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恒勇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 甘振钊海静如梁丹梁恒勇谢丽圣张琼方
- 该项目是2007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课题)项目课题,研究时间为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课题旨在通过将1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随机分成老年组、非老年组和对照组各50例,老年组、非老年组在急性冠脉综合...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症受体拮抗剂
- 浅谈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危险因素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些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主要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在急诊PCI术中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等。年龄>70岁、具有吸烟史、冠心病类型为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是导致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伴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确定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危险因素对为其进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梁恒勇
- 关键词: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律失常
- 埃索美拉唑防治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联用埃索美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PCI治疗术后6~12个月内持续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22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同时有无联合使用埃索美拉唑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不良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期间,A组患者没有出现消化道出血,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24例,心血管不良事件6例,包括2例脑卒中,4例支架内血栓;B组消化道大出血18例,新发消化道不良反应64例,其中14例有粪潜血阳性,心血管不良事件10例,其中亚急性支架内血栓2例,脑卒中2例,新发心梗6例.结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不降低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的疗效,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 梁恒勇甘振钊
-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氯吡格雷消化道出血心血管不良事件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N-proBN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15年
-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PCI术后N-pro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120例老年ACS患者依据ACS临床谱与是否行PCI治疗分为6组,与2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N-proBNP水平及不良事件.结果:各组ACS患者血浆N-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行PCI组与非行PCI组STEMI组、NSTEMI组血浆N-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UA组(P〈0.05),入院治疗7天后各组患者N-proBNP水平较入院时、入院治疗24小时显著下降(P〈0.05),行PCI各组患者7天、30天N-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未行PCI各组(P〈0.05);ACS死亡患者N-proBNP水平显著高于ACS未亡患者,ACS未亡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7、30天内N-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N-proBNP水平在发病过程中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其类型直接相关,PCI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N-proBNP水平作为ACS预后的重要指标.
- 梁恒勇
- 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痴呆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甘振钊梁丹海静如苏燕春梁恒勇谢丽圣霍嘉欣马兰花陈广
- 关键词:老年痴呆半胱氨酸
-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心房纤颤26例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苏燕春霍嘉欣甘振钊兰远强梁恒勇梁艺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心房纤颤老年人病例分析
- 老年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 海静如张景昌张琼芳甘振钊廖新红谢丽圣梁恒勇
- 大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最早期的病理改变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厚,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涉及的因素较多,研究表明,机体内某些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将影响各种酶和脂质的代谢和氧化过程,从而导致动脉硬化。...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 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性痴呆(AD)的关系。方法:利用FPLA方法测定51例AD患者、5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VD)和50例健康老年人(HOP)血清的Hcy水平。并通过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观察降低Hcy对AD病情的影响。结果:AD、VD组Hcy水平明显高于HOP组(P<0.01)。AD组用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半年后,Hcy明显下降(P<0.001)。结论:AD病人的血清Hcy水平较高,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助于降低Hcy,可能对预防、减少AD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 甘振钊梁丹李建民海静如苏燕春梁恒勇谢丽圣霍嘉欣马兰花朱旭陈广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