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艳

作品数:15 被引量:7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婴幼
  • 6篇婴幼儿
  • 6篇婴幼儿龋
  • 5篇念珠
  • 5篇念珠菌
  • 5篇菌斑
  • 5篇白色念珠菌
  • 3篇一次法
  • 3篇假丝酵母菌
  • 2篇牙菌斑
  • 2篇生物膜
  • 2篇镍钛
  • 2篇慢性
  • 2篇慢性根尖周炎
  • 2篇磨牙
  • 2篇菌斑生物膜
  • 2篇菌株
  • 2篇假丝酵母
  • 2篇尖周炎
  • 2篇根尖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
  • 7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林艳
  • 7篇赵玮
  • 6篇邱荣敏
  • 4篇高硕
  • 4篇卢佳璇
  • 1篇丘仿松
  • 1篇陈晓华
  • 1篇荆少红
  • 1篇杜燚
  • 1篇林家成
  • 1篇余东升
  • 1篇罗伟
  • 1篇罗伟
  • 1篇李文卿

传媒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4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晚期及产时应用生育舞蹈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6
2018年
目的探讨在孕晚期及产时应用生育舞蹈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助产士门诊就诊者中自愿参加生育舞蹈训练的98例孕妇作为实验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同期不参加生育舞蹈训练的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怀孕28周以后每周于医院内参加生育舞蹈课程,同时在家中保证每周至少练习3次生育舞蹈,临产后至少每小时活动1次,直至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孕期保健及临产后指导方法。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早产发生率。结果实验组98例完成研究,对照组用随机数字表剔除15例,剩余98例与实验组匹配。实验组剖宫产率、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三产程持续时间,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晚期及产时应用生育舞蹈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可促进自然分娩,且较为安全。
颜凤林艳张慧珠
关键词:围产期自然分娩
镍钛器械s3联合一次法在磨牙弯曲根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镍钛器械s3结合一次法在磨牙弯曲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法,等分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s3镍钛系、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后两组立即进行热牙胶充填和窝洞修复。术后比较两组的根管预备时间,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反应及根充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预备时间(8.98±0.02) min和对照组(16.42±0.35) min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4 h及48 h术后疼痛评分(2.68±0.30)分、(0.86±0.16)分和对照组(5.46±0.32)分、(1.80±0.17)分相比,具有统计学差(P<0.05);而观察组的72 h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别(P>0.05);根充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和8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磨牙弯曲根管治疗而言,采用s3镍钛器械结合一次根管治疗法治疗效果显著,还可有效减少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林艳
关键词:弯曲根管磨牙
镍钛锉waveone结合一次法在乳牙根尖周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镍钛锉waveone联合一次法根管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本院的慢性根尖周炎患儿50例(双侧下颌第二乳磨牙100颗)。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每例患儿的第二乳磨牙一侧是观察组(50颗),另一侧是对照组(50颗)。观察组采用waveone根管锉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两组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和窝洞充填一次完成。比较两组根管预备时间、术中及术后24 h疼痛程度评分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预备时间为(81.14±0.52)s,少于对照组的(102.42±0.5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24 h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镍钛锉waveone联合一次法根管治疗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较好,并可有效减少临床操作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林艳丘仿松陈晓华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乳磨牙一次法
白假丝酵母菌与婴幼儿龋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白假丝酵母菌与婴幼儿龋(EC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选择广州市区及城郊447名3~5岁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ECC组(n=238)和无龋组(n=209)。采集龋坏组织样本及无龋牙的龈上菌斑共363份,应用科玛嘉培养基、芽管试验进行检测、鉴定,并运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ECC组与无龋组、市区和城郊组间白假丝酵母菌检出情况;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龋情况与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 ECC组和无龋组中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分别为44.1%和19.2%(χ2=22.213,P<0.001)。ECC组中,患龋率高的城郊组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79.7%)高于市区组(28.0%)(χ2=55.242,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龋失补牙面数每增加2.129个,白假丝酵母菌检出机率会相应增加0.104(P<0.001)。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与婴幼儿龋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为婴幼儿龋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致龋菌之一。
邱荣敏赵玮林艳高硕罗伟卢佳璇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婴幼儿龋
幼儿龋和无龋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的致龋性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幼儿龋(earlychildhoodcaries,ECC)和无龋(caries-free,CF)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导致幼儿龋的差异性。方法将前期研究中保存的3~6岁幼儿牙菌斑白色念珠菌I临床分离菌株,其中来源于幼儿龋牙菌斑为26株(dmft≥1),纳人ECC组;来源于幼儿无龋牙菌斑为24株(dmft=O),纳入CF组。将两组菌株分别接种至不同pH值的葡萄糖沙氏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48h后,测定上清液终末pH值以评价产酸能力;分别将两组菌株沉淀用PBS液重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波长540nm处的吸光度(absorbance540,As40)值以评价其耐酸能力。同时将菌液分别接种至羟基磷灰石表面,37℃培养48h后,对黏附至羟基磷灰石表面白色念珠菌进行平板培养,采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评定其黏附能力。结果当葡萄糖沙氏液体培养基初始pH值≥4.5时,ECC组和CF组白色念珠菌株的产酸和菌株生长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当初始pH值为4.0时,ECC组的产酸和生长能力较CF组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CC组和CF组白色念珠菌的黏附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幼儿龋和无龋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致龋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耐酸能力方面。强耐酸性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可能起到促进幼儿龋齿发展的作用。
赵玮邱荣敏林艳卢佳璇余东升
关键词:婴幼儿龋致龋性白色念珠菌
科玛嘉念珠菌培养基在儿童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科玛嘉念珠菌培养基(CAC)对儿童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的有效性。方法:分别采用CAC和沙保培养基(SDA)分离培养儿童龋损牙体组织及无龋牙体龈上菌斑中的白色念珠菌,通过生化鉴定及PCR技术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别,运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培养基对白色念珠菌的检出情况。结果:CAC和SDA对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5.3%、31.7%(P〈0.05)。培养24—48h后,CAC平板通过颜色判读白色念珠菌的结果与生化鉴定和PCR基因分型的结果一致。结论:CAC是一种快速、有效、特异性较强的念珠菌培养基,适合用于分离培养儿童牙菌斑中的白色念珠菌。
邱荣敏赵玮卢佳璇林艳罗伟高硕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牙菌斑
Waveone系统结合一次法在乳前牙根尖周炎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Waveone结合一次根管治疗法在乳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50例乳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单纯随机抽样法将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Waveone系统,对照组给予传统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两组都采用一次法进行根管治疗和充填,比较两组的根管预备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预备时间分别为(5.13±0.15)、(7.26±0.19)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veone结合一次根管治疗法治疗乳前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显著,还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林艳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乳前牙
ECC菌斑生物膜中白色念珠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初步研究
研究表明,与婴幼儿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发生密切相关的微生物主要有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及乳杆菌等。近年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与ECC的相...
林艳
关键词:婴幼儿龋菌斑生物膜菌株鉴定白色念珠菌
文献传递
白假丝酵母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与重症婴幼儿龋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与重症婴幼儿龋(S-ECC)的相关性。方法以S-ECC患儿和无龋儿童口腔内的白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菌株共40株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YNB-BSA琼脂平板法及以牛血清白蛋白为底物配合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对比测定SAP蛋白酶活力,比较两组间SA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SAP水平与25S rDNA基因分型的相关性。结果全部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均表现为SAP蛋白酶阳性,且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S-ECC组的SAP蛋白酶水平(0.36±0.03、1.59±0.92)高于无龋组者(0.39±0.05、0.79±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40株白假丝酵母菌25S rDNA基因型分为A、B、C三型,B型仅在S-ECC组出现,S-ECC组白假丝酵母菌A、B、C三型的SAP蛋白酶活力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P=0.492)。结论白假丝酵母菌SAP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S-ECC的进展密切相关;但其酶活力高低与25SrDNA基因分型并无明显相关性。
高硕赵玮邱荣敏林艳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婴幼儿龋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2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2是真菌生存所需的毒力因子,可以诱导抗体产生,参与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多方面致病过程。本文就Sap-2的命名、结构、生物化学特性、表达、影响因子、致病机制和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林艳赵玮
关键词:毒力因子白色假丝酵母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