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福珍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煤炭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聚煤
  • 3篇盆地
  • 2篇平庄盆地
  • 2篇煤系
  • 2篇聚煤规律
  • 2篇聚煤环境
  • 2篇沉积环境
  • 1篇大兴矿
  • 1篇地层
  • 1篇找煤
  • 1篇找煤远景
  • 1篇石流
  • 1篇铁法盆地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露天
  • 1篇露天矿
  • 1篇露天矿区
  • 1篇煤层
  • 1篇煤矿

机构

  • 4篇阜新矿业学院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6篇杨福珍
  • 6篇王宇林
  • 1篇张学义
  • 1篇刘志刚
  • 1篇邵靖邦
  • 1篇蒋伟农
  • 1篇于连喜
  • 1篇高明泽
  • 1篇高常青

传媒

  • 2篇中国煤田地质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辽宁地质
  • 1篇阜新矿业学院...
  • 1篇东北煤炭技术

年份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平庄盆地五家矿区煤系沉积环境被引量:1
1996年
沉积相分析表明,平庄盆地五家矿区煤系由湖泊体系、扇三角洲体系、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和湖泊三角洲体系构成。其沉积环境演化经历了湖泊扩张、迅速萎缩、缓慢淤浅、消亡(冲积扇—辫状河为主要地理景观)4个阶段。湖泊缓慢淤浅阶段的湖滨和扇三角洲平原是聚煤的主要环境。
王宇林杨福珍
关键词:煤系聚煤环境平庄盆地地层
平庄煤田聚煤环境及找煤远景被引量:1
1994年
在对平庄煤田进行聚煤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某些聚煤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对矿区外围和煤田深部进行了预测,提出了远景评价意见。
王宇林杨福珍于连喜高明泽
关键词:聚煤规律煤矿
铁法煤田大兴矿煤层中的沟谷型泥石流被引量:3
1994年
作者以“将今论古”的方法对铁法矿区大兴矿出现的“石隔”进行了深化研究,最终确定“石隔”是混杂堆积─泥石流体。并在论述其形成机制、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沟谷型泥石流的过程模式。同时,还初步地对其分布进行了预测。
张学义王宇林杨福珍高常青
关键词:煤田煤层泥石流
平庄西露天矿区元宝山组沉积体系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运用现代沉积学原理和方法.以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基础,把西露天矿区元宝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湖泊三角洲体系和扇三角洲体系、冲积扇体系、曲流河体系、辫状河体系.比较详细地剖析了各沉积体系的构成、特征,再现了聚煤期及其前后的沉积环境演化。
杨福珍王宇林高明泽
关键词:露天矿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聚积环境背景及聚煤特征被引量:4
1996年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是在冲积扇前网结河-湖缘三角洲-湖泊环境组合背景上大面积泥炭沼泽化而形成的。聚煤环境有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湖滨泥炭沼泽、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和网结河湿地泥炭沼泽。其中,湖滨和湖缘三角洲平原的泥炭沼泽垂向叠加地段构成北部富煤带的主体。
王宇林杨福珍高常青蒋伟农
关键词:铁法盆地沉积环境聚煤特征煤矿床
平庄盆地充填沉积特征和聚煤规律被引量:8
1994年
根据地层和构造形迹发育特点,简述了平庄盆地诞生、成长及消亡的演化历史。从岩性、粒度分析、垂向层序、沉积断面结构、砂砾岩体几何形态等方面论述了盆地晚中生代充填沉积相的5种类型、各沉积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盆地含煤地层——下白里统古园组、元宝山组的沉积环境。指出了聚煤构造、沉积环境拉煤的规律及找煤远景区段。
王宇林刘志刚邵靖邦杨福珍于连喜高明泽
关键词:平庄盆地煤系聚煤规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