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庆庆
- 作品数:19 被引量:24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残余肾模型早期微血管改变和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初步研究
- 多种人类疾病都有微血管病变的参与,但是微血管病变在肾脏病中的作用却少有关注。既往对人类疾病和动物模型的研究证明,内皮细胞损伤可导致氧和营养成份运输到肾小管、间质的障碍,引起慢性缺血。慢性缺血继而引起慢性缺氧,从而导致一系...
- 武庆庆
- 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动物模型内皮细胞损伤
- 文献传递
- 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性新趋势被引量:9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和耐药性的变化。方法 分析从1995年到2001年住院治疗的260例培养阳性的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77.3%,其中大肠杆菌占44.2%;革兰阳性球菌占16.9%,其中肠球菌占11.6%;真菌占5.8%。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84.1%;对羟氨苄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21.3%)明显低于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P<0.05);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明显低于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4.9%比54.3%,P<0.01);致病大肠杆菌对喹诺酮耐药,耐药率为50%-78%;对SMZ/TMP耐药性也高达62.3%。结论 大肠杆菌仍是住院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但肠球菌、克雷白杆菌、阴沟肠杆菌常见等细菌的比例有所增加。这些细菌耐药性高,部分呈多重耐药,应尽量根据细菌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 杨念生武庆庆陈冬梅陈雄辉余学清叶任高钟琼
- 关键词:复杂性尿路感染致病菌耐药性
-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大动脉重塑类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动脉的结构变化。方法将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第4周和8周时处死,脑大动脉切片用HE染色后,测量这些大动脉重塑参数,对免疫组织化学对纤维连接素蛋白表达进行图象分析。结果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组血压高于对照组。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第4周时颈总动脉平滑肌细胞总数(282.5±59.6个)和纤维连接素蛋白表达量(184.3±2.4)较对照组(344.7±50.9个和181.4±3.2)减少,单个细胞面积增加;第8周时,管壁厚度(74.8±12.3μm)、横截面积(233428.3±76487.9μm2)、壁腔比(0.086±0.007)、壁面积比(0.00030±0.00011)、单个细胞面积(547.9±111.8μm2)和纤维连接素蛋白表达量(180.8±2.3)均增加,单位面积细胞数(282.5±59.6个)减少。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第4周和第8周时(15867.4±1316.9μm2和22556.5±6485.6μm2)均高于对照组(13598.9±1090.8μm2),纤维连接素蛋白表达量第8周时(166.2±5.1)增加。第4周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大脑中动脉管腔内直径(208.6±59.6μm)增加,壁腔比(0.094±0.048)和壁面积比(0.00150±0.00040)减少;第8周时管壁厚度(23.3±7.2μm2)、横截面积(16236.2±6538.4μm2)和平滑肌细胞总数(52.2±16.1个)增加,管腔内直径和壁面积比与对照组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 崔春梅武庆庆温红梅林健雯王立志曾进胜
- 关键词:血管重塑纤维连接素基底动脉
- 维甲酸抑制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间质纤维化
- 目的:该研究探讨:①维甲酸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②维甲酸对肾间质巨噬细胞积聚和局部增生的影响;③维甲酸对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积聚和局部增生的影响.结论:该研究首次证明维甲酸能减轻大鼠UUO模...
- 武庆庆
- 关键词:肾间质维甲酸肌成纤维细胞
- 文献传递
- 阻断JAK/STAT通路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夹闭左肾门50min后松开血管夹并切除右肾,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模型前1d治疗组和模型组(各12只大鼠)分别给予JA...
- 杨念生罗明乾武庆庆王芳张锐李幼姬余学清
- 文献传递
- JAK/STAT信号通路在小鼠阿霉素肾病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在小鼠阿霉素肾病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BALB/c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肾病模型,注射后第5天、出现蛋白尿时,治疗组和肾病组各12只小鼠分别每日给予JAK2激酶选择性抑制剂AG4...
- 杨念生李嵘罗明乾王芳武庆庆梁英杰余学清
- 文献传递
- 巨噬细胞在肾小球疾病中积聚机制的研究
- 杨念生陈伟英余学清梁英杰叶任高李幼姬尹培达阳晓李广然黄越芳武庆庆关伟明姜宗培郑智华
- 该项研究对肾小球疾病中巨噬细胞积聚的机制进行全面探讨。发现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可作为监测肾病活动度和疗效的指标;证明抑制巨噬细胞增生对肾小球疾病的肾间质损害具有治疗作用;发现肾炎时巨噬细胞在肾脏凋亡等。研究系统...
- 关键词:
-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 BXSB狼疮小鼠脾脏B细胞高表达CD154
- 目的较多实验显示BXSB狼疮鼠外周血中B细胞高表达CD154,且其表达与疾病活动有关。本实验探讨BXSB狼疮鼠脾脏B细胞CD154表达情况,及其表达对生发中心形成和脾脏B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组:20周龄BXSB雄性小...
- 王碧飞李幼姬许韩师叶任高武庆庆孔庆瑜余学清
- 文献传递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的临床病理分析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NI)RD)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比较NDRD患者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视网膜改变、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尿检...
- 武庆庆杨念生杜勇李幼姬姜宗培姜傥余学清
- 文献传递
- PPARγ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PPARγ激活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前3d治疗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5mg/kg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或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24h和48h各处死8只...
- 杨念生张锐罗明乾王芳武庆庆李幼姬余学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