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临床怀疑颅脑损伤的新生儿,进行超声检查,以CT诊断结果为标准,对超声提示颅脑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将CT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8.67%,漏诊新生儿0例,漏诊率为0.00%,误诊新生儿2例,误诊率为1.33%。结论: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静杨振冬
- 关键词:超声检查
- 胎儿下消化道及会阴部畸形超声筛查漏诊或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胎儿下消化道及会阴部畸形超声检查漏诊或误诊原因。方法:对17例经尸检、产后体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下消化道及会阴部畸形胎儿的产前超声检查图像进行分析,计算超声诊断的正确率,并分析漏诊或误诊的原因。结果:17例下消化道闭锁及会阴异常的病例中,产前超声检查检出并诊断正确11例,诊断正确率64.7%(11/17),误诊1例,漏诊5例;误诊1例是将外生殖器阴茎短小误诊为尿道下裂,漏诊的5例包括肛门闭锁无肛门合并直肠阴道瘘1例,肛门闭锁有肛门合并尿道下裂直肠尿道瘘1例,骶尾骨部分缺如合并肛门闭锁直肠阴道瘘1例,肛门闭锁合并尿道下裂及会阴直肠瘘1例,肛门闭锁有肛门中孕期检查未发现,晚孕期检查发现1例。结论:中孕期及晚孕期胎儿下消化道及会阴部畸形的漏诊或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检查者检查时不熟悉该检查部位结构特点,另外检查部位不易暴露及部分疾病有一定的发展过程。
- 王文荣宋杰东王文清刘瑞明张云李静
- 关键词:胎儿超声筛查下消化道会阴漏诊误诊
- 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监测效果及对盆底康复治疗的指导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监测效果及对盆底康复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119例产后42 d发现的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情况分为初产妇组(n=59)和经产妇组(n=60)。比较两组及不同分娩方式患者盆底超声参数,所有患者均行盆底康复治疗,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分析各参数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经产妇组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均高于初产妇组(P<0.05);两组中自然分娩孕妇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均高于剖宫产孕妇(P<0.05);疗效不佳的PFD患者治疗前的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均高于疗效良好的患者(P<0.05)。治疗前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预测PFD患者盆底康复疗效不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0.771、0.732、0.703。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可监测PFD病情,且能为临床预测盆底康复疗效、判断疾病转归提供参考。
- 李静刘瑞明王文荣朱媛李仰懿彭娜娜杨振冬
-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超声自然分娩盆底康复治疗
- 细针穿刺活检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后获得常规病理结果的101个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诊断为可疑恶性结节,并同时行FNAB及BRAF-V600E基因检测,以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不同方法单独和联合运用对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获得术后病理结果的100例患者101个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中,良性21例,恶性80例。BRAF-V600E基因突变型结节75个,其中FNAB诊断阳性结节70个,阴性结节5个。BRAF-V600E基因野生型结节26个,其中FNAB诊断阳性结节9个,阴性结节17个。FNAB对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70%、80.95%,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50%、95.24%,FNAB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59%、100.00%。结论:FNAB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能够提高对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尤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异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振冬杨恒黄红梅叶新华李静
- 关键词: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结节
- 盆底实时超声检测尿道内口漏斗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诊断价值
- 2022年
- 目的分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盆底实时超声检测尿道内口漏斗的诊断结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诊断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6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检查的健康女性65名作为对照组,均接受盆底实时超声检测。记录对比两组进行Valsalva动作时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测量两组尿道内口漏斗的深度与宽度,归纳总结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超声影像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Valsalva动作时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漏斗宽度(3.06±0.15)mm、深度(4.13±0.21)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38、81.288,P<0.05)。结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通过盆底实时超声检测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能够为临床提供影像支持数据,提倡运用推广。
- 李静朱媛李仰懿彭娜娜刘瑞明杨振冬
- 关键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 不同避孕方式对女性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与避孕套避孕对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云港地区孕产保健系统中各级医院住院分娩且生育二孩的1503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按照孕前采取的避孕措施不同,将其分为IUD组(n=7452,孕前采取IUD者)和避孕套组(n=7579,孕前采取避孕套者)。于2019年1月30日至2020年11月30日,对2组受试者完成再生育基线调查、生育二孩后第1次随访及数据资料汇总,观察2组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经过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查批号:LYG-MEP202101)。结果:①2组孕妇年龄、职业、人体质量指数(BMI)、流产次数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不同年龄、流产次数、第1胎分娩方式及避孕时间育龄妇女的再受孕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在停用避孕措施后的6、12、18、24个月内的累计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育龄妇女再次受孕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HR=1.063,95%CI:1.027~1.101,P<0.05),体重指数<18.5 kg/m^(2)(HR=0.867,95%CI:0.802~0.938,P<0.001),体重指数≥24.0 kg/m^(2)(HR=1.265,95%CI:1.054~1.519,P<0.05),流产次数为1~2次(HR=1.439,95%CI:1.349~1.534,P<0.001),流产次数为≥3次(HR=1.352,95%CI:1.268~1.441,P<0.001),均是影响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育龄妇女应避免高龄妊娠、合理控制体重和减少人工终止妊娠术次数。正确使用IUD,对于取出IUD后育龄妇女再次受孕无影响。
- 沈立平龙驭云杨月华张敏许阳赵亚丽李静张昀江世文孙志明
- 关键词:宫内避孕器避孕套妊娠次数剖宫产术孕妇
-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分析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8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产后妇女280例为对照组,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5月—2021年5月,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盆底超声检查,以两组膀胱颈旋转角(θ)、尿道膀胱后角(As、Ar)、膀胱颈移动度(Mu)、膀胱颈与耻骨联合后下缘的距离(Ds、Dr)、尿道内口漏斗形成为观察指标,并统计对比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θ、As、Ar、Mu、Ds、Dr数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为21.43%(60/280),高于对照组的14.29%(40/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0,P<0.05)。结论: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应用盆底超声检查,能够有效体现产妇膀胱支持结构与功能、尿道内口情况,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朱媛李静
-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超声指标
- 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再于同期纳入50例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依次对两组患者进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对不同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患者中存在关节病变数71个,对照组患者中存在关节病变数74个,观察组检出痛风石、韧带内高回声点、关节内高回声点率高于对照组,检出双边征、骨侵蚀、腱鞘炎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建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用。
- 杨振冬李静杨恒黄红梅李亮李艳艳
- 关键词:超声痛风性关节炎
- 超声征象评分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率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超声征象评分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期间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进行产前检查的8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金标准),以是否存在胎盘植入分为植入组(观察组,n=43)和未植入组(对照组,n=43),两组孕妇均通过产前超声检查进行超声征象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征象及评分、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超声征象评分为(4.26±1.15)分,对照组评分为(0.88±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51,P<0.05)。观察组产妇胎盘增厚、子宫肌层最薄处<2 mm、宫颈膨大以及胎盘后间隙部分或完全消失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60、9.161、9.241、22.744,P<0.05)。超声征象评分诊断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与临床病理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30)。结论通过超声征象评分诊断胎盘植入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能够为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 朱媛李静荣朦朦
- 关键词:胎盘植入超声检查产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