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丽萍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化学
  • 4篇电极
  • 3篇生物传感
  • 3篇生物传感器
  • 3篇感器
  • 3篇DNA芯片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修饰
  • 2篇修饰电极
  • 2篇循环伏安
  • 2篇循环伏安法
  • 2篇葡萄糖氧化酶
  • 2篇明胶
  • 2篇伏安法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氧化
  • 1篇电化学聚合
  • 1篇电化学行为
  • 1篇电聚合

机构

  • 9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江丽萍
  • 8篇章宗穰
  • 8篇吴霞琴
  • 5篇贾能勤
  • 2篇朱洁文
  • 2篇朱燕
  • 2篇赵建龙
  • 2篇陈海宝
  • 1篇龚翠萍
  • 1篇朱柳菊
  • 1篇郭晓明
  • 1篇姜远达
  • 1篇黄绘宏

传媒

  • 3篇化学传感器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第九届全国化...

年份

  • 2篇2005
  • 4篇2003
  • 3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电聚合制作DNA芯片以及无标记检测的探索被引量:3
2003年
在合成一种新的吡咯衍生物DNA-3-吡咯甲基-四聚乙二醇单醚的基础上,探索了恒电位法在铂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散射谱(EDX)等对聚合膜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探索了利用亚甲基蓝(MB)进行DNA芯片杂交检测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证明,MB可以用作无标记的DNA杂交检测,同时证明了基于恒电位聚合制作的DNA芯片是有检测功能的。
江丽萍吴霞琴朱洁文陈海宝章宗穰赵建龙
关键词:电聚合DNA芯片
壳聚糖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2年
该文利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尿酸、抗坏血酸在壳聚糖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有所不同。通过系统的实验摸索,确定壳聚糖修饰液浓度以5mg/mL为佳。利用壳聚糖作为固膜基质制作生物传感器,方法简便,制得的电极对葡萄糖响应讯速,一般几秒内就达到稳定的电流,抗干扰性能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望在专一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的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的制作中得以进一步应用。
江丽萍吴霞琴龚翠萍贾能勤姜远达章宗穰
关键词:壳聚糖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生物传感器循环伏安法纳米金
基于电化学方法制备DNA芯片的研究
2005年
自90年代初期生物芯片(Biochip)诞生以来,目前已经在功能基因组研究、疾病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应用.长链的DNA探针的共价键合固定一直是个难题,对其进行功能基团的直接衍生比较困难,而将其共价固定又因表面反应产率低而难于进行.然而,导电高分子聚合膜与基体电极的接触较为牢固,有利于固定DNA探针[1],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此外,由于大部分导电聚合物的性质温和,不会导致生物分子的失活.将电化学方法聚合导电高分子膜技术应用于生物芯片的制作,还具有步骤简单,便于操作等优势.聚吡咯作为一种制备生物传感器的优良材料,也有人报道了一个N-取代的吡咯-DNA衍生物和吡咯共聚合制备的DNA模型芯片[2].
江丽萍吴霞琴朱洁文陈海宝赵建龙章宗穰
关键词:DNA芯片功能基团电极
基于平面薄膜型电极的介体型半乳糖传感器的制备被引量:4
2003年
以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的平面薄膜型电极为基底电极,β 环糊精与戊二醛缩合成的β 环糊精聚合物与二茂铁甲醇形成稳定的包络物,以此包络物中的二茂铁甲醇为电子介体,制成了半乳糖传感器。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位0 3V,适宜的pH值范围7 0~9 0。传感器对半乳糖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 5~5 0mmol/L,响应时间1min。该传感器在两个星期内连续使用,响应电流无明显变化。保存一个月后测试仍有较好的电流响应。由于低测定电位和β 环糊精聚合膜的阻挡作用,能有效减少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
贾能勤江丽萍朱燕吴霞琴章宗穰
关键词:半乳糖血症血液
亚甲蓝的电化学聚合及其聚合膜特性被引量:14
2003年
研究了亚甲蓝在平面薄膜型铂盘电极的电化学聚合及聚亚甲蓝膜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 ,亚甲蓝在偏碱性溶液中能较好地电聚合成膜 ;聚亚甲蓝膜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快速电子传递能力。聚亚甲蓝修饰膜电极在较低氧化电位下对
贾能勤江丽萍黄绘宏吴霞琴章宗穰
关键词:电化学聚合NADH电催化氧化
溶胶-凝胶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方法的改进被引量:4
2002年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过程中酶的固定是一关键步骤.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及电聚合法,这些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1].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溶胶-凝胶法开始应用于酶的固定.
郭晓明吴霞琴江丽萍章宗穰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溶胶-凝胶法明胶生物传感器
半乳糖氧化酶的生物电化学特性
2002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半乳糖氧化酶(GAO)进行了生物电化学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半乳糖氧化酶的酶活性中心深埋在酶内部,所以该酶在铂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较难观察到,而二茂铁甲醇作为介体能明显地改善酶活性中心的电子传递,加快电子传递速率。且测定了半乳糖氧化酶与二茂铁甲醇之间的反应速度常数Ks为1.2×10~5L·mol^(-1)·s^(-1)。
贾能勤朱燕江丽萍吴霞琴章宗穰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酶活性电子传递
基于金纳米的第3代平面型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26
2003年
在制备亲水金纳米颗粒的基础上,与明胶一起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制得具有纳米增强效应的葡萄糖传感器。实验表明:纳米颗粒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固定酶的催化活性,提高响应灵敏度,且电极响应迅速,一般在5s之内就能测得稳定的电流响应值,讨论了纳米颗粒在酶固定化及其对葡萄糖响应中所起的作用,为基于直接电子传递的第3代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和开发、以及扩展纳米颗粒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技术参考信息。
江丽萍吴霞琴朱柳菊贾能勤章宗穰
关键词:明胶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铂电极
基于电化学方法制备DNA芯片的研究
本论文旨在探索利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实现寡核苷酸分子的固定化,重点探索最佳的电聚合条件,并尝试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即无标记法进行杂交检测。
江丽萍吴霞琴朱洁文陈海宝赵建龙章宗穰
关键词:寡核苷酸固定化杂交检测DNA芯片修饰电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