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玉 作品数:29 被引量:306 H指数:9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美国Dreyfus健康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病房化疗药配制专用柜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2009年 化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将直接接触各种类型的化疗药物,一些药物成分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经口或呼吸道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可致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和造成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 王亦素 周欣华 林海玉关键词:肿瘤病房 化疗 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食谱库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食谱库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6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食谱举例的方式进行饮食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饮食知识掌握情况、饮食满意率和饮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饮食知识掌握率和饮食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期间观察组饮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良好率高。结论食谱举例方式在肿瘤化疗患者的饮食教育中效果显著。 王亦素 李霞 林海玉关键词:肿瘤 化疗 饮食教育 手指按压穿刺法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观察手指按压穿刺法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行颈外静脉置管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传统操作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手指按压法,人为暂时阻断血管通道。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3.8%、总成功率97.5%,高于对照组的63.8%、88.8%;穿刺置管时间(451.1±106.3)s,短于对照组(732.2±205.1)s;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按压法人为阻断血管通道,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 周欣华 李霞 沙文娜 王务萍 林海玉 石杨茹 吕可超关键词:穿刺 颈外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死亡教育护理模式在调节癌症缓解期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死亡教育护理模式在调节癌症缓解期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肿瘤科住院的癌症临床缓解期肿瘤患者20例接受死亡教育护理,观察患者在教育前后面对死亡态度的变化;采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评价患者接受死亡教育前后的情绪状态,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价患者接受死亡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教育前,仅有15%(3/20)的患者能够用乐观的态度接受死亡;教育后,能够乐观接受死亡的患者比率(60.00%)增加;POMS量表总分及其中的抑郁-沮丧(DD)、紧张-焦虑(TA)、疲劳-迟钝(FI)、愤怒-敌意(AH)、慌乱-迷惑(CB)5个维度的评分降低(P<0.05);生活质量测定量表中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的评分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死亡教育能够缓解肿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李霞 林海玉 王亦素 林海燕 谢淑萍 王务萍关键词:死亡教育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便携式弹性输液泵连续注射5-氟尿嘧啶的护理 被引量:4 2007年 林海玉 王亦素关键词:便携式弹性输液泵 化疗药物 护理 “互联网+”背景下采用“317护”APP对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采用"317护"APP对癌痛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各类癌症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317护"APP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健康教育后3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y Scale,CPSS)各分量表的评分。结果:(1)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CPSS各分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采用"317护"App对癌痛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达到了理想的止痛效果和宣教目的,可以尝试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其他疾病患者的宣教中。 林海玉 郑珍丽 陈伊文 周欣华 王亦素 蔡月丽关键词:应用程序 癌痛 健康教育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癌痛患者规范服用毒麻药依从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癌痛患者服用毒麻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设立品管圈,应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提高住院癌痛患者规范服用毒麻药依从性"为活动主题,确定活动目标、实行具体计划、分析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使癌痛患者不定时和不定量口服毒麻药的依从性缺陷率均有所下降,不定时服药依从性缺陷率由实施活动前的18.57%降为实施活动后的5.71%,不定量服药依从性缺陷率由实施活动前的14.29%降为实施活动后的4.29%,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毒麻药依从性有显著效果。 陈淑芬 林海玉 李霞关键词:品管圈 癌痛患者 依从性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预防口腔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24例血液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前瞻性研究,对化疗后发生口腔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24例化疗患者中有42例发生口腔感染,感染率18.8%,口腔感染的主要部位为颊部、牙龈,分别占38.1%、23.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40g/L、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口腔环境与口腔自洁习惯差、多次化疗周期、化疗未缓解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口腔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因多种因素导致化疗后口腔感染的发生,应当积极的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降低口腔感染率。 王亦素 林海玉 林晓骥 王务萍关键词:血液肿瘤 化疗 口腔感染 吸收性明胶海绵用于PICC穿刺部位止血 被引量:7 2009年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创伤性小、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等特点,能有效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机械性损伤、静脉炎及药物外渗。但因其穿刺针较粗,部分患者血小板偏低,较容易出现局部渗血现象。2007年7月—2008年7月,我科将吸收性明胶海绵应用于PICC穿刺后的局部压迫止血,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林海玉关键词:PICC 吸收性明胶海绵 止血 电话回访及上门访视对居家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评价护士主导的电话随访及上门访视对居家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影响,为制定提高居家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0月—2015年6月,采用电话回访及上门访视对血液肿瘤科治疗出院后的86例神志清、能够交流、会疼痛评分的晚期癌痛患者进行追踪干预,首先成立癌痛护理小组,制定随访流程并进行培训。给患者建立癌痛随访档案,发放由癌痛护理小组编制的《癌症与疼痛》教育手册和带闹铃的药盒、《癌痛日记》本。科室开通24 h咨询热线,每3 d电话随访,每周上门访视1次,实地查看患者服药的情况,镇痛效果,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癌痛日记情况,关注患者内心感受,并给予指导宣教督促。建立微信公众号,设立微信朋友圈,组织疼痛知识讲座等方式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增加信任度,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出追踪干预前后3个月患者的疼痛分值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2013年10月—2015年6月在血液肿瘤科治疗86例晚期癌痛患者通过追踪干预,患者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以及服药完全依从性、部分依从性、不依从性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电话回访及上门访视可以提高居家癌痛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林海玉 陈淑芬 沙文娜 周欣华 王务萍 石扬茹 李霞关键词:癌痛 居家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