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华宽

作品数:117 被引量:32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理学
  • 7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8篇配合物
  • 23篇氨基
  • 21篇菲罗啉
  • 16篇大环
  • 15篇热力学
  • 15篇Α-氨基酸
  • 14篇配体
  • 14篇邻菲罗啉
  • 12篇配位
  • 12篇自由能
  • 11篇动力学
  • 11篇直线自由能关...
  • 11篇金属
  • 10篇活性
  • 9篇取代邻菲罗啉
  • 9篇吡啶
  • 9篇甲基
  • 9篇二氧四胺
  • 8篇喹啉
  • 8篇离子

机构

  • 96篇南开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 3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内蒙古民族师...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秦皇岛职业技...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96篇林华宽
  • 60篇陈荣悌
  • 50篇朱守荣
  • 13篇李风华
  • 13篇周志芬
  • 11篇林海
  • 10篇孙宏伟
  • 10篇吴红星
  • 9篇郭延河
  • 9篇苏循成
  • 9篇刘天府
  • 9篇汪中明
  • 9篇朱志昂
  • 8篇寇福平
  • 7篇延玺
  • 6篇盖庆春
  • 5篇贤景春
  • 5篇高东昭
  • 4篇冷雪冰
  • 4篇许新合

传媒

  • 20篇无机化学学报
  • 14篇南开大学学报...
  • 13篇高等学校化学...
  • 13篇物理化学学报
  • 10篇化学学报
  • 4篇中国药物化学...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科学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第四届全国配...
  • 1篇全国第十届大...
  • 1篇第九届全国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8篇2001
  • 10篇2000
  • 6篇1999
  • 7篇1998
  • 6篇1997
  • 7篇1996
  • 2篇1995
  • 9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Ⅺ.铜(Ⅱ)—5—取代邻菲罗啉—α—氨基酸三元体系被引量:5
1990年
在25.0±0.1C和0.1mol·dm^(-3)KNO_3存在下,用pH法测定了邻菲罗啉、5-硝基邻菲罗啉、5-氯邻菲罗啉、5-甲基邻菲罗啉为第一配体;脯氨酸、α-氨基异丁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为第二配体与铜(Ⅱ)形成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第一配体和第二配体的酸碱强度之间均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应用反馈π键存在的程度讨论了配合物稳定性的变化趋势。
陈荣悌林华宽朱俊英
关键词:铜配合物氨基酸取代邻菲罗啉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Ⅻ 铜(Ⅱ)—杂环芳香碱—N-取代乙二胺三元体系
1992年
为了研究三元配合物体系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特别是配体的空间位阻的影响,本文用pH法测定了铜(Ⅱ)—杂环芳香碱与第二配体N-取代乙二胺形成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第二配体的质子化常数,报道了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第一配体杂环芳香碱的酸碱强度之间和第二配体取代基空间位阻E_s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陈荣悌林华宽朱俊英
关键词:自由能空间位阻三元配合物
蒽基三苯基膦衍生物的晶体结构(英文)
2019年
在室温下,成功培养了受体1 (C_(H^(70))F_(12)N_4O_4P_4)和2 (C_(58)H_(56)Cl_2N_2O_2P_2)的单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进行表征。由单晶衍射数据可知,受体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ī,其中,a=9. 107(3)?,b=13. 770(5)?,c=14. 229(5)?,α=110. 838(4)°,β=98. 861(3)°,γ=105. 898(4)°,Mr=1311. 12,V=1539. 9 (9)?~3,Z=1,D_c=1. 414 g/cm^(-3),μ=0. 21,F(000)=682,MoK_α射线(λ=0. 71073?),精修的最后结果 R=0. 0437,wR=0. 1119。1中共收集到了7197个衍射点,其中,可观测点有4778个。2属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其中,a=10. 024(2)?,b=19. 897(4)?,c=12. 457(3)?,β=97. 401(4),Mr=945. 89,V=2463. 9 (9)?3,Z=2,Dc=1. 275 g/cm^(-3),μ=0. 24,F(000)=996,Mo K_α射线(λ=0. 71073?),精修的最后结果 R=0. 0667,wR=0. 1385。2中共收集到了5882个衍射点,其中,可观测点有5012个。
孙会民姬莉姬莉林华宽林华宽
关键词:晶体结构三苯基膦
大环钴配合物与氨基酸类物质的轴向配位取代反应热力学性质研究
2000年
采用高氯酸双氯 (5 ,7,7,12 ,14,14 六甲基 1,4,8,11 四氮杂环十四烷 )钴 (Ⅲ ) ,模拟维生素B12 的性质 ,用光谱的方法研究了它与五种氨基酸轴向配位取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探讨了氨基酸类物质的空间位阻对轴向配位取代反应的影响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 ,得到了轴配取代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 ,并利用温度系数法测定了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函数ΔrH0 m 和ΔrS0 m.在实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维生素B12 可能具有转运小分子氨基酸到肝脏 ,供其合成肝内蛋白的功能 ,如果这一过程受阻 。
延玺刘向荣朱文祥王国清朱守荣林华宽朱志昂陈荣悌
关键词:氨基酸配合物热力学
钴、铁、锰卟啉与含氮类药物轴向配位反应电化学性质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利用三电极体系研究了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Ⅱ),氯合四(间三甲基苯基)卟啉铁(Ⅲ),氯合四(间三甲基苯基)卟啉锰(Ⅲ)分别与药物甲巯基咪唑,克霉唑和氨苯砜轴向配位反应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轴向配位反应发生后,其金属卟啉的半波电位发生了改变.
延玺朱志昂张智慧林华宽林华宽刘向荣
关键词:轴向配位金属卟啉药物毒副作用
功能取代二氧四胺大环超分子配合物的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合成了 8-羟基喹啉取代的二氧四胺大环配体 ,此类配体含有两个独立的螯合基团 ,在适当情况下能分别与金属离子配位 .在 ( 2 5.0± 0 .1 )℃ ,I=0 .1 mol.dm- 3  Na NO3条件下 ,用 p H法测定了配体 :金属离子 =2 :3(物质的摩尔比 )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
苏循成周志芬林华宽朱守荣孙宏伟杨毅陈荣悌
关键词:二氧四胺8-羟基喹啉配合物溶液热力学
大环钴配合物与氨基酸类物质轴向配位快速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模拟维生素B12 合成了水溶性的高氯酸双氯 (5 ,7,7,12 ,14,14 六甲基 1,4,8,11 四氮杂环十四烷 )钴 (Ⅲ )配合物 ,用停流分光光度计对甘氨酸等 5种氨基酸与该配合物的轴向快速反应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它们的反应机制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 ,得到预平衡步的平衡常数K和速控步的速率常数k ,并算出了预平衡步的△rH0 m,△rS0m 以及速控步的△ ≠rHm,△ ≠rSm。在实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维生素B12
延玺王国清朱文祥刘向荣朱守荣林华宽朱志昂陈荣悌
关键词:大环配合物动力学
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锌(Ⅱ)配合物模拟水解酶催化酯类水解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研究了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锌(II)配合物作为水解酶模拟物催化乙酸对硝基苯酯(NA)水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催化水解速率对NA及配合物浓度呈一级反应.水解速率遵循速率方程v=(kcat[Zn]+kOH[OH-]+k0)[NA].在298K,I=0.10mol/LKNO3,0.02mol/LTris,40%CH3CN水溶液中,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cat和kOH分别为0.12、1.45mol-1·L·S-1,k0为NA溶剂解的速率常数,其值为3.70×10-6s-1.与10%CH3CN溶液中的k0值相比,40%CH3CN水溶液中的k0值明显降低.本研究表明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锌(II)配合物能有效地催化NA的水解.配合物对NA水解的催化作用受酸碱平衡控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催化反应的机理.
陈万东朱守荣林华宽林春晨林美荣陈荣悌
关键词:水解酶锌配合物苯并咪唑NA
乙二胺桥联2-甲基邻菲罗啉镧(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
2009年
合成并表征了乙二胺桥联2-甲基邻菲罗啉配体及其镧(Ⅲ)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对人的HL60白血病、PC-3MIE8前列腺癌、BGC-823胃癌、MDA-MB-435乳腺癌、Bel-7402肝癌、Hela宫颈癌等6种瘤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与DNA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实验的6种瘤株均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配合物以部分插入方式,同时伴随共价作用和静电作用与DNA发生作用,进而影响基因调控与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最终导致癌细胞的死亡。
李风华林华宽
关键词:抗癌活性DNA
氮-[双(2-吡啶)甲基]吡啶-2-甲酰胺金属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利用简单步骤合成了酰胺类配体氮 -[双 ( 2 -吡啶 )甲基 ]吡啶 -2 -甲酰胺 ( L) ,在 2 5℃ ,I=0 .1 mol/ LKNO3的 3 0 %乙醇 -水溶液中用 p H滴定法测定了其与不同金属离子组成的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结合单晶结构讨论了物种的可能构型 ,并比较了配体与 Cu( )和 Fe( )形成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差异 。
高东昭郭延河朱守荣林华宽许新合
关键词:酰胺配合物热力学稳定性线性自由能关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