儿童口腔中细菌的产酸能力与龋齿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市5所幼儿园3~4岁的207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行龋齿检查并采集菌斑和软垢混合样本进行龋活动性(Cariostat,Sankin Co,Tokyo)检查。结果该年龄组儿童患龋率为47.34%;龋均dmft(s):1.96±2,92(2.96±5.10),dt(s)=1,84±2.77(2.82±4,92);患龋儿童的龋均为dmft(s):4.14±3.00(6.24±5.88),dt(s)=3,90±2.86(5,94±5.70);其中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患儿53名,SECC发病率为25.60%;龋齿活动性比较,发现患龋组与无龋组在Cariostat值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年龄组儿童一旦患龋累及牙齿和牙面多,但是治疗率很低;患龋组比无龋组龋齿活动性高。使用Cariostat龋齿活动检测有助于筛选龋齿易感者。
李静秦满谢盼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先心病儿童龋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病房100例2~15岁先心病儿童进行患龋状况调查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统计分析龋齿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先心病儿童乳牙列及混合牙列期龋患率为57.6%和54.2%,5岁组龋均为3.94,非青紫型儿童龋失补牙数大于青紫型儿童(P=0.014)。结论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先心病儿童乳牙列及混合牙列期龋患率高,龋齿充填率低。进食含糖类食品频率低的儿童龋齿发病率低,受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孩子口内的龋齿少。
臧滔李静葛立宏王文君吕亚林肖燕燕金梅郭红革赵晨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龋齿
基于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探索新生突变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关联
2022年
目的:在中国人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NSCL/P)核心家系中,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探索与NSCL/P发病相关的新生突变位点。方法:对22个中国NSCL/P核心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采用基因组分析工具包(Genome Analysis ToolKit,GATK)通过对比亲代与子代同一位点的等位基因识别新生突变位点,采用SnpEff软件对位点进行功能注释。对新生突变位点进行富集分析,检验全外显子区域内存在的新生突变数量是否高于预期值,以及是否存在包含新生突变数量显著高于预期值的基因。通过查阅文献总结既往研究提示与NSCL/P发病存在较强证据支持的基因,根据注释信息筛选能够引起蛋白质改变的新生突变位点,对该类位点所在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NSCL/P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分析。利用R软件的denovolyzeR包进行富集分析(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P=0.05/n,n为基因个数)。利用STRING数据库预测新生突变所在基因与已知NSCL/P致病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得到的位点中共有339908个位点通过质量控制,经GATK软件比对共筛选出345个高置信度新生突变,其中错义突变44个,无义突变1个,经典剪接位点2个,同义突变20个,内含子区或基因间区位点278个。富集分析显示,全外显子组中引起蛋白质改变的新生突变数量显著高于预期值(P<0.05),KRTCAP2、HMCN2、ANKRD36C、ADGRL2和DIPK2A 5个基因所含的新生突变位点高于预期(P<0.05/(2×19618))。蛋白质交互作用分析纳入46个包含能够引起蛋白质序列改变的新生突变所在的基因及13个既往研究提示与NSCL/P存在关联的基因,两类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之间存在6组交互作用,其中RGPD4与SUMO1编码的蛋白质的交互作用证据可信度最高,STRING数据库交互作用评分为0.868。结论:研究为NSCL/P的发病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携
陈曦王斯悦薛恩慈王雪珩彭和香范梦王梦莹武轶群秦雪英李劲吴涛朱洪平李静周治波陈大方胡永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