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 作品数:3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理学更多>>
- 鹿茸由RBPMS介导的microRNA及其应用
- 鹿茸由RBPMS介导的microRNA及其应用,它涉及一种小RNA(microRNA),本发明提供了来源于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鹿茸茸皮并对细胞迁移和增殖起促进作用的因子,其命名为:microRNA P...
- 郑冬刘学东姚茂林 付蓝仪吴尽杨帆 裴欣 杨天雄 吴玄烨 武世瑶
- 一种基于协同优化网络的肺结节分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协同优化网络的肺结节分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把原始样本数据x输入到表示分割网络S中,训练分割网络的分割能力以生成带标签的数据y<Sub>1</Sub>;2:将带标签的样本数据y输入到生成器G中,将...
- 郭继峰杨帆马志强庞志奇孙文博
- 磨盘山水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滨岸缓冲带优化研究
-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遭遇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取了哈尔滨市饮用水源地-磨盘山水库为背景,试验共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植物筛选试验,研究不同...
- 杨帆
- 关键词:水源地污染滨岸缓冲带
- 锈菌侵染后欧美杂交杨Pnd-cat抑制过氧化氢积累
- 2018年
- 为了探究欧美杂交杨(Populus nigra×P.deltoides)抗病性丧失的机制,研究了锈菌侵染感病树种欧美杂交杨过程中过氧化氢酶基因的表达。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欧美杂交杨cat基因(Pndcat),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验Pnd-cat在锈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对接种锈菌的欧美杂交杨叶片进行DAB染色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的H_2O_2质量摩尔浓度。结果表明:欧美杂交杨Pnd-ca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包含353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46,相对分子质量为41 211.73 Da。Q-PCR和H_2O_2质量摩尔浓度测定结果显示,Pnd-cat表达量曲线与H_2O_2质量摩尔浓度曲线变化趋势相反,表明锈菌定殖后欧美杂交杨Pnd-cat基因表达量上调抑制H_2O_2的积累。可见,锈菌侵染后Pnd-cat表达量上调导致H_2O_2质量摩尔浓度较低,HR和PCD抗性反应未被激活,从而使欧美杂交杨对锈菌的抗性降低。
- 王佳楠曹景鑫陈俏丽崔晓杨帆黄麒王峰李丹蕾
- 关键词:过氧化氢基因克隆落叶松-杨栅锈菌
- 一种用于摘梨的简易机械手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摘梨的简易机械手,包括可移动装置、可升降底盘、控制伸缩的机械臂、用来剪切采摘的机械手爪;圆周电机控制机械臂的转向实现摘梨角度的确定;可升降底盘作为第一级摘梨高度控制,通过带锁止机构的铰链锁止其转动,...
- 吴鹏郑昊秦硕张铎杨帆
- 文献传递
- 耦合时滞Volterra模型的多重周期解分析
- 2009年
- 利用泛函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多重分支解的分支性,同时利用对称群理论给出了锁相周期解的分支性.
- 杨帆徐晓峰张春蕊
- 关键词:时滞稳定性多重周期解
- 一种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内网子系统和外网子系统,内网子系统和外网子系统之间通过网匣相连接;内网子系统包括监测计算机、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服务器、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应用服务器、交换机和内网防火墙设备...
- 姜广顺郑君马天顾佳音齐进哲华彦杨帆
- 文献传递
- 食饵有感染的时滞三维捕食-被捕食模型稳定性分析(英文)被引量:3
- 2010年
- 食饵具有感染率的捕食-被捕食系统可以用来解释生命科学中的很多现象,该问题已经被很多学者研究。在人口动力学中,收获率对物种有重要的影响。研究了一类具有收获的食饵有感染的时滞三维捕食-被捕食模型的稳定性,同时发现当参数经过一系列临界值时,系统产生Hopf分支现象。数值仿真证明了理论结果。
- 杨帆张春蕊
- 关键词:时滞微分方程HOPF分支周期解
- 舒泰与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对兔麻醉效果比较分析
- (目的)为了比较舒泰与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对兔麻醉效果,(方法)将12只健康成年大白兔分为2组,每组6只,其中舒泰右美组静脉注射舒泰50 (15 mg·kg)后肌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02mg·kg);舒泰丙泊酚组静脉...
- 李响杨帆李佳琛焦智慧
- 关键词:丙泊酚麻醉效果
- 松材线虫Bx-TIMP克隆及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探究Bx-TIMP基因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致病过程中的功能,对Bx-TIMP基因进行克隆及分析,并验证基因沉默后松材线虫致病性变化。PCR法克隆Bx-TIMP,应用TMHMM 2.0 server和SignalP 4.1 Server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确定该基因在松材线虫体内表达部位;应用RNAi技术,分析沉默该基因后松材线虫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致病性变化。该基因CDS区全长363 bp,编码12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域及信号肽。原位杂交表明该基因在松材线虫食道腺中表达。基因沉默后,松材线虫对红松致病性减弱。结果表明,Bx-TIMP为效应因子基因,与松材线虫致病性相关。本研究揭示Bx-TIMP基因是松材线虫危害松树致使其发病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明确松材线虫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为研发松材线虫的防治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 杨帆杨帆舒红姜生伟王佳楠李丹蕾
- 关键词:松材线虫基因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