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双

作品数:33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量子化学
  • 9篇分子
  • 8篇量子化学研究
  • 8篇化合物
  • 8篇化学研究
  • 7篇氮氢化合物
  • 7篇氢化
  • 7篇氢化合物
  • 7篇密度泛函
  • 7篇密度泛函理论
  • 7篇反应机理
  • 7篇泛函
  • 7篇泛函理论
  • 5篇抗生素
  • 5篇N
  • 4篇异构体
  • 3篇内酰胺
  • 3篇取代基
  • 3篇取代基效应
  • 3篇酰胺

机构

  • 33篇四川师范大学
  • 10篇四川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四川教育学院

作者

  • 33篇毛双
  • 22篇李来才
  • 9篇田安民
  • 7篇李强根
  • 6篇谭英雄
  • 5篇蒲雪梅
  • 4篇蔡皖飞
  • 4篇廖显威
  • 4篇刘柳斜
  • 3篇郭雅琼
  • 3篇郑妍
  • 2篇李权
  • 1篇周红平
  • 1篇张姝
  • 1篇黄小融
  • 1篇朱正和
  • 1篇任译
  • 1篇王晓岚
  • 1篇蒋刚
  • 1篇操飞

传媒

  • 9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原子与分子物...
  • 4篇大学化学
  • 3篇化学通报(中...
  • 2篇Chines...
  • 2篇化学学报
  • 2篇有机化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活性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用AM1 和PM3 方法优化了3 种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的结构,找出结构和活性之间的关系,即活性在结构上的表征.同时对抗生素的药性机理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
毛双李来才廖显威
关键词:抗生素反应动力学活性
强碱催化分子内氮芳基化合成苯并咪唑反应机理及反应性研究
2017年
MP2/6-311+G**//B3LYP/6-311+G**理论水平上,对二甲基亚砜(DMSO)中强碱催化N-(2-卤基苯基)-N'-苯基乙脒分子内氮芳基化合成苯并咪唑反应机理及反应性做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标题反应的反应机理并不是Bolm等提出的自由基机理或分步的S_NAr机理,而是只有一个过渡态的协同S_NAr机理.几何结构宽松度分析和自然集居数分析(NPA)都不能解释标题反应的反应性大小顺序问题.多参数拟合揭示标题反应的反应能垒主要由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或亲核原子N10的区域亲核性指标ω-N10控制,另一因素为亲核原子N10所带负电荷多少.而被进攻的C2原子所带电荷以及几何结构宽松度L%对反应能垒几乎没有影响.方法对比研究发现,MP2/6-311+G**//B3LYP/6-311+G**方法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能更好地描述标题反应的相对能量和反应性顺序.
李强根向仕凯毛双任译
关键词:反应机理
钯(Ⅱ)催化苯乙烯与N-氟代双苯磺酰胺反应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钯催化苯乙烯与N-氟代双苯磺酰胺反应机理.在B3LYP/6-311+G*基组水平上对反应过程中所有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以及产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通过能量和振动分析确认了过渡态的真实性;并且在相同基组水平上应用自然键轨道(NBO)和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成键特征和轨道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了两条可能的反应通道IA与IB,其控制步骤活化能分别为17.81 k J.mol-1、56.04k J.mol-1,由以上比较结果可以看出,IA通道具有较低的活化能,即IA通道为整个反应的最优反应通道,与实验结果一致.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郭雅琼王晓岚毛双李来才
关键词:苯乙烯
环状氮氢化合物N_nH_n(n=3~5)的构象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10种环状氮氢化合物异构体进行了研究.利用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异构体的成键特征、相对稳定性.N—N键长与键临界点的电荷密度存在反比关系.超共轭作用和立体排斥作用计算表明:立体排斥作用和超共轭作用在决定构象稳定性的方面均起了主要的作用.H原子的相对位置的差异影响了键-键立体排斥能的类型.
毛双谭英雄王译伟黄小融李来才
关键词:氮氢化合物密度泛函理论异构体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以“水的相图”为例被引量:22
2021年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建议以及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水的相图"教学为例,研讨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家国情怀与献身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毛双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课程改革
全氟烃基联苯酯类液晶分子的光谱与热力学性质被引量:2
2011年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计算研究了全氟烃基联苯酯类液晶分子的光谱和热力学性质.结果显示,分子的最低能量激发为HOMO→LUMO的π→π*跃迁,对应的吸收波长值约为379 nm,属于近紫外区.在298.15 K和标准压力下,标题化合物分子的生成反应为放热的自发过程,其标准摩尔生成焓与生成自由能分别为—4090.06和—3410.31 kJ·mol^(-1).
谭英雄毛双李来才廖显威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光谱热力学性质
单取代苯环定位效应定量分析和图形可视化解释被引量:2
2019年
目前对于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的解释基本上都停留在基于实验的定性层面。本文以5个典型的单取代苯分子(苯胺、甲苯、氯苯、硝基苯和苯甲醛)为代表,采用多种量子化学方法(静电势、原子电荷、前线分子轨道理论、福井函数及双描述符等),对它们的亲电取代反应位点进行了研究。通过定量的数据和直观的图形,揭示苯分子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的本质,弥补了教材与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学《有机化学》教材的编写和课程教学提供有用的参考。
李强根李宣映毛双
关键词:亲电取代反应
N_2H_4分子取代基效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2017年
计算了甲基(—CH_3)和羟基(—OH)对N_2H_4的取代基效应.引入甲基后,N_2H_4的N—N键长变长,电荷密度变小.羟基的引入,使得N—N键长变短,其中1,1,2,2-四羟基N_2H_4的N—N键长显著变化.通过NBO计算,N—N键的键级随着取代基个数的增加逐渐减小,超共轭作用在决定构型相对稳定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引入取代基后,N原子的孤对电子与N—C(N—O)键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整个分子的超共轭作用增强.随着取代基数目的增多,分子的总能量和生成热均降低,取代基数目与分子相对稳定性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郭雅琼高小童贾亚兰张懿毛双
关键词:量子化学取代基效应氮氢化合物异构体
替马西泮醇解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大量镇静催眠药的滥用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时刻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采用B3LYP/6-311+G**和MP2/6-311+G**方法,研究了苯二氮类药物替马西泮(TMZ)在中性和酸性甲醇溶液中的醇解反应机理。结果显示,无论从热力学还是动力学上分析,TMZ分子在中性和酸性甲醇溶液中N1—C2键断裂开环降解反应(Path 2和Path 3)都很难发生;而中性甲醇溶液中断裂C3—N4键醇解开环降解反应(Path 1)从动力学上分析是可行的,反应涉及1个或2个显性甲醇溶剂分子参与反应,通过质子的受体与给体的酸碱催化作用促进反应的进行,液相能垒(ΔG≠)分别为85.7k J/mol和81.6k J/mol,应该为TMZ分子在甲醇溶液中醇解的优势反应路径。研究结果与实验观察一致。
李强根毛双刘柳斜蔡皖飞郑妍
关键词:醇解B3LYP溶剂效应
N3H3分子取代基效应的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计算了羟基(—OH)和甲基(—CH3)对环丙氮烷和丙氮烯的取代基效应.环丙氮烷引入羟基后,1,2-二羟基环丙氮烷和1,2,3-三羟基环丙氮烷的N—N单键显著增长,而羟基的引入使丙氮烯分子的NN双键的键长变短,N—N单键的键长变长.引入甲基后,环丙氮烷的键长增长,而丙氮烯的NN双键的键长增长,N—N单键的键长变短.取代基引入后,N原子的孤对电子与N—O(N—C)键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整个分子的超共轭作用增强.随着取代基数目的增多,总能量和生成热降低,取代基数目与分子能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郭雅琼毛双李强根
关键词:氮氢化合物取代基效应异构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