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琴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2篇神经梅毒
  • 2篇综合征
  • 2篇麻痹性
  • 2篇麻痹性痴呆
  • 2篇梅毒
  • 2篇吉兰-巴雷综...
  • 2篇巴雷综合征
  • 2篇PINK1
  • 2篇变异型
  • 2篇痴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体
  • 1篇蛋白酶体抑制...
  • 1篇多病例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心脏

机构

  • 11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省淮南第...

作者

  • 11篇汪琴
  • 6篇王丽娟
  • 2篇赵洁皓
  • 2篇张玉虎
  • 2篇彭明
  • 2篇曾伟生
  • 2篇王丽敏
  • 2篇王硕
  • 2篇蒋仁超
  • 2篇周晓红
  • 2篇黄智恒
  • 1篇卿三华
  • 1篇刘兵
  • 1篇张树

传媒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第九次全国神...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貌似缺血性心脏病的焦虑症12例报道被引量:7
2004年
汪琴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焦虑症心血管系统
麻痹性痴呆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例麻痹性痴呆患者中2例患者以性格改变、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2例患者以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为首发症状,均有冶游史,阿-罗瞳孔2例;4例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有下降,其中2例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4例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均阳性;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2例脑脊液TPPA阳性;EEG检查:轻度异常2例,轻-中度异常1例,正常1例;4例头颅MRI检查,其中1例显示双侧顶枕叶放射冠及左基底节区长T1长T2异常信号,脑室稍大,其余3例未发现异常。结论:麻痹性痴呆以认知功能下降为核心表现,常伴精神行为异常,诊断有赖于病史、神经心理检查以及实验室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青霉素早期治疗效果好。
汪琴刘兵王丽娟
关键词:痴呆神经梅毒药物治疗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帕金森病PINK1蛋白聚集物的形成与特征
目的:研究在蛋白酶体抑制剂作用下,帕金森病PINK1蛋白聚集物的形成及其特征。方法:应用PCR从胎脑 cDNA文库扩增全长PINK1基因,亚克隆至pEGFP-N1,经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正确。PINK1-pEGFP-N1表达...
张玉虎王丽娟王丽敏赵洁皓汪琴王硕周晓红黄智恒
关键词: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PINK1抑制剂
文献传递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
2003年
目的 选择上皮特异性单抗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方法  3 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剖腹后 ,将 2 0 0 -4 0 0ml温生理盐水倒入腹腔 ,轻轻搅动后 ,吸引回收灌洗液。单个有核细胞经Ficoll-hypaque液分离后涂片、固定。用Ber-Ep4和抗 -CEA单抗的LSAB法和常规HE染色对待检样本进行游离癌细胞检测。结果 常规HE染色 ,阳性 9例 ,可疑阳性 7例 ;LSAB法 ,抗 -CEA染色 14例 ,Ber -Ep4阳性 16例 ,病理组织类型中以低分化腺癌的阳性率为高。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的阳性率可随癌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 ,不同浸润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与常规HE染色相比 ,LSAB法能提高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的阳性率 ,有利于指导病理分期和选择合理的辅助治疗措施。
彭明汪琴卿三华曾伟生蒋仁超
关键词:免疫细胞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
麻痹性痴呆4例临床分析
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GPI)是中枢神经系统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近20年梅毒发病率在我国有上升趋势,神经梅毒约占20%,其中麻痹性痴呆是神经梅毒中对患者危害最严重的的一种类型,由...
汪琴刘兵王丽娟
关键词:麻痹性痴呆神经梅毒
文献传递
介入治疗多发性肺动静脉瘘1例
2002年
汪琴
关键词:介入治疗CT
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4例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4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的检测结果。结果4例患者均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发生于双下肢,1例发生于上肢,另1例四肢均出现感觉异常;脑脊液蛋白含量范围在0.45~0.55g/L3例,0.55~0.65g/L1例。测定4例患者神经传导速度,16条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12条(7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3条(81%),F波潜伏期延长或消失12条(75%);12条感觉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减慢(100%)。传导阻滞和/或一过性离散异常6条(50%)。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临床上因无肢体瘫痪,仅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其诊断有赖于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的检查。
汪琴张树刘兵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检查
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进一步加深对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临床和电生理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8例变异型GBS的临床表现,分析神经电生理结果。结果:4例患者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2例以双侧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为主要表现,另2例出现头晕、复视和行走不稳;脑脊液(CSF)检查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其中1例面瘫者脑脊液正常);8例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为主。结论:变异型GBS临床上因无肢体瘫痪,表现多样化,诊断有赖于CSF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汪琴王丽娟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
帕金森病PINK1基因R492X突变分析
目的:筛查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存在PINK1基因R492X无义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技术对1个帕金森病家系及120名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PINK1基因R4...
张玉虎王丽娟王丽敏赵洁皓汪琴王硕周晓红黄智恒
关键词:帕金森病无义突变PINK1突变分析
文献传递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汪琴王丽娟
关键词: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误诊率其它疾病帕金森病多病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