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8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2篇蛋白
  • 2篇炎症
  • 2篇氧自由基
  • 2篇自由基
  • 2篇细胞因子
  • 2篇哮喘
  • 2篇小鼠
  • 2篇免疫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大鼠结肠炎
  • 1篇大学生
  • 1篇性生理
  • 1篇性知识
  • 1篇旋毛虫
  • 1篇学法
  • 1篇血嗜酸粒细胞

机构

  • 12篇湖北民族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5篇林平
  • 5篇伍杨
  • 3篇黄华
  • 3篇李玉山
  • 2篇梅林
  • 2篇廖泽云
  • 2篇邓明会
  • 2篇潘慧
  • 1篇崔茜
  • 1篇杨菁菁
  • 1篇祝世功
  • 1篇王当金
  • 1篇宫恩聪
  • 1篇熊茂来
  • 1篇李继红
  • 1篇谭志鑫
  • 1篇肖兰
  • 1篇姜锦林
  • 1篇肖本见
  • 1篇苏付荣

传媒

  • 4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哮喘儿童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_3、C_4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PBEC)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IgG、IgM、IgA、C_3、C_4,常规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结果 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儿及对照儿童3者的IgG、IgM、IgA、C_3、C_4的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01);其中发作期与缓解期患儿的上述各指标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O.05),而发作期患儿与对照儿童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三者嗜酸粒细胞数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_3、C_4在哮喘发作期含量降低,是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参与因素,PBEC随哮喘缓解而降低,可作为观察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黄华林平王当金
关键词:哮喘儿童免疫球蛋白补体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发作期
旋毛虫培养液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和坏死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李继红崔茜李小丹伍杨林平刘锦红熊茂来
关键词:旋毛虫培养液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坏死
纳米载体技术提高醋酸甲地孕酮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林平
关键词:醋酸甲地孕酮生物利用度
DNCB所致小鼠结肠炎与LMIF的关系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用 2 ,4 -二硝基氯苯 (DNCB)诱导小鼠肠迟发过敏反应及结肠炎症和溃疡 ,并观察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LMIF)活性的变化 ,以探讨DNCB结肠炎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 (UC)的关系。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首先用 3 3%DNCB涂腹致敏 ,然后以 0 1%DNCB、0 2 %DNCB和 0 4 %DNCB(对照组以 6 0 %乙醇 )灌肠 ,每天 1次 ,连续 4d。观察疾病活动指数、结肠大体和镜下改变 ,以及LMIF活性的改变。结果 :0 2 %DNCB和 0 4 %DNCB组疾病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LMIF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DNCB能够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并在此UC的发病过程中LMIF活性显著升高。
林平肖兰周婷杨菁菁潘慧金雨荪宫恩聪梅林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二硝基氯苯小鼠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比较和评价两种离体蟾蜍心脏灌流实验方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单管法和双管法制备离体蟾蜍心脏灌流标本,观察和分析两种方法在心脏插管所需时间、从处死动物到心脏离体所用时间、离体后心脏存活时间、操作中动脉瓣受损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单管法与双管法相比较,二者在心脏离体所需时间上无明显差别。使用双管法对心脏和动脉瓣受损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单管法,心脏离体后的存活时间也较单管法长。单管法优点是心脏插管所用时间较双管法短。另外,双管法还可用于测定回心血量及心脏前、后负荷改变对心输出量的影响的研究,而单管法则不能实现这些功能。结论:在离体心脏研究实验中采用双管法明显优于单管法。
林平潘慧苏付荣祝世功
关键词:标本制备插管蟾蜍
细胞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被引量:19
2003年
林平伍杨黄华梅林
关键词:细胞因子溃疡性结肠炎促炎因子白介素-1
恩施苦荞对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观察恩施苦荞麦对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型大鼠分为两组 ,分别饲标准饲料和含苦荞的标准饲料 ,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水平 ;将高胆固醇饲料饮食大鼠分为两组 ,分别饲高脂饲料和含苦荞的高脂饲料 ,饲养第 1 5d、4 0d时测空腹血清TC、TG水平。结果 经 6周饲养后含苦荞标准饲料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 (1 5 .95± 4 .2 5mmol/L)明显低于标准饲料组 (30 .78± 4 .0 1mmol/L) ,P <0 .0 1 ;含苦荞高脂饲料组大鼠饲养4 0d时血清TC(6 .97± 1 .1 2mmol/L)、TG(1 .39± 0 .38mmol/L)水平较高脂饲料组 (TC1 1 .2 9± 1 .4 7mmol/L ,TG2 .0 6±0 .2 5mmol/L)明显下降 (P <0 .0 1 )。结论 恩施苦荞粉能明显降低血糖。
伍杨林平刘锦红
关键词:血糖血脂高血糖症高血脂症
凤鸣藤茶的免疫毒理学评价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凤鸣藤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藤茶组(2.7 g/kg.bw.4.5 g/kg.bw.9 g/kg.bw 3个剂量组),喂养30 d,比较各组小鼠免疫功能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藤茶组小鼠免疫器官脏体比,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吞噬细胞功能显著增强,溶血空斑数明显增加,小鼠DTH肿胀度各组小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凤鸣藤茶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免疫毒理学方面的评价是安全的。
伍杨林平邓明会
关键词:安全评价
胡颓子多糖对小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长叶胡颓子多糖对小肠辐射损伤的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辐射组、不同剂量(100,300,500 mg/kg)胡颓子多糖给药组.采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建立小肠辐射损伤模型,相应灌胃用药2 wk后,测定小鼠肠段的肠腺存活率百分比和二胺氧化酶(DAO)含量,检测肠黏膜蛋白质和DNA含量(mg/cm),肠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血清中TNF、IL-4、IL-6水平.结果:不同剂量长叶胡颓子多糖灌胃均不同程度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段肠腺存活率(P<0.05),促进肠黏膜蛋白质、DNA合成(P<0.05或P<0.01),降低血液中TNF水平(6.89±1.33,6.74±1.24,5.87±1.13 vs 8.53±1.08;P<0.05或P<0.01)和MDA含量,提高IL-4(9.79±2.23,10.83±2.34,11.36±2.51 vs 7.40±2.08;P<0.05或P<0.01)、IL-6水平(49.36±9.65,55.26±11.32,59.68±13.65 vs 43.74±12.91;P<0.05或P<0.01)和SOD活性,且与用药剂量呈量效关系.结论:长叶胡颓子多糖通过促进肠黏膜蛋白质和DNA合成、增强抗氧化能力、调节细胞因子异常和损伤修复作用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增强屏障作用,有效减轻小肠辐射损伤.
廖泽云林平李玉山姜锦林
关键词:二胺氧化酶氧自由基细胞因子
胡颓子熊果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胡颓子熊果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乙醇回流法提取胡颓子熊果酸(ursolu acid,UA),用四噻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胡颓子熊果酸对脾细胞的增殖作用,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胡颓子熊果酸促进脾细胞增殖反应,对脾细胞IL-2、IFN-γ的产生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胡颓子熊果酸可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伍杨邓明会林平
关键词:脾细胞增殖IL-2IFN-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