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萍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共存中-重度OSAHS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金属酶蛋白-9(MMP-9)在共存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外周血中的水平及运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 CPAP)治疗后其水平变化,并随访观察其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再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8例,2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中TNF-α与MMP-9含量。应用Apnea Link TM仪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监测,给予其中29例共存中-重度OSAHS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n CPAP治疗3个月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并长期随访观察患者ICVD再发情况。结果共存中-重度OSAHS缺血性脑血管病组MMP-9水平明显高于非OSAHS组及对照组,运用n CPAP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尤其在运用n CPAP 3个月内ICVD再发例数明显下降。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炎症反应,而OSAHS可加重其炎性反应,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脑血管病再发生。运用n CPAP治疗中-重度OSAHS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可降低其外周血MMP-9的水平,降低ICVD再发。
- 袁冰赵青孙梅林杨亚萍孙丽蕊石鑫台立稳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炎性因子
- 自体血注入法大鼠脑出血模型建立的制作技巧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自体血注入法大鼠脑出血模型建立的制作技巧。方法:应用立体定向仪,用大鼠尾动脉不抗凝动脉血缓慢注入大鼠尾状核,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通过对其行为学观察,评价模型建立的稳定性。结果:对200只SD大鼠制作脑出血模型,成功率为85%。结论:自体血注入法可用于制作脑出血动物模型。
- 杨亚萍刘晓鹏台立稳
- 关键词:脑出血
- 伴深感觉障碍及束带感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一例
- 2011年
- 病历摘要:女,73岁。主因四肢麻木10个月,加重伴无力4个月,于2010年11月9日入院。缘于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远端麻木,逐渐加重并伴有胸部紧缩感,且走路时“如踩棉花感”,症状逐渐加重。4个月前出现四肢无力,以远端为主,双手握力差,上台阶时费力,
- 台立稳苏旭东刘林林王征杨亚萍
- 关键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
- 地塞米松血肿腔内注入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血肿腔内注入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水通道蛋白4(AQP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自体尾动脉血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8只,分别于48h、3d、7d断头取脑,每个时间点各6只,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出血灶周围AQP4、TNF-α、IL-10含量变化。结果①治疗组AQP4、TNF-α阳性细胞数百分比较脑出血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IL-10阳性细胞数百分比较脑出血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脑水肿含量较脑出血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血肿腔内注射可以减少出血灶周围AQP4、TNF-α的表达,增加出血灶周围IL-10的表达。
- 刘晓鹏杨亚萍王征杨欣儒焦俊萍刘健
- 关键词:地塞米松脑出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