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秋月

作品数:40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2篇配合物
  • 8篇吡啶
  • 8篇光谱
  • 7篇萃取
  • 7篇DNA作用
  • 6篇活性
  • 6篇光谱法
  • 6篇芳环
  • 6篇芳环堆积
  • 6篇芳环堆积作用
  • 6篇BSA
  • 4篇荧光
  • 4篇荧光光谱
  • 4篇增殖
  • 4篇增殖活性
  • 4篇水杨醛
  • 4篇咪唑
  • 4篇酰胺
  • 4篇稀土
  • 4篇抗增殖

机构

  • 37篇浙江师范大学
  • 6篇杭州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浙江省固体表...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金华广播电视...

作者

  • 40篇林秋月
  • 8篇胡瑞定
  • 7篇李良超
  • 6篇龚钰秋
  • 5篇冯洁
  • 5篇郝仕油
  • 5篇陆晓红
  • 5篇应桃开
  • 5篇贺新前
  • 5篇冯旭文
  • 4篇陈建荣
  • 3篇杜芳园
  • 3篇魏琼
  • 2篇张帆
  • 2篇王娜
  • 2篇刘卫东
  • 2篇赵国良
  • 2篇程建平
  • 2篇吕天喜
  • 2篇张萍华

传媒

  • 6篇浙江师范大学...
  • 4篇分析化学
  • 4篇无机化学学报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浙江师大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冶金分析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大学化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杭州大学学报...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杨酸锰的热分解机理及纳米氧化锰形貌被引量:3
2004年
用流变相前驱物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TG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Mn(HSal) 2 ·2 .5H2 O(HSal=o OHC6H4COO) ;XRD确定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晶胞参数为a =1.8935 (4 )nm ,b =0 .6 179(0 )nm ,c=1.732 5 (6 )nm ,β =114 .93(1)° ,V =1.8382 (3)nm3 ,Z =6 ,ρcal=1.775kg/dm3 ,ρexp=1.76 9kg/dm3 ;IR研究表明配合物中羧酸根与Mn2 + 以双齿螯合方式配位。样品在氮气中经 330℃热分解的最终产物是MnO和有机化合物 ,在空气中经 80 0℃热分解的最终产物为Mn3 O4。TEM观察表明 ,MnO和Mn3 O4均为球形粒子 ,平均粒径分别约为 2 5和 2 8nm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MnO和Mn3 O4的平均粒径约为 4 5 .6和6 9.1nm。
李良超郝仕油林秋月
关键词:热分解
水杨醛缩赖氨酸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被引量:20
2004年
Nickel(Ⅱ),Copper(Ⅱ),Zinc(Ⅱ),and Cadmium(Ⅱ)complexes derived from schiff base of N-Salicylidenelysine acid were synthesized.Thes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conductivity measurement,IR and electronic spectra.The anti-bacterium activity of the complexes were tested.
林秋月冯旭文胡瑞定张萍华
关键词:赖氨酸SCHIFF碱配合物抗菌活性
新型的去甲斑蝥酸根合镨(Ⅲ)、钐(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DNA和BSA的作用及抗增殖活性被引量:4
2014年
合成了两种2-氨甲基苯并咪唑(ambi)和去甲基斑蝥酸(H2DCA=7-氧杂二环[2.2.1]庚烷-2,3-二甲酸)与镨(Ⅲ)、钐(Ⅲ)的配合物。应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组成为:(Hambi)[Ln(DCA)2(H2O)3]·3H2O(Ln=Pr(III)(1),Sm(III))(2);Hambi为质子化的ambi。DCA离子的醚键和羧酸根的氧原子参与配位,为三齿配体,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9。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能通过部分插入模式与DNA发生较强的结合作用(Kb:1.56×104(1)和1.85×104L·mol-1(2))。配合物能与BSA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KA:9.33×104L·mol-1(1)和1.52×106L·mol-1(2)),结合位点数为1。测试了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的抗癌活性较去甲基斑蝥素有明显提高。
杜芳园王鹏鹏赵玉玲杨胡彬冯洁林秋月
缬氨酸Schiff碱和N,N'-杂环碱三元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与BSA作用被引量:10
2008年
合成了铜与水杨醛缩缬氨酸Schiff碱(salval)分别和1,10-菲咯啉(phen)及2,2'-联吡啶(bpy)形成的三元配合物[Cu(salval)(phen)](1),[Cu(salval)(bpy)]·3H2O(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TG-DTG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2的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2676(3)nm,b=1.03143(4)nm,c=1.25042(3)nm;α=74.108(2)°,β=77.2240(10)°,γ=81.5880(10)°,V=1.11642(6)nm3,Dc=1.467g·cm-3,Z=2,F(000)=514,最后吻合因子R1=0.0441,wR2=0.0856[I>2σ(I)].同时用荧光法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对BSA的荧光都有较强的猝灭作用,静态猝灭是引起猝灭的主要原因.在浓度比c配合物/cBSA为0~10范围内,配合物1和配合物2在BSA上只有1个结合位点;25℃结合常数KA分别为6.50×105(1),4.33×105(2)L·mol-1;给体(BSA)与受体(配合物)间的最近距离r分别为3.85(1),4.26(2)nm.说明两种配合物都能部分插入BSA分子内部,且配合物1与BSA的作用强于配合物2.
程建平林秋月朱文忠胡瑞定王娜
关键词:缬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
纳米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004年
用流变相-前驱物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粉末.用XRD、TEM和LPSA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MnO和LiMn2O4(由Mn3O4制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LiMn2O4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28mAh/g,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电容量仍有117.5~128mAh/g.而MnO的电化学性能欠佳.
李良超郝仕油林秋月应桃开
关键词:MNOMN3O4
铜(Ⅱ)-杂环碱-赖氨酸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在乙醇 水介质(φ(乙醇)=30%;I(NaClO4)=0.1mol/L,t=(25±1)℃)中Cu(Ⅱ)与杂环碱(2,2′ 联吡啶(Bpy)或邻菲咯啉(Phen),配体A)和赖氨酸(Lys,配体B)形成配合物的行为;测定了Cu(Ⅱ) Lys二元配合物和Cu(Ⅱ) 杂环碱 Lys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ΔlgKM(ΔlgKM=lgKMAMAB-lgKMMB)表示.结果表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较大且ΔlgKM值均大于理论统计值.这可能与Lys分子侧基的推电子效应及三元配合物中存在的π\-A←M←πB电子效应等因素有关.
林秋月郑立娟李良超
关键词:铜配合物赖氨酸稳定性PH电位滴定法
N,N′-双(2-吡啶甲酰胺)-1,4-二乙烯三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首次合成了四种N,N′-双(2-吡啶甲酰胺)-1,4-二乙烯三胺(L=C16H19N5O2)稀土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值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H3L)(NO3)2].NO3.C l3.3H2O,(Ln=La(Ⅲ),Eu(Ⅲ),Gd(Ⅲ),Ho(Ⅲ))。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配体中两个酰胺基氧和两个吡啶氮分别与稀土离子配位,两个硝酸根均为双齿配体,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8,Ln(Ⅲ)与H3L形成了1∶1的配合物。另外,进一步采用荧光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系列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列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作用模式主要为沟面结合和静电作用。
王娜贺新前林秋月郝仕油朱红娟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二乙烯三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DNA作用
计算机辅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针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研究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了课件的制作方法,并就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林秋月应桃开吕天喜冯洁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研究
Zn^(2+)-bipy-PCA^-体系芳环堆积作用的研究
1997年
采用萃取方法研究了Zn2+-bipy-PCA一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bipy为2,2’-联吡啶,PCA-为苯基羧酸根),讨论了堆积百分率与配体中碳链长短及芳环大小的关系,合成并表征了混配配合物[Zn(bipy)(Bz)2]。
林秋月冯旭文
关键词:芳环堆积作用联吡啶萃取
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稳定常数及摩尔吸光系数的通用算法被引量:1
1999年
提出了一个用单纯形法与线性最小二乘法结合的方法计算络合物稳定常数及摩尔吸光系数的新算法,并处理了Cu^(2+)-PAN-S络合体系的数据,求得了该络合物的第一、二级稳定常数.
陈建荣金炳尧林秋月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配合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