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鹏武

作品数:22 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云南省气象局青年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气候
  • 4篇灾害
  • 3篇烤烟
  • 3篇风能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时空变化特征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突变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带
  • 2篇降水
  • 2篇风能资源
  • 2篇值模拟
  • 1篇低纬
  • 1篇低纬高原
  • 1篇地形
  • 1篇冻害
  • 1篇汛期

机构

  • 21篇云南省气候中...
  • 7篇云南省气象局
  • 3篇云南大学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作者

  • 22篇杨鹏武
  • 9篇杨晓鹏
  • 9篇王学锋
  • 7篇范立张
  • 6篇朱勇
  • 5篇李蒙
  • 4篇黄玮
  • 3篇周德丽
  • 2篇周建琴
  • 2篇程建刚
  • 2篇何雨芩
  • 1篇晏红明
  • 1篇吉文娟
  • 1篇任菊章
  • 1篇尹丽云
  • 1篇朱天禄
  • 1篇许迎杰
  • 1篇张秀年
  • 1篇段长春
  • 1篇姚愚

传媒

  • 4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烤烟气象灾害定量评估及预估方法
本发明属于气象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烤烟气象灾害定量评估及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烤烟观测试验对WOFOST进行本地化改进和应用检验,确定可用的模型及参数配置,准备气象数据,根据数据结合气象行业标准《烤烟气象灾害...
李蒙黄玮窦小东周建琴马思源李蕊曾厅余段长春杨鹏武
文献传递
云南省太阳能资源评价
朱勇范立张王学锋杨晓鹏杨鹏武舒康宁
该项目收集整理云南省126个气象站三十年逐日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约275万条原始记录,以及云南省7个太阳辐射站全时段逐日太阳总辐射约11.9万条原始观测记录,对以上资料进行数据审核和人工录入信息化处理,并全程进行数据质量...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普洱市宜居气候适宜性分析被引量:31
2018年
气候舒适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基于1981 2010年普洱市10个县区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季节划分、气温极值和平均气温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舒适度指数(包括温湿指数、风寒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研究了普洱市的宜居气候舒适性。结果表明:普洱市夏季90%的区域平均气温为20~24℃,仅有东部和中部少数河谷地带超过24℃;冬季90%的区域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冬半年全市最低气温低于0℃的年平均日数不足1天,夏半年全市最高气温高于35.0℃的年平均日数不足4天。因此普洱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有6~9个月的春秋宜人气候,是典型的全年"人体感觉舒适"的宜居气候区,尤以夏半年最为舒适。近10年普洱市快速增长的旅游总人数和完成的GDP进一步说明普洱市的宜居和旅游的气候适宜性。
朱涯杨鹏武段长春李蒙
关键词:气候人体舒适度适宜性
WRF_TopoWind模式对中国低纬高原高山风速模拟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使用WRF 3.6.1+最新的TopoWind方案(简称WRF_TopoWind),对地处低纬高原的滇东、滇西高山风速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所在区域的测风塔70 m高度风速进行对比,检验其对低纬高原高山风速模拟的适应性.经分析发现,从全年模拟效果来看,滇东风速变化趋势模拟得较好,而滇西的风速值模拟精度较高;从季节模拟效果来看,冬季最好,春、夏次之,秋季模拟效果比较差;有降水过程时,多数季节模拟效果比较差,无降水过程时,多数季节模拟效果比较理想;WRF_TopoWind基本适应于低纬高原的高山风电场选址、风能资源评估等工作和研究.
杨鹏武王学锋王麟朱勇
关键词:WRF低纬高原
CMIP6模式对云南区域性干旱过程的模拟评估及预估被引量:2
2023年
21世纪以来,云南频繁发生全省性干旱过程,造成严重的灾害。未来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全省性干旱过程将如何变化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基于16个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模式结果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研究了云南省区域性干旱过程历史时期的特征和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的可能变化。结果显示,适当订正后的CMIP6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近54年云南省区域干旱事件的特征,模式偏差主要表现为夏季降水偏多、10—11月降水偏少。未来54年在三种排放情景下,云南省区域性干旱过程发生次数将增加1.1~4.7次,持续日数将增加2.6~4.0日,影响范围将增加0.2~0.6站,累计强度将增加0.1~0.2。未来发生在干季内的干旱过程次数将减少,但持续日数、影响范围、累计强度都将增加;由干季延伸至雨季的干旱过程次数、持续时间、累计强度都将增加;发生在雨季内的干旱过程次数和影响范围将增加、累计强度将减小。滇西北、滇东北等受干旱过程影响较轻的地区未来也将更容易受到干旱过程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未来云南省全省性干旱过程将加强。
罗蒙徐非李蒙马思源杨鹏武杨鹏武
不同冷暖背景下影响云南冬季温度异常的环流特征
2024年
利用1961—2019年云南省122站逐月气温、ERA5再分析和大气环流指数等资料,首先分析了云南省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表明云南冬季气温存在显著的增暖趋势,1996年的暖突变之前为冷期,之后为暖期。进一步分析冷期和暖期背景下冷、暖异常年的环流差异,发现不同背景下冷(暖)事件发生时大气环流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暖期背景下冷事件(WC)发生时东亚东部强冷空气活动特征比冷期背景下的冷事件(CC)显著,而冷期背景下暖事件(CW)发生时呈现的冷空气偏弱和西南暖湿气流偏强的特征比暖期背景下暖事件(WW)显著,即暖期背景需要更强的冷空气活动才能引发冷事件,冷期背景下需要来自热带更强的西南暖湿气流才能引发暖事件。高原高度场、印缅槽强度对云南冷、暖期冬季平均气温均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马思源晏红明杨鹏武罗蒙
基于GIS的昭通市烤烟种植动态气候区划评估(预测)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首先构建了昭通市烤烟种植气候区划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然后探讨了用多元线性回归结合GIS技术的气候要素空间小网格插值的问题,突破了传统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总以离散点或区域平均来表达的局限,启动了"面"上气候波动变化影响的业务服务应用.研究了烤烟种植动态气候区划评估(预测)方法,力图把传统作物气候区划的功能从"空间静态性"评价提升到"空间+时间动态性"评估(或预评估)水平,着力反映地方立体气候和气候变化对烟草业的影响.显著提高了烤烟气候区划的生产实用指导性和应用价值.
杨鹏武朱勇王学锋范立张杨晓鹏
关键词:烤烟种植气候区划GIS技术
近48年来城市化对昆明地区气温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及邻近的安宁和太华山站分别代表大城市、小城市和无城市化影响的对比站,利用1960-2007年气象资料,分析不同规模城市发展对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昆明及邻近地区近48年来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具有一致性。②城市化加剧了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效应分别达到0.31℃/10a和0.09℃/10a,急剧的变化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高速发展期。③城市化加剧了平均最低气温的显著升高,但对平均最高气温影响不明显。由此导致气温日较差的显著减小,大城市和小城市气温日较差的城市效应分别达到-0.49℃/10a和-0.27℃/10a。④城市化还导致了极端最低气温显著升高,相对湿度显著降低,霜日数显著减少。但对极端最高气温的影响并不显著。
王学锋周德丽杨鹏武
关键词:城市化气温
近50年来云南气候带的变化特征被引量:54
2009年
利用云南11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6年逐日平均气温求算稳定≥10℃积温,并对积温资料按年代建立与海拔、经度和纬度相关联的小网格推算模型,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订正到0.01×0.01°网格点,得出云南5个不同年代细网格积温分布。在此基础上划分7个气候带地理分布图,并分别计算其面积。据此分析,近50年来云南气候带总体上呈现热带亚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以北热带增加最明显,增幅达到90.2%;而南温带减少最明显,减幅为12.5%。在年代际变化上,1960-1970年表现出热带亚热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加;从1970年后则呈现热带亚热带范围快速增加,温带范围减小的趋势,而1990年代以来是气候带变化最大的时期。
程建刚王学锋范立张杨晓鹏杨鹏武
关键词:气候带地理信息系统
云南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与区划评估
2025年
为系统评估云南太阳能资源,在近年来完成云南清洁能源气象评估项目基础上,初步构建云南太阳能资源的精细化评估框架和模型。利用云南7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26个台站日照资料,建立1961—2022年全省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云南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和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太阳总辐射呈中部多,西南部次之,东部及西北部少的分布特征。云南年太阳总辐射量在905~1800 kWh/m^(2)之间,除滇西北边缘地区外,大致呈西高东低型分布。云南太阳能资源总体可分为5个等级,滇中地区拥有云南最好的太阳能资源量,滇西南是云南太阳能资源的次高值区。云南全省年太阳能资源理论总储量约577.28×10^(12) kWh,太阳能资源储量总体富裕。云南大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太阳能开发利用价值。
范立张解明恩杨晓鹏杨鹏武肖瑞迪
关键词:太阳能太阳辐射ARCGI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