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角膜
  • 3篇LASEK
  • 2篇手术
  • 2篇准分子
  • 2篇准分子激光
  • 2篇疗效
  • 2篇磨镶术
  • 2篇近视
  • 2篇激光
  • 2篇角膜磨镶术
  • 2篇分子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动脉
  • 1篇血性
  • 1篇炎性
  • 1篇炎症
  • 1篇翼状胬肉
  • 1篇治疗近视
  • 1篇上皮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林雅娜
  • 7篇郑晓硕
  • 5篇李勤
  • 4篇郑晖
  • 3篇祁勇军
  • 2篇赵晓静
  • 2篇杨程成
  • 1篇吕明慧
  • 1篇顾敏
  • 1篇李斌辉
  • 1篇练文飞
  • 1篇刘洋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眼科学
  • 1篇外科(汉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 3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Tranilast在角膜碱烧伤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2023年
角膜碱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眼外伤类型,致盲率极高,其发生机制涉及角膜基质细胞、炎性细胞浸润、角膜胶原纤维降解、各种细胞因子及其相互作用。积累的证据表明,Tranilast具有广泛的药理特性,如抗炎、减轻纤维化和免疫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Tranilast在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中的新发现,并分析了Tranilast在角膜碱烧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林雅娜杨程成刘洋
关键词:TRANILAST角膜碱烧伤胶原降解炎症
病灶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贝伐单抗注射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05/2013-04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初发翼状胬肉患者66例66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4眼行病灶内注射贝伐单抗1.25mg/次,1次/mo,共三次,对照组32眼予人工泪液及非甾体抗炎滴眼液滴眼。结果:随访6mo,试验组与对照组胬肉充血程度及厚度均较基线水平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眼压、胬肉百分比与基线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贝伐单抗病灶内注射可有效控制初发翼状胬肉至少6mo,未见明显眼部及全身并发症。
林雅娜赵晓静郑晓硕李勤
关键词:贝伐单抗翼状胬肉初发
非动脉炎性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较少见,主要是因为睫状后动脉循环障碍造成的视盘供血不足,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临床表现为急剧的、无痛性的视力丧失,其发病率为(2~10)/105〔1~4〕。非动脉炎性AION(NAION)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大出血、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等。但是,具体致病机制及其血管病变的定位仍不清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在每晚7 h睡眠中,持续10 s以上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大于30次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赵晓静杨程成郑晖吕明慧林雅娜郑晓硕李勤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疗效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6例,全部为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硅胶垫压及冷凝(或联合环扎)进行手术。术前根据三面镜检查裂孔位置、大小及脱离范围,计算垫压和/或环扎缝置位置,术中先预置巩膜外垫压和/或环扎带缝线,根据术前检查网膜下液的低点,放液针穿破巩膜、脉络膜引流视网膜下液,显微镜直视下用冷凝头顶压巩膜确定裂孔及变性区并冷凝,固定硅胶带和/或环扎带,如术中检查眼压低,予玻璃体内注入消毒空气。术中观察裂孔封闭、网膜复位确实后结束手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葡萄膜反应、冷凝区反应、视网膜复位等情况。结果56例病例,视网膜一次复位54例,原位再次脱离2例,其中1例为裂孔位于垫压嵴后坡,再次网膜下液出现;另外1例为多发裂孔术前术中未全部查及;其中矫正视力提高的有45例,无改变的有6例,下降的5例;术后葡萄膜及冷凝区视网膜均无过度炎性反应。结论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操作简单、快捷,疗效可靠。
林雅娜郑晓硕李斌辉李勤顾敏
关键词:显微镜视网膜脱离手术
中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中运用丝裂霉素C预防Haze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中使用体积分数0.02%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预防Haze反应措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进行LASEK手术的近视患者100例,以右眼为实验组,左眼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LASEK手术,实验组在激光角膜切削完毕后立即将浸透了体积分数0.02%MMC溶液的6mm直径滤纸片覆盖在角膜基质床上,持续12s,充分冲洗角膜,复位角膜上皮,配戴-1.0D角膜接触镜。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内,对照组出现0.5~1级Haze15例,2级以上Haze4例;实验组出现0.5~1级Haze5例,未出现2级以上Haz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角膜上皮的愈复时间、疼痛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SEK术中使用体积分数0.02%MMC处理角膜切削面,可以有效预防LASEK术后Haze增生,提高LASEK术后的远期效果,使用简单安全。
祁勇军郑晖郑晓硕林雅娜
关键词:近视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丝裂霉素C
LASEK+MMC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与屈光回退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先分为低中度数组(等效球径值<-6.00D)和高度数组(等效球径值>-6.00D),再将低度数组随机分为常规方法LASEK(组E①,90只眼)和LASEK+MMC(组M①,92只眼),将高度数组随机分为常规方法LASEK(组E②,96只眼)和LASEK+MMC(组M②,104只眼)。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疼痛、角膜上皮愈合时间、haze程度以及屈光回退度数情况,加以对比。结果常规LASEK术后haze程度明显重于LASEK+MMC,P<0.05;术后疼痛、角膜上皮愈合速度常规LASEK与LASEK+MMC无显著性差异,P>0.05;屈光回退度数在低中度数组,两种手术方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度数组LASEK+MMC明显小于常规LASEK,P<0.05。结论MMC应用于LASEK术中能够减轻haze的形成,减少屈光回退的发生,尤其对高度数近视值得推广使用。
郑晓硕林雅娜郑晖李勤祁勇军
关键词:LASEKMMC近视
LASIK与LASEK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临床疗效。方法LASIK患者506例(506只眼),LASEK患者539例(539只眼)入选统计分析。将两种手术病例都分成2组,组Ⅰ①、E①为低中度数组(等效球径值≤-6.00D),组Ⅰ②、E②为高度数组(等效球径值>-6.00D)。观察患者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效果,并加以对比。结果术后疼痛LASIK组明显少于LASEK;LASIK术后10天视力≥0.8明显多于LASEK;术后半年达到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回退LASIK与LASEK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眩光在低中度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度数组LASIK明显多于LASEK。结论LASIK术后疼痛症状轻、视力恢复迅速,但高度数患者术后眩光的几率大;LASEK术能有效减少高度数患者术后眩光的出现,但是术后疼痛症状较重、恢复较慢。
郑晓硕林雅娜郑晖祁勇军李勤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
慢性肾衰竭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2021年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1年4月患有慢性肾衰竭并患有白内障的老年患者28例(31眼)为观察组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选择同期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无糖尿病、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的老年性白内障40例(42眼)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视力、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及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术后1周,观察组矫正视力≥4.8者构成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连续复查随访2个月,视力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同样安全有效,但眼底情况决定术后视力,并且在白内障成熟时手术术后更容易出现角膜水肿及前房炎症反应。
郑晓硕练文飞林雅娜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