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梅
- 作品数:27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马克思主义哲学党性的旗帜——纪念《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出版100周年被引量:1
- 2009年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列宁在这部著作中高举战斗唯物主义的旗帜,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性传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这一著作出版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继续发扬战斗唯物主义的精神,以指导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 杨晓梅
- 关键词: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党性
- 学者的诗人情怀——读王向峰诗集《梦在天涯》
- 2013年
- 《梦在天涯》是王向峰的诗集之一。全书共分九辑,收诗一百五十余首,大体上可分为亲情、乡吟、赠友、览胜、感物五大类。亲情诗主要抒发对家与国的思念,情真意切;乡吟诗面对故乡景象抚今追昔,感慨良多;赠友诗题材丰富,热情诚挚;览胜诗情理并茂,情景交融;感物诗格调明朗、乐观向上。诗集在形式上新旧体互见,每首诗的体式都以题材和诗情而定,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 杨晓梅冷月
- 试论科学价值观与青年人才的素质培养被引量:2
- 2001年
-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对青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的价值观对提高青年人才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必须重视青年价值观教育。
- 杨晓梅
- 关键词:科学价值观价值观青年人才马克思主义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和谐体育内涵释义
- 2010年
- 和谐体育的内涵是和谐体育理论研究的基石。没有对和谐体育内涵的清晰把握,就不可能展开对和谐体育的深层次理论研究,更不可能使和谐体育理论成为和谐体育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指针要求,概括出:内部系统相互协调、与外部环境相互适应、以促进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和谐体育内涵,阐述了和谐体育必然是法治有序、公平竞赛、拼搏进取、团结友爱、充满活力、与自然环境和谐的体育。
- 杨晓梅闫旭峰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体育
- 尴尬生存与无望挣扎——论石杰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 2010年
- 石杰对知识分子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表现知识分子的人生遭遇和精神世界是其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基本主题。作品从性的角度表现了自新时期以来的历史变迁中知识分子思想观念的变化,暴露了知识分子性格的虚伪、懦弱和自私;从妒忌、猜疑等心理、行为层面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劣根性,并给予了辛辣的嘲讽和否定;正直的知识分子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生境遇更让人体味到其生存的困窘和挣扎的无望,痛惜于当下人文精神在知识分子群体中的缺失,尤其对原因的挖掘已经不仅限于社会和生活层面,而是进入到人本视域,具有明显的终极关怀和哲学意义。
- 杨晓梅
- 关键词:小说人性知识分子
- 论社会体育指导员道德
- <正>蓬勃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使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道德素质的高低,与社会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正常活动秩序的维护、参与者之间关系的协调、良好社会体育风气的形成直接相关联。...
- 阎旭峰杨晓梅
- 文献传递
- HK公司质保部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迫在眉睫。HK公司作为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新的产品技术、工艺技术...
- 杨晓梅
- 关键词:在职员工
- 论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多元主体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用"社会组织"新称谓取代"民间组织",两者大同小异,并没有实质区别。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组织开始兴起并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当前,只有多元的社会建设主体才能满足社会现实需求。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具有公共产品提供、社会利益表达和矛盾调整等作用。社会组织在我国主体作用不明显有多重原因,因而发展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建设主体力量,需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法律体系,政府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搞好自身建设。
- 杨晓梅
-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建设
- 在历史中书写人的悲剧——论石杰的小说创作
- 2010年
- 石杰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对历史状况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体现为三种艺术形态:社会的贫困落后与人的生存需求相矛盾导致的人的存在的悲剧;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道德品质相背离导致的人的存在的悲剧;现代文明的发展对人性的戕害导致的人的存在的悲剧。这三种形态在思想深度上呈递进趋势。它们既扩大了文本的思考空间,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张力,表现出一个作家理性的、清醒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杨晓梅
- 关键词:小说悲剧
-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理论历程及实践
- 2011年
-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从重视单纯的经济增长,到重视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再到重视人与社会的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
- 杨晓梅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建设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