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吉梅
- 作品数:24 被引量:24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高能球磨(B_4C)_p/6061A1复合粉末特征被引量:5
- 1998年
- 研究了高能球磨法制备的(B4C)p/6061Al复合粉末中B4C颗粒的形貌、粒度以及在铝基体中的分布情况等。试验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是集改变增强体颗粒形貌、控制增强体颗粒粒度、改善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和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界面结合的有效方法。复合粉末中B4C颗粒近似呈球形,弥散均匀分布于铝基体中,多数颗粒的粒度在亚微米范围内,并且颗粒粒度越小,分布越均匀。
- 樊建中张奎张永忠吕晋宁桑吉梅张少明石力开
- 关键词:高能球磨复合粉末
-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制、应用与发展被引量:87
- 2001年
-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微观结构与性能,以及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和探讨了我国该材料的发展对策。
- 樊建中桑吉梅石力开
-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
- 精密金属运动耦合部件的表面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金属运动耦合部件的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强流金属离子注入方法对精密金属运动耦合部件的相对运动部件双方都注入选自Ti、Ta、W、Mo等的金属离子,或者在注入金属离子的同时注入碳离子。本发明方法处理的精...
- 林文廉桑吉梅丁晓纪袁晓珉徐骏
- 文献传递
- 混粉方法对SiC_p(B_4C_p)/Al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9年
- 采用定性和定量手段系统比较了高能球磨法与常规混合法对SiCp(B4Cp)/Al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能使增强体颗粒弥散均匀分布于基体中,是实现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的最有效的方法;常规混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存在增强体颗粒的偏聚现象,颗粒偏聚程度与混粉方式和混粉时间有关,干混存在最佳混粉时间,而湿混时混合物均匀度随混粉时间延长而不断提高。
- 樊建中桑吉梅张永忠张奎吕晋宁张少明石力开
- 关键词: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碳化硅
- 人体植入金属材料表面离子注入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植入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同时电离、加速,成混合离子束流,对植入人体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人工器官(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牙根、血管支架等)进行离子注入处理。本...
- 丁晓纪刘安东张荟星徐骏张孝吉李强桑吉梅张圣基林文廉
- 文献传递
- 热处理对SiC_p/Al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6年
-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d300 mm的15%SiCp/Al(体积分数)复合材料坯锭,研究了挤压态和T4态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断裂特点,揭示了基体强度和颗粒开裂对复合材料强度与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T4态拉伸强度保持在560 MPa的水平下,延伸率仍高达7%以上;与挤压态相比,T4态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68.5%和105%,但塑性保持在同一水平。断口观察表明:挤压态复合材料以基体断裂为主,而T4态复合材料除了基体断裂外,还存在SiC颗粒开裂现象;基体强度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断裂形式,颗粒开裂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塑性。
- 樊建中肖伯律左涛桑吉梅张维玉徐骏石力开
- 关键词:SICP/AL复合材料塑性
- 铝基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研究被引量:53
- 1998年
- 采用定性和定量手段系统比较了高能球磨法与常规混合法对SiCp(B4Cp)/Al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使增强体颗粒弥散均匀分布于基体中,是实现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的最有效的方法常规混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存在增强体颗粒的偏聚现象,颗粒偏聚程度与混粉方式和混粉时间有关,干混时存在最佳的混粉时间。
- 樊建中桑吉梅张永忠张奎张少明石力开
- 关键词:复合材料增强体分布均匀性
- 上引连铸法生产紫铜管坯的显微组织分析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用金相法观察了上引连铸紫铜管坯的显微组织特征,并研究和讨论了上引连铸各工艺参数对管坯铸态组织的影响。
- 徐骏桑吉梅张顺福万慧
- 关键词:显微组织
- 钢制模具的复合表面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制模具的复合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钢制模具进行气体软氮化处理,再进行金属离子注入;或者首先将钢制模具进行气体软氮化处理,再进行金属和碳双离子注入,其中所述金属元素选自Ti、Ta、Hf、W等。该方法...
- 桑吉梅林文廉袁晓珉徐骏丁晓纪
- 文献传递
- 精密金属运动耦合部件的表面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金属运动耦合部件的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强流金属离子注入方法对精密金属运动耦合部件的相对运动部件双方都注入选自Ti、Ta、W、Mo等的金属离子,或者在注入金属离子的同时注入碳离子。本发明方法处理的精...
- 林文廉桑吉梅丁晓纪袁晓珉徐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