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栋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诊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溶栓
  • 3篇溶栓治疗
  • 2篇动脉
  • 2篇尿激酶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激酶
  • 2篇急诊溶栓
  • 1篇弹簧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压迫止血
  • 1篇压迫止血器
  • 1篇止血

机构

  • 8篇巴彦淖尔市医...

作者

  • 8篇杨志栋
  • 6篇高雯
  • 3篇张庆华
  • 3篇张海梅
  • 3篇马贺
  • 3篇张宁
  • 2篇王建
  • 2篇董文甫
  • 2篇董海德
  • 2篇苏文军
  • 2篇金洋
  • 1篇刘美云
  • 1篇王健
  • 1篇郭曙军
  • 1篇刘亮
  • 1篇刘永俊
  • 1篇靳二东

传媒

  • 2篇疾病监测与控...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术后护理用消肿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护理用消肿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架,且支架顶部的中间设置有水箱,所述支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电机,且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
郭曙军武新民马贺杨志栋
文献传递
急诊溶栓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症,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AMI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急性坏死.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产生了新鲜血栓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由此产生的心律失常和泵衰竭是AMI住院病死率的主要原因.AMI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改善AMI的预后,溶栓越早获益越大,最好在接诊后立即进行.现对153例AMI病人的急诊溶栓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高雯马贺张庆华苏文军金洋董海德王建杨志栋
关键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6
2016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210例,其中女性58例,男性152例。在患者行PCI术前1 d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是否在职、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合并症种类,采用健康调查表SF-36(SF-36)及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进行问卷调查,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将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积分进行对比,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改变的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97份,应答率93.8%。与支架置入术前相比,SAQ除治疗满意程度这一维度外,其他四个维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的术后评分均比术前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调查表SF-36显示,术后各个维度的评分均比术前高,且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前与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变化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和合并症的数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合并症数量与SF-36及SAQ总评分均有关,是SF-36及SAQ总评分的影响因素,而是否方便就医如交通便利是影响SAQ总评分的影响因素,方便就医是SAQ的促进因素(P<0.05)。结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可减少心绞痛发生,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年龄、文化程度和合并症的数量是C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张海梅刘亮杨志栋高雯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F-36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与重组链激酶急诊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尿激酶与重组链激酶溶栓再通率。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符合静脉溶栓要求的AMI病人120例,入院后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重组链激酶溶栓开通率高于尿激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链激酶比尿激酶更值得在STEA-MI溶栓治疗中临床推广使用。
张宁苏文军高雯张庆华金洋王建杨志栋
关键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
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术后不同方法止血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点使用常规加压法与桡动脉止血器法在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术后止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Allen,s实验确定为阳性的患者2486例按止血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两种止血器及绷带加压包扎止血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止血方法的操作时间、压迫止血总时间、术后2h内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止血器组在操作时间、压迫止血的总时间、术后2h内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绷带组,两种压迫止血器基本相同。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后应用止血器止血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副作用少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王健张宁董文甫杨志栋刘永俊高雯
关键词: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压迫止血器
一种急诊科用听诊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听诊器,包括听诊器本体,所述听诊器本体右端活动连接有套盒,所述听诊器本体右端固定连接有听诊头,所述套盒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套盒侧表面套接有外盒,所述外盒内部活...
杨志栋张海梅刘美云
文献传递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择期PCI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是否为发病12小时以内行PCI治疗分为急诊PCI组(30例),择期PCI组(45例),比较两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术后1月平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急诊PCI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术后1月平均射血分数提高,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张庆华张宁杨志栋董海德高雯
关键词:急诊PCI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尿激酶、瑞替普酶(r-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再通率、再通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01~2011-12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81例,其中95例病人符合溶栓标准,将其分为尿激酶组、瑞替普酶组,观察其再通率、再通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使用尿激酶、瑞替普酶溶栓剂溶栓后再通率分别为72.59%、9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42,P=0.004),使用两种溶栓剂溶栓再通时间分别为1.43±0.31h、0.89±0.18 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92,P=0.000)。结论:使用瑞替普酶溶栓再通率高,溶栓再通时间短、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马贺高雯杨志栋张海梅董文甫靳二东
关键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