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丽君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4篇梗死
  • 3篇血管
  • 3篇血症
  • 3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脂血症
  • 2篇生活质量
  • 2篇生活质量指数
  • 2篇酸血症
  • 2篇活质量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 2篇高脂
  • 2篇高脂血
  • 2篇高脂血症
  • 2篇NIHSS
  • 2篇穿支
  • 1篇单身

机构

  • 7篇唐山市第三医...
  • 1篇北京宣武医院

作者

  • 7篇段丽君
  • 3篇程丽坤
  • 3篇林艳
  • 2篇王俊辉
  • 1篇王默力
  • 1篇葛淑芝
  • 1篇马彩娟
  • 1篇张颖
  • 1篇王莹
  • 1篇肖雪娜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原因,并分析这类患者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详细调查其家族史、既往史、个人史以及各项检查和实验室指标,并依据病史及检查结果对没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9例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2例(24.7%),有吸烟嗜好者35例(39.3%),有脑卒中家族史占10例(11.2%),有外伤史者24例(27.0%),慢支病史2例(2.2%),肿瘤患者6例(6.7%),独身6例(6.7%),丧偶3例(3.4%),心律失常(房颤)10例(11.2%)。各发病因素之间有重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吸烟、有外伤史与急性脑梗死存在密切关系,另外有脑卒中家族史和房颤也是发病的诱因,肿瘤患者、独身和丧偶人员也是高危人群。
段丽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外出打工单身
138例急性深穿支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观察
2014年
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合蒙特利尔( Mo-CA)认知评估量表测评结果,为急性深穿支脑梗死导致痴呆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指标,对预防血管性痴呆( VD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138例急性深穿支脑梗死患者进行P300的潜伏期、波幅和MoCA认知评估量表测评分数的统计,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评估急性深穿支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段丽君常振红程丽坤林艳司丽明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穿支急性功能观血管性痴呆
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年龄;血管狭窄情况及其预后。方法分析2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检查结果分为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组89例和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患者为对照组200例。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研究组89例中,男性67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5±13.0)岁(28~67岁);对照组200例中,男110例;女90例,平均年龄(65±12.0)岁(56~79岁)。两组的年龄构成比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脉狭窄的分布:研究组89例患者中,有血管狭窄25例,颅内狭窄21例(23.60%),颅外4例(4.49%)。对照组200例中,有血管狭窄200例,颅内狭窄61例(30.50%),颅外狭窄139例(69.50%)。两组动脉狭窄数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两组发病时NIHSS及BI的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的NIHSS和BI评分两组统计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年龄早;血管狭窄人数不多,且以颅内段狭窄多见,这类患者发病症状轻,预后较好。
段丽君常振红程丽坤张晓哲武海华林艳王俊辉夏建新司丽明
关键词:血管狭窄NIHSS
DSA检查未见血管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未见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17例行DSA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按DSA的检查结果将217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组,分为DSA检查结果阳性组119例和DSA检查结果阴性组98例。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1发病年龄:DSA结果阴性组98例,男79例;女19例;阳性组119例,男92例;女27例。两组年龄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2动脉狭窄的分布:DSA结果阴性组与阳性组颅外动脉狭窄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78>0.05),两组颅内动脉狭窄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0)。3最终形成梗死的部位:两组比较,DSA结果阴性组未见异常的多于阳性组(P=0.000<0.05);大面积和中小面积梗死阳性组明显多于DSA结果阴性组(P=0.000和P=0.018),而DSA结果阴性组的皮层下梗死明显多于阳性组(P=0.002),单纯底节梗死DSA结果阴性组多于阳性组(P=0.000),后组循环的梗死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DSA检查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梗死部位主要在皮层下,与小血管病变和低灌注有关。2DSA检查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梗死与动脉狭窄有关,且以颅内动脉狭窄为主。
段丽君王默力
关键词:DSA血管闭塞动脉溶栓动脉狭窄
急性深穿支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皮层认知功能状态
段丽君常振红程丽坤林艳王俊辉
该研究证实了利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蒙特利尔评分量表测验。急性深穿支脑梗死后,P300的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提示皮层功能减低。皮层血流量减少。利用颈动脉彩超和MRA检查病人的颅内颅外段血管狭窄情况,及进行NIHSS国...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死高尿酸血症基因治疗
二甲双胍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肖雪娜王莹马彩娟段丽君葛淑芝宋立冬张颖张雁铮
观察普伐他汀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普伐他汀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的治疗经验,为推广、普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混合性高脂血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
关键词:
关键词:高脂血症二甲双胍
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急性格林巴列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剂量的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急性格林巴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2013年住院确诊的急性格林巴列综合征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学分析。共收集急性格林巴列综合征病人42例,其中以0.1 g/(kg.d)治疗5天的病人为A组19例,以0.4g/(kg.d)治疗5天的病人为B组23例,2组均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病人4周。对2组病人的出入院NIHSS及BI评分进行统计对比。结果:2组发病时NIHSS及BI的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p>0.05),出院的NIHSS和BI评分2组统计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的丙种球蛋白0.1g /(kg.d)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格林巴列综合征治疗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既有效又能减少大剂量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段丽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