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菊华

作品数:119 被引量:3,600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经济管理
  • 83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9篇流动人口
  • 13篇生育政策
  • 12篇家庭
  • 11篇人口
  • 10篇性别比
  • 10篇社会
  • 10篇社会融合
  • 9篇出生性别
  • 9篇出生性别比
  • 7篇性别差异
  • 7篇生育意愿
  • 7篇老年
  • 6篇生育水平
  • 6篇生育行为
  • 6篇贫困
  • 6篇户籍
  • 5篇人口学
  • 5篇人口转变
  • 5篇社会融入
  • 5篇生育

机构

  • 1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中国建设银行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人口与发...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 1篇卫生部统计信...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布朗大学
  • 1篇广元中学

作者

  • 117篇杨菊华
  • 5篇张娇娇
  • 4篇陈志光
  • 3篇谢永飞
  • 3篇吴敏
  • 2篇陈传波
  • 2篇李红娟
  • 2篇姜向群
  • 2篇朱格
  • 1篇张莹
  • 1篇王毅杰
  • 1篇罗迈
  • 1篇张钊
  • 1篇施春景
  • 1篇李路路
  • 1篇段成荣
  • 1篇陈友华
  • 1篇翟振武
  • 1篇苗国
  • 1篇覃民

传媒

  • 15篇人口研究
  • 12篇妇女研究论丛
  • 8篇人口与发展
  • 7篇人口学刊
  • 6篇人口与经济
  • 4篇中国人口科学
  • 4篇中国卫生政策...
  • 3篇山东社会科学
  • 3篇江苏行政学院...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市场与人口分...
  • 2篇学海
  • 2篇教育与经济
  • 2篇社会科学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学术研究
  • 2篇探索
  • 2篇南京人口管理...
  • 2篇时代金融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年份

  • 12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79
2008年
文章描述了生育意愿抉择理论,介绍了欧美及中国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分析了二者悖离的原因,探讨了西方的研究对我国未来生育行为、生育水平和生育政策的走向的启示。
杨菊华
关键词: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生育政策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被引量:43
2014年
社会融合是国际移民和国内移民(或流动人口)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和欧盟对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高度重视,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概而言之,中国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折射出学界和政府部门在不同时期对“流动”这一人口现象、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的认识历程。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流动人口的总量、结构、特征、空间轨迹,以及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人口、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等宏观问题。19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近年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总体战略部署的推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逐渐提到研究日程,成为当前包括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公共政策、城市规划、社会保障在内的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
杨菊华王毅杰王刘飞刘传江陈友华苗国王谦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户籍国际移民时代烙印人口问题
北京市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不同代际、户籍及地区的比较被引量:54
2013年
不同代际、户籍的流动人口有着明显的差别特征,从而对北京市有着不同的认同意愿和认同结果。本文使用定量数据,基于比较视角,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认同现状、模式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流入地都有强烈的融入意愿,尽管意愿与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背离;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认同意愿显著超过其他地区流动人口,说明流动人口对北京怀有更强的期待;北京市年长流动人口比青年流动人口有着更强的认同意愿,且乡—城流动人口的认同意愿超过城—城流动人口。
杨菊华张莹陈志光
关键词:身份认同
流动时代中的流动世代:老年流动人口的多维特征分析被引量:76
2018年
在近年流动人口总体规模趋降之时,老年流动人口的数量却在上升。但是该群体要么淹没在"流动人口"、要么淹没在"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中,对该群体本体性的学术关怀还很欠缺。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地考察老年流动人口的基本样貌,系统描述该人群的多维特征。结果发现无论在个体还是家庭层面、客观还是主观意愿,老年流动人口内部均呈现出很大的分化。因人力资本、经济资本、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形成的禀赋差序,不同户籍老年流动人口之间异质性更大,农村老年流动人口具有农村人、老年人和流动者的三重弱势特征;生命历程中的累积劣势在不同年龄老年流动人口身上也较为凸显。文章还认为老年人口地域流动性的增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传统代际支持的现实投射。很多老年流动人口可能属于在地变老;也有一些老年人在退出劳动力市场后回归家庭,通过照料孙子女或提供其他家务支持而间接地贡献社会。如何让老年流动人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学术研究的一个新方位,更是新时代的社会目标之一。
杨菊华
累计劣势与老年人经济安全的性别差异:一个生命历程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借助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突出可能的性别差异,分析了老年人经济安全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差异十分突出,女性老年人的经济安全程度显著低于男性老年人;同时,女性老年人先期生命历程的累积劣势(如:缺乏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更多的务农或无业)对老年时期的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前的职业对经济安全的作用更为凸显。这表明,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福利、降低老年时期经济安全的性别差异,不能仅就老年谈老年,而需要关注女性的终身发展,特别是要消除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性别隔离。
杨菊华谢永飞
关键词:老年人口经济安全性别差异
多层模型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被引量:63
2006年
文章介绍了多层模型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并比较多层模型与普通模型的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普通模型过高地估计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及影响程度;相反,多层模型调节数据的聚类性质,其参数估计更精确,得出的结论更符合实际。
杨菊华
关键词:多层线性模型
中年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社会人口学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本文使用2004年"北京市中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健康状况调查"资料,从社会医学和社会人口学的角度比较了北京市中年高级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群之间健康水平的差异;探讨了影响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个人和社会环境因素。结果显示,其一,当以慢性疾病来衡量生理健康时,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但二者的生活质量自评没有显著差异。其二,社会人口学因素对这两方面健康的作用有同有异。工作和生活压力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但大部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因健康层面和人群而异。
杨菊华翟振武吴婷娜
关键词:知识分子健康慢性病生活质量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意愿的族群差异被引量:6
2016年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宗教性、文化性等特点,因此,他们的流动兼具跨民族文化的意义。鉴于民族关系问题的敏感性与复杂性,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中的适应、融入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且极具现实意义。而融入意愿是流动人口融入流入地社会的前提与重要路径。本文使用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族群比较的视角,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城市融入意愿差异。研究发现:各民族流动人口对流入地都有强烈的融入意愿;与汉族流动人口相比,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融入意愿更为强烈,而苗族、土家族的融入意愿略弱。这一方面说明,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入意愿确实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表明,民族文化因素已不是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意愿的重要因素。
李红娟杨菊华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民族交往民族心理
只见数字不见人: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变动趋势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职业培训是提升由正规学校教育获得的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增强流动人口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多个互补的调查数据,描述2009年以来职业培训的基本水平和变动趋势,并利用2013年最新调查数据,探讨社区层面和个体层面要素对职业培训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自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但实际上流动人口参加培训的比例很低,与社区提供的数据极不匹配,存在"只见数字不见人"的现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是否参加职业培训受到自身的人口学特征、劳动就业特征、流动特征以及社区提供的服务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流动人口的培训参与率,必须从政府、社区和个体多方面入手;只有流动人口切实感受到培训的益处,培训的动因才可实现。
杨菊华
关键词:流动人口流动特征
“代际改善”还是“故事重复”?——青年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纵向变动趋势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通过对多期人口普查和小普查数据的综合分析,本文发现:在1982-2005年间,所有人群的职业地位均得到改善,青年人的改善幅度更大;在任何时点,与年长人群相比,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始终较低,未有显著的"代际改善"特征,而传递着一定的"故事重复"信息;然而,2005年的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超过1990、2000年同类人群的职业地位。这表明,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既非显著改善、亦未完全重复,而是较为复杂,或许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截然界分。但是,社会分层的故事却依旧通过制度性和结构性要素而继续传递和再生产。
杨菊华
关键词:新生代户籍制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